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590451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固体废弃物处理小论文我国城市污泥的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学生姓名:刘浩哲专业班级:环科14-1学生学号:201405011020编写日期:2017年6月4日摘要:简述了我国污泥处理现状,以及我国对污泥的利用现状,介绍了我国现在对处理与利用污泥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并根据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对污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Abstract:The status of Chinas sludge treatment we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our country of sludge utilization situation, introduced our country now

2、 and take advantage of methods and means of sludge trea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was predict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w on the sludge. 关键词:污泥 现状 发展前景Key words: sludge;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1、 我国现行城市污泥处理方法1、污泥堆肥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等植物需要的养分,其含量高于

3、常用牛羊猪粪等农家肥,可以与菜籽饼、棉籽饼等优质的有机农肥相媲美。但是污泥中往往也含有有害成分,因此在土地利用之前,必须对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如好氧与厌氧消化、堆肥化等,其中堆肥化处理是较多采用的一种方法。 2、污泥消化制沼气 污泥厌氧消化不仅是现在,而且也是未来应用最为广泛的污泥稳定化工艺。厌氧消化较其他稳定化工艺获得广泛应用的原因是它具有如下优点: (1) 产生能量(甲烷),有时超过废水处理过程所需的能量; (2) 使最终需要处置的污泥体积减少30%50%; (3) 消化完全时,可消除恶臭; (4) 杀死病原微生物,特别是高温消化时 (5) 消化污泥容易脱水,含有有机肥效成分,适用

4、于改良土壤。 但当处理厂规模较小,污泥数量少,综合利用价值不大时,也可采用污泥好氧消化。它的主要优点是:运行操作比较方便和稳定、处理过程需排出的污泥量少。但运行费用大、能耗多。有机污泥经消化后,不仅有机污染物得到进一步的降解、稳定和利用,而且污泥数量减少(在厌氧消化中,按体积计约减少1/2左右),污泥的生物稳定性和脱水性能大为改善。这样,有利于污泥再作进一步的处置。3、污泥燃料化技术 随着污泥量的不断增加及污泥成分的变化,现有的污泥处理技术逐渐不能满足要求,例如燃烧含水率80%的污泥,每吨污泥(干基)的辅助燃料需消耗304565L重油,能耗大;污泥填埋必须预先脱水到含水率至少小于70%,而达到

5、这样的含水率目前的污泥脱水技术需要消耗大量的药剂,既增加了成本,也增加了污泥量;土地还原是目前污泥消纳量最大的处理方法,但很多工业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的有机物,不能作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因此寻找一种适合处理所有污泥,又能利用污泥中有效成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污泥处理技术,是当前污泥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方向。污泥燃料化被认为是有望取代现有的污泥处理技术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污泥燃料化方法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污泥能量回收系统,简称HERS法,第二种是污泥燃料化法,简称SF法。 4、污泥的建材利用 污泥中除了有机物外往往还含有2030%的无机物,主要是硅、铁、铝和钙等。因此即使污泥焚

6、烧去除了有机物,无机物仍以焚烧灰的形式存在,需要做填埋处置。如何充分利用污泥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污泥的建材利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资源化方法。 污泥的建材利用大致可归结为以下方法:制轻质陶粒、制熔融资材和熔融微晶玻璃,生产水泥等,制砖已经很少应用。过去大部分以污泥焚烧灰作原料生产各种建材,近年来,为了减少投资(建设焚烧炉),充分利用污泥自身的热值,节省能耗,直接利用污泥作原料生产各种建材的技术已开发成功,既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 5、活性污泥做黏结剂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约为600万吨,每年产生的污泥量约为100多万吨。再加

7、上大型企业和石化厂的污水处理装置,全国每年产生的污泥量十分可观。而与此同时我国有数千家小型合成氨厂,其中绝大多数采用黏结性较强的白泥或石灰做气化型煤黏结剂。通常将这类黏结剂制成的型煤成为白泥型煤或石灰炭化型煤。石灰炭化型煤气化反应性好,但成型工艺复杂,石灰添加量较多、成本也高,影响工厂经济效益。白泥型煤生产工艺较简单,制成的型煤强度高,但型煤气化反应性差,灰渣残炭高,蒸汽耗量大,是困扰生产厂家的一大难题。为此寻找一种黏结性高、成本低、型煤气化反应好的黏结剂一直是化肥厂的一个重要课题。污泥本身含有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和多糖,具有一定的热值,又有一定的黏结性能。活性污泥做黏结剂将无烟粉煤加工成型

8、煤,而污泥在高温气化炉内被处理,防止了污染;污泥作为型煤黏结剂,替代白泥可改善在高温下型煤的内部孔结构,提高了型煤的气化反应性,降低了灰渣中的残炭,提高炭转化率,污泥既可以作为一种黏结剂,同时也是一种疏松剂,污泥的热值也得到了利用,且污泥处理量大。 6、剩余污泥制可降解塑料 聚羟基烷酸(PHA)是许多原核生物在不平衡生长条件合成的胞内能量和碳源贮藏性物质,是一类可完全生物降解、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热塑材料。在化学合成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PHA作为合成塑料的理想替代品,已成为微生物工程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利用纯钟发酵生产是获得PHA的主要途径,但由于生产成本过高

9、制约了其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因此,降低PHA的生产成本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PHA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活性污泥是废水处理系统中自然形成的微生物和有机物的聚集体,1974年有人从活性污泥中提取到PHA,为利用活性污泥生产PHA奠定了基础。 7、污泥低温热解制燃料油 生物法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一定量的污泥产生,污泥处理已经成为污水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最常见的污泥处理方法是农用、填埋和焚烧。由于前两种方法均需要一定的土地,而占总处理成本25%50%的燃料费用又使焚烧成为相当昂贵的污泥处理方法。因此,通过改善污泥的燃烧性质,取得污泥燃烧的能量自身平衡是节约污泥热化学处理过程能源的有效途径。

10、实验证明这是一个能量自给有余的过程,有可观的应用前景。二、我国城市污泥的发展展望污泥处置是世界范围内关注的环境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而随意排入环境, 不仅会造成资源和能源的浪费, 而且有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危害人体健康。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选择应遵循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应在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尽可能提高其经济价值。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的污水处理厂将不断建立, 污泥排放量必然会大量增加。根据我国国情,污泥的处理应着眼于污泥的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所以污泥农用资源化应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商品化利用, 需要注重有关污泥高效快速堆肥、污

11、泥堆肥制造有机无机复合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相关设备的研制开发。 总之, 污泥堆肥的商品化既可解决污泥的出路问题, 又减少了污染, 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是我国污泥处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今后应加强宏观管理, 研究和推广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切实可行的实用技术, 从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参考文献:1张勇 我国污泥处理现状及发展前景 2014年10月 23-24页2田冬梅,臧树良. 我国城市污泥的污染特征和资源化现状与可持续发展2006年 458-461页3邹邵文 张树清 中国城市污泥的性质和处置方式及土地利用前景2005年1月 199-200页4宿翠霞 王龙波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2010年5月 50-51页5乔述芳 我国城市下水道污泥处理现状及发展前景浅析 2016年7月131-132页6陈苏 孙丽娜 城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2006年8月376-3777王菲 杨国录 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探讨 2013年4月 99-100页8张韵 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研究2015年6月 186-1889杨新海 张辰 上海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焚烧工程 2013年6月 53-55页10赵乐军 戴树桂 污泥填埋技术应用进展 2013年6月 165-168页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