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58549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血管活性药物PPT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策略,心血管病区,2,.,药物分类,1. 抗心功能不全药物,2.抗心律失常药物,3.抗心绞痛药物,4.降压类药物,5.抗休克活性药物,3,.,抗心功能不全药物,西地兰,速效强心苷,机理: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 心率、抑制传导,用于:心衰、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颤、房扑,用法:0.9NS 20ml+ 西地兰0.2 0.4mg iv 极量1.2mg/d,药动:静推时515min起效, 12h达最大效应,4,.,抗心功能不全药物,地高辛,中效强心苷,机理: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 心率、抑制传导,药动:口服12h起效, 有效浓度:0.82.0ng/ml 用法:多口服,0.1250

2、.25mg/d,注意事项,定期监测血药 浓度,防止洋地 黄中毒!,5,.,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 胃肠道反应: 食欲不振是最早出现的中毒症状, 继之可出现恶心、呕吐、偶有消化道出血。 神经系统症状 :如头痛、乏力、失眠、抑郁、眩晕及幻觉等。 视觉异常 :可出现黄视、绿视、红视或视力模糊、闪光等。,6,.,洋地黄中毒,临床表现: 心脏方面的表现: 洋地黄中毒可诱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加重。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心律失常,由于心肌兴奋性过强及传导系统的传导阻滞构成,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表现为二联律,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及房室传导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又伴有传导阻滞

3、是洋地黄中毒的特征性表现。,7,.,洋地黄中毒,处理: 发生洋地黄中毒后应立即停药。这是治疗的关键。单发性室性期前收缩、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停药后常自行消失。快速性心律失常者,如血钾浓度低则可用静脉补钾,房室传导阻滞时禁用,如血钾不低可用利多卡因或苯妥英钠。电复律一般禁用,因易致心室颤动。有传导阻滞及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可用阿托品0.51.0mg皮下或静脉注射。如无血流动力学障碍,一般不需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8,.,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降低心脏的自律性、兴奋性,降低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提高室颤阈,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颤、室扑,用法:首用:原液50100m

4、g,iv,20分钟后可,重复,,利多卡因1000mg+5%GS250ml静滴,用量14mg/min,注意:房室传导阻滞慎用,9,.,抗心律失常药物,可达龙即胺碘酮,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延长动作电位时间,从而降低心脏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并可扩张冠脉 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循证医学唯一未发现明确致心律失常副作用的药物 用于: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 用法:口服: 0.2 tid 37d后改0.2 qd 注射:75mg0.9NS 20ml iv 225300mgNS 250ml VD 用量0.30.5mg/min 副作用:肺纤维化、甲减 (相对安全),10,.,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I类抗心律失常药

5、物 降低心脏的兴奋性,应激性、降低传导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用于: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及预激综合征 用法:口服: 150mg tid 维持量 150mg qd 注射:70mg0.9NS 20ml iv 210mg0.9NS 250ml VD,用量15mg/min 注意:严重心衰、病窦综合征及严重慢阻肺禁用,11,.,抗心绞痛药物,硝酸甘油 硝酸酯类,扩张动、静脉,以扩张全身静脉为主, 降低心室充盈压,扩张冠脉,降低血压。 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心功能不全 用法:舌下含服:0.5mg 10分钟后可重复 静脉:硝酸甘油 25mg5%GS 250ml VD 530mg/min 注意事项:1.

6、防止低血压 2.防止受体疲劳:间断停药, 小剂量维持,12,.,降压类药物,硝普钠,强效、速效降压药 用于: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 病、充血性心衰 用法: 静脉: 50mg5%GS 500ml VD13mg/kg.min 注意事项:1.避光使用 2.防止低血压,心衰时用 量要小 3.防止硫氰化物中毒,连续使用 72h,13,.,抗休克活性药物,多巴胺 激动B受体及受体(次要),兴奋多巴胺受体, 扩张冠脉,增加心肌收缩力,扩张肾动脉 用于:各种休克、肾功不全致尿少、心衰 用法:静脉:2040mg iv,150mg0.9NS 35ml 泵入120mg/kg.min,阿拉明即间羟胺 激动受体,促去甲肾

7、上腺素释放,从而升高血压,多与多巴胺合用,50100mg并入,14,.,抗休克活性药物,肾上腺素 激动肾上腺素能、B受体,增加心肌收缩力, 调节全身血运,调动应激 用于:抢救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局部止血 用法:静脉:110mg iv 异丙肾 激动B受体,兴奋心脏 抗休克、心脏骤停、提高心率 用法:1mg 5% GS 500ml VD,15,.,抗休克活性药物,去甲肾上去腺素 激动肾上腺素能受体,收缩血管,从而提升血压 用于:抢救休克、局部(消化道)止血 用法:静脉:1mg5% GS 250ml VD 局部 :0.9NS 100ml8mg 胃内注入,16,.,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一、静脉炎及静

8、脉硬化 1、给药前让患者了解使用药物的必要性及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输注过程中配合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静脉炎的转归,消除其恐惧心理并取得配合及理解。 2、注意无菌操作,选择粗直,避免关节部位穿刺,防止患者活动,针头滑出血管药物外溢引起注射部位组织的刺激而致炎症。避免下肢静脉应用此药,与下肢静脉解剖特点有关。下肢静脉有瓣膜,血流缓慢,药物在下肢静脉停留时间比上肢长易形成静脉炎。密切观察输液部位有无异常,特别是留置针应用者,最长不超过7天,穿刺部位若有渗血应及时更换敷料,若有局部疼痛,即使无药物外渗,也应重新更换输注部位,禁止在此处继续用药,以避免对血管的刺激,加重对血管的损害。,17,.,常

9、见护理问题及对策,3、 输液前以生理盐水做引针穿刺,防止因穿刺不成功造成药物外漏,输液结束后用20ml左右生理盐水推注,缩短药物残留于血管内的时间,从而减轻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 4 、临床上治疗静脉炎常选用50%硫酸镁作为消肿止痛的外敷药物,因为50%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镁离子具有保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增加内皮细胞前列环素的合成及释放,增强抗凝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局部循环,保护血管完整性的作用。其优点在于操作方便,价格更宜.,18,.,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75%乙醇湿敷:降低局部皮温,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使神经末梢敏感性降低而减轻疼痛。 2%利多卡因湿敷:扩张

10、周围毛细血管,加速血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缺血缺氧,镇痛效果好,不需皮试,无刺激性。 马铃薯片外敷:消炎、止血、消肿功能。,19,.,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二、静脉回血 正确处理静脉回血方法是:若回血量小,可应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将回血推入;回血量大时,应及时更换延长管,排净管内空气。采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伴输注,以5滴/分的速度维持既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也不会增加心脏负荷,能有效阻止回血,我科采用此方法取得满意效果。,20,.,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三、药液外渗 1、对末梢循环差的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宜选择粗大静脉, 必要时选择中心静脉穿刺,避免同一部位多次、长时间输液,使用留置

11、针时,妥善固定,一旦发生外渗及时处理,应先用1 付注射器回抽留置管内血液约23 mL,弃去,再行拔针。严禁不抽回血就直接拔针,以免留置管内存留的血管活性药物过多残留在皮下. 2、药液外渗者早期以5%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做局部环状阻滞,利多卡因注射后对局部静脉产生作用,减轻药物对局部血管神经的不良刺激,降低局部血管的脆性。减轻和阻滞液体和药物的渗漏及疼痛反应,缓解血管痉挛,改善缺血缺氧状态,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减轻局部损伤。,21,.,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3、湿润烧伤膏(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莲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壁、去腐生肌之功效)局部外涂,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加速血

12、液循环,增加组织代谢。另外,通过保护神经末梢和松弛立毛肌达到止痛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化疗性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静脉炎等,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22,.,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四、微量泵使用不当 操作者对微量泵操作不熟悉,操作失误,导致药物进入体内过量或不足,影响 治疗 ;在同一条管道上同时输入多种药液,当另一条管道输液速度较快,造成管腔内压力增大,阻碍微量泵液体输入,因此,应用微量泵输液时要尽量避免与其它输液管路使用同一条血管。,23,.,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五、停药反应 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停用过早或减量速度过快,易引起停药反应,导致不良后果。因此,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中,应严格遵守

13、循序渐进原则, 逐渐减量,并予口服药物逐渐替代。,24,.,附:静脉炎的评价标准,根据美国静脉护理学会(INS)判定静 脉炎的标准: 度静脉炎:主诉疼痛,查体局部发红或肿胀,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 度静脉炎:I度静脉炎表现加沿静脉走向出现红线; 度静脉炎:II度静脉炎表现加沿静脉走向呈条索状。 治愈为红、肿、热、痛完全消失,显效为用药后痛感消失,红肿消退面积=70%;无效为疼痛无缓解或稍有缓解,局部红肿无明显变化。,25,.,小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血管活性药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药物引起的局部血管炎的症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痛苦,为减轻药物治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我们应该在静脉应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床前交接班制度,严密观察静脉注射局部情况,运用各种护理措施减少和杜绝药物导致的静脉炎,在增加医疗效果的同时,不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生理和精神上的痛苦,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服务水平。,26,.,Thank You,/10/29,.,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