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59110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线路第二章知识讲解(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晶体三极管 两个背靠背排列且靠的很近的PN结组成三极管(当然不能等同于两个二极管, 在具体构造上有其特殊性,简讲一下),有NPN和PNP两种,其结构和电路符号为: C C B B E E,N,P,N,P,P,N,NPN,PNP,双极型三极管(对应下一章单极型三极管即场效应管)和晶体二极管一样都是非线性器件,但在主要特性上有区别: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而三极管具有正向受控作用,即若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则其发射结电流和集电结电流基本上只受正偏发射结电压的控制,而几乎不受反偏集电结电压的控制 用此特点可组成各种放大电路和功能电路,除放大模式外,晶体三极管还具有 饱和模式和截止模式,这两种

2、模式用于开关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简介(略)。,N,P,N,P,P,N,2.1 晶体三极管工作原理 一、内部载流子传输过程:(以NPN三极管为例) 发射结:正偏,通过发射结的电流主要是扩散电流,有IEN(发射区 电子扩散 注入基区)和IEP(基区空穴扩散注入发射区)即 IE= IEN + IEP 由于发射区掺杂浓度远大于基区掺杂浓度 (几十倍到上百倍),所以IEN IEP IEN是IE 的主要组成 部分,其大小主要受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N+,P,N,R1,R2,IEN,IEP,ICN1,ICN2,ICP,ICBO,IB,IC,IE,发射结 集电结,ICP 集电区中的热平衡少子空穴漂移至基区形成

3、的漂移电流,非 常小,且基本与反偏电压大小无关。 IC = ICN1十ICN2十ICP = ICN1十ICBO ICBO = ICN2十ICP IC 中的主要成分ICN1受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即IC的大小基本 只受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而集电结本身的热平衡少子形成 的漂移电流ICBO又称反向饱和电流基本不受发射结正偏电压 控制,也基本与反偏电压大小无关,是集电结寄生电流。,N+,P,N,R1,R2,IEN,IEP,ICN1,ICN2,ICP,ICBO,IB,IC,IE,基极电流: IEP 基区空穴扩散注入发射区 IEN ICN1 复合电流,是IEN转化为ICN1 过程中,在基区形成的 复合电流。

4、 ICBO 集电结本身的热平衡少子形成的漂移电流ICBO又称反向饱 和 电流基本不受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 IB = (IEN ICN1)十IEP ICBO = IE IC,N+,P,N,R1,R2,IEN,IEP,ICN1,ICN2,ICP,ICBO,IB,IC,IE,通过上述讨论可见,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运行过程主要包括:发射区多子自由电子通过发射结注入、基区扩散和复合、集电区收集三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将发射结电流IEN转化为集电结电流ICN1 ,这个载流子流大小仅受正偏电压控制而几乎不受反偏电压控制。其他载流子流只能分别产生很小的两个结的电流,不会转化为另一个结的电流。它们对于正向受控作用来

5、 说是无用的,是三极管的寄生电流。为了减小寄生电流,保证正向受控载流子流的传输,在制造三极管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发射结为不对称结:发射区掺杂浓度远大于基区掺杂浓度(几 十倍到上百倍), 使 IEN IEP IEN是IE 的主要组成部分,减 少无用成分IEP 2. 基区宽度很薄,一般m数量级,保证发射区扩散过来的自由 电子在向集电结扩散过程中仅有小部分被复合掉,绝大部分能 到达集电结。否则,若基区宽度大,发射区扩散过来的自由电 子在向集电结扩散过程中大部分被复合掉,不能到达集电结, 如同两个彼此独立的二极管失去了三极管的正向受控作用。,集电结面积大于发射结,保证扩散集电结边界处的非平衡少

6、子全部漂移到集电区,形成受控的集电极电流。 最后: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IE和IB,IE中的IEN通过注入、扩散、收 集而转化为IC,这种转化过程几乎不受集电结反偏电压大小的影响。但反偏电压必须存在,否则这个过程是无法完成的。 那么,为什么要制作具有这样特点的三极管呢?或者具有这样特点的三极管有什么作用呢?其实通过上述三极管特点的描述,不难发现实际上是制作了一个受控电流源,集电结电流大小不受集电结两端电压的控制,而只受发射结电压的控制,这正是受控电流源的性质,这样在发射结外加小的电压 变化量,在集电结上就可得到电流变化量,且该电流变化量不受集电结电压 影响也就是不受集电结负载影响,若将该电流变化量

7、加在较大的负载上,即 可得到较大的电压变化量,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而二极管正偏时,外加正向电压变化虽可产生电流变化,但该电流变化如直接加到负载上,该电流变化必然受到负载影响,不能产生大的电压变化。,二、电流传输方程 三极管是三端器件 ,具体使用时是作为四端网络接入电路,有 输入输出两对端子,必然有一个极作为输入输出端口的公共端 点,那一极作为公共端点称为共什么极,如下三种连接方式:,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1. 共基极: 定义 =ICN1 / IE = (IEN / IE )(ICN1 / IEN)=12 这样 IC= ICN1 +ICBO= IE + ICBO -(P44.1) 上式是共

8、基极连接时输出电流IC受输入电流IE控制的传输方程。 称为共基极电流传输系数,表示IE转化为ICN1的能力,其值恒 小于1,但十分接近于1。而ICBO很小,对硅管其值为 (10-9-10-16)A,可忽 略。上式可简化为 IC IE,共基极,共发射极,共集电极,发射区发射效率,基区传输效率,IC,1,IB,十,1,1,ICBO,2. 共发射极: 由于 IE = IB十 IC 将其代入( P44. 1)式得,令 = /(1- ) 和 ICEO=ICBO /(1- ) 则得 IC= IB+(1+ ) ICBO = IB+ ICEO -(P45.1) 上式反映了共发射极连接时,输出电流IC受输入电流

9、IB控制的传输方程, 称为共发射极电流放大倍数,其值大于1, ICEO是 基极开路( IB =0) 时的集电极电流,称为穿透电流。通常ICEO很小 ,式(P45.1)可简化 为 IC IB,3. 共集电极: 将 IC = IE IB 代入式(P45.1)得 IE =(1+ )IB +ICEO (1+ ) IB 上式反映了共集电极连接时,输出电流IE受输入 电流IB控制的传输方程。 4. 和ICEO的物理意义: 根据式(P45.1)可得: 远大于1( =0.99, =99), 说明在共发射极连接时,三极管具 有电流放大作用,但该参数离散性较大。再看ICEO 它是 基极开路( IB =0)时的集电

10、极电流,当基极开路时,发 射结仍然正偏,集电结仍然反偏,通过集电结电流ICBO必然通过发射结, (IB 中的正向受控部分IEP+IEN ICN1 = ICBO ),其值被放大了倍,这样通过集电结电流为ICEO = (1+ ) ICBO ,其值远大于ICBO,IC ICBO,IB + ICBO,ICN1,IEP+IEN ICN1,ICN1,IEN ICN1,正向传输电流,基区复合电流,IC,IB,表示集电极电流受基极电流控制得能力,=,三、晶体三极管模型: 有数学模型、简化电路模型、通用模型、小信号(交流)模型、 伏安特性曲线模型,本节先讲前两种。 1. 数学模型(指数模型):三极管工作在放大模

11、式下,三个极的 电流大小受正偏电压VBE的控制,而各电流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 (由上述电流传输方程可见),通过三极管发射结的伏安关系 可得: IE=IEBSEXP(VBE/VT)-1 IEBSEXP(VBE/VT) (P46-1) 上式中IEBS为发射结的反向饱和电流,其详细推导见教材第三版。 由传输方程得IC IE = IEBSEXP(VBE/VT) -(P46-2) = ISEXP(VBE/VT) IB IE / (1+ ) IC / 2. 简化电路模型:三极管发射结相当于一个正偏二极管,集电结 相当于一个受控电流源(受发射结正偏电压)控制,而发射结 正偏电压决定IE和IB得大小,故受控电流

12、源也可看成是受IE或IB 控制的电流控制电流源。其简 化电路模型如下:,IS,EXP(VBE/VT),(A) (B) 右边的(B)图是将二极管用其简化电路模型代替,并忽略正向 导通电阻另外需要强调的是,ICBO,IS,VBE(on)均是温度敏感 参数。 每升高10C, / 增大(0.5-1)% 每升高10C, VBE(on)减小(2-2.5)mV 每升高100C , ICBO增大一倍 具体计算结果参见教材P54例题。,IB,IB,IC,IC, IB, IB,VBE(on),2.2 晶体三极管其他工作模式 三极管另外两种工作模式是饱和模式和截止模式。 一、饱和模式:三极管的发射结和集电结均加正向

13、电压,其内部载 流子运行过程简介如下: 正向传输过程:假设发射结正偏、集电结零偏,发射结产生的 正偏电流IF经基区复合、传输、集电结漂移转化成集电极电 流FIF 。,N+,P,N,R1,R2,IF,IB,IC,IE,FIF,反向传输过程:假设发射结零偏、集电结正偏,集电结产生的 正偏电流IR经基区复合、传输、发射结漂移转化成发射极电 流RIR 。 因此,合成的发射极电流 IE= IF RIR (方 向为流出发射极) 合成的集电极电流 IC = FIF IR (方向为流入集电极),N+,P,N,R1,R2,IF,IB,IC,IE,FIF,IR,RIR,可见,在饱和模式下, IE和IC将同时受两个

14、结正偏电压的控制,已不在具 有放大模式下的正向受控作用,且随着VBC的增加, IE和IC将迅速减小。 而由于基区复合电流的增加和空穴电流的增加,基极电流IB将大于放大模式下的数值。 饱和模式下,三极管相当于两个正向偏置的二极管,可近似用两个导通电压来表示,称为饱和导通电压VBE(sat)和VBC(sat) ,其数值稍大于放大模式下的导通电压,近似分析时,可不加以区别,统一用导通电压表示。如动画图所示。 由于集电结是低掺杂的(内建电位差与掺杂浓度成正比),故其导通电压低于发射结导通电压,一般取: VBE(sat) VBE(on) =0.7V VBC(sat)VBC(on) =0.4V 这样,共发射极连接时VCE(sat) = 0.7V0.4V = 0.3V,VBE(sat),VCE(sat),-,-,+,+,二、截止模式: 在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