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58549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认识过程、记忆方案PPT课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章 认识过程之神奇的记忆,一、记忆的四种现象(1),Korsakoff综合征 Korsakoff综合征又称器质性遗忘综合征,是由俄国精神病学家Korsakoff最先报道以其名字命名的综合征。表现为选择性的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近事遗忘、时间及空间定向障碍,而无全面的智能减退。,.,3,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遗忘症,定向障碍,.,4,一、记忆的四种现象(2),电影罗马假日,.,6,一、记忆的四种现象(2),创伤性的记忆,基本上都是由一些大的意外事件, 像一些交通事故或者一些创伤所引起的,在心理学上 包括一些文艺作品上我们都会看到。,一、记忆的四种现

2、象(2),一、记忆的四种现象(3、4),记忆缺失:暂时性失忆 话到嘴边效应:又叫舌尖效应,一种长时记忆提取现象。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是,当你在晚会上碰到一个十几年前的老同学,当年同学时的情境历历在目,你脱口就要喊出他的名字,可是就是想不起来他叫什么了。这时,如果有人为你提供一丝线索,比如他的姓,你马上就能想起他的全名,这就是长时记忆的部分提取。,二、什么是记忆,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向、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存储和提取。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

3、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记忆的种类,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事物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嗅觉的、味觉的。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的记忆类型。 2、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的记忆。 3、语义记忆:是指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 4、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凡是能激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件,都能形成深刻的记忆。 5、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我们学过的游泳或骑自行车的动作,熟练的劳动操作技能等都可以形成记忆。此种记

4、忆最不易遗忘。,.,四、人是怎样记忆的?,记忆系统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式 环境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信息丧失 信息丧失,根据记忆保持的时间长短不同,认知心理学家把记忆分 为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种信息储存系统。,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 (亦称感觉登记)是一个时间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系统,保持时间约在0252秒之间。在这一系统所进行的活动叫作瞬时记忆。刺激信息被感觉到了,但多数信息未及输入大脑就已消逝。它只是把刺激暂时登记一下,为下一阶段的加工提供一个极为短暂的缓冲过程。在众多被登记的信息中,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经验中熟悉的事物才能转入下一个储存系统短时记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进行加工。

5、,13,瞬时记忆试验:,斯佩林(GSperling)1960年对瞬时记忆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向被视快速呈现(50毫秒)排列成方阵的刺激项目(字母或数字),每排4个,共3排。刺激停止后,要求被试立即将它们回忆出来。被试对如此短促的刺激,能记住的项目实际很少,一般只能回忆出45个项目。斯佩林推测他们看到的会比报告出来的多,只是很快就消逝了。为了证明他的看法,他设计了一个部分报告的回忆方法。,14,他要求被试看完12个项目后,只回忆其中一排的项目。至于回忆哪一排项目,则是在项目呈现后随机指定的。他用高、中、低3个音调的不同声音分别代表要求回忆的上、中、下3排项目。实验结果表明,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

6、声音信号,回忆项目几乎完全正确;声音信号稍微延迟,就会严重影响回忆成绩。声音信号延迟300毫秒,回忆成绩下降到75,信号延迟到1秒钟后,就和全部报告法所得回忆成绩一样了。,15,这一实验表明,瞬时记忆确实存在,它能保持许多信息,但维持时间很短, 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而已。瞬时记忆在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大,但能为下一记忆系统提供一个短促的选择信息的机会,16,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的重要环节。只有在这一系统经过加工编码的信息,才能被储存入长时记忆库中,在以后一定条件下得以提取,进行回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是:保持时间短,约在1分钟以内;信息的容量有限,为57个组块(“

7、组块”是Chunk的意译,它表示一组有意义联系的信息单位);加工过程中易受干扰而造成遗忘。,17,短时记忆实验:,1959年彼得森(Peterson)夫妇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干扰易造成短时记忆的遗忘。实验是给被试读一个由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项目表,如PSQ等,字母呈现完后在不同的间隔时间(220秒钟)要求被试回忆刚才呈现过的字母。但在间隔期间阻止被试对字母进行复述,而让被试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字运算:从某一数字开始依次减3,如164,161,158,直到要求回忆的信号出现。结果发现,干扰造成了明显的遗忘。在间隔6秒钟时,能记住半数左右,而在间隔15秒时能回忆的信息量就很少了。,18,3长时记忆。

8、 长时记忆是指1分钟以上直至终身不忘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被认为是无限的,是一个大的信息储存库。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复述,也有些印象深刻的内容,一次即可形成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作用是把信息系统地保存起来,以便需要用时迅速提取。长时记忆的特点是以信息的意义性为核心的,而不是按输入的顺序。,.,19,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整个记忆过程中的三个不同的时间系统。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刺激作用于视、听等不同感觉器官,引起感觉登记;感觉登记中被注意到了的信息才能进入短时记忆进行加工,在短时记忆中经过重复等方式的加工后,才能输入长时记忆被储存起来。长时记忆对前两个系统也有影响

9、,长时记忆中有印象的内容,容易在前两个系统中被选择和加工。,.,20,人怎样来记忆重构,巴特利特(18861969),是英国心理学家。伦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慕J.沃德名进剑桥大学,师从W.H.里弗斯和C.S.迈尔斯。1914年任剑桥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1922年接替迈尔斯任心理实验室主任,1931年正式受聘为实验心理学教授。1932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勋爵。先后荣获雅典、爱丁堡等七所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其早期研究主要是人类实验心理学的传统问题。他的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著作是,记忆:实验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1932)。他摈弃H.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代之以比较接近日常生活的

10、材料,如图画和故事,用重复回忆的方法来考查记忆的全过程。他的研究揭示了在实验情境中社会因素对人记忆的影响,指出在回忆中,个体不是在简单地复制材料,而是根据已有的经验对材料进行重构。,21,试验一:,英国心理学家巴特利特作了如下的实验:拿一张画给一个人看后要他画下来,将其画给第二个人看后再画下来,第二个人的画再给第三个人看后画下来,依次做下去,到第18个人时,一只枭鸟变成了一只猫(如图)。,22,实验二:,1932 年他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实验,他首先让大学生阅读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之战”(the war of ghost),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个故事。他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

11、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略去一些,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自然合理,有时甚至加入一些伦理内容。,23,记忆力测验(一),斑马 菊花 土豆 野猪 狐狸 玫瑰 书架 骆驼 铅笔 白菜 冬瓜 老虎 香菜 墨水 日历 山羊 丁香 茶花 海豚 牡丹 橡皮 书包 洋葱 大象 腊梅 香菇 水牛 老鼠 茉莉 豌豆,.,25,五、记忆中的的系列位置效应,26,首位效应在心理学里,是一种开头刺激或信息的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近因效应在心理学中是指末端刺激或信息记忆过于引人注目的认知偏差。,.,27,系列位置效应试验一:,1957年,金斯利请6

12、8个大学生作被试,让他们阅读一遍三种不同的学习材料,然后测验他们的记忆效果,发现三种材料的回忆都是两端的材料比中间的材料识记得牢,其中尤以无意义音节更为明显。,.,28,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二:,1962年,B.B.默多克做了一个实验,他让19名被试阅读由30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单词组成的词汇表,阅读的速度为每秒一个单词。在每一张词汇表读完后,让他们在1.5分钟内随便按什么顺序写出他们能记住的单词。等他们写完后过510秒,再让他们阅读新的词汇表。这种程序在4天时间内,每天识记20张词汇表,共重复了80次,结果发现识记的效果都是末尾部分比开头部分好,开头部分又比中间部分好。识记效果最好的是最后一个单词。

13、97%能被记住。,.,29,系列位置效应实验三:,L.B.瓦德研究了12个无意义音节的系列位置在不同的学习阶段的作用,得到的系列位置曲线说明,学习开始的阶段,曲线呈一张弯弓形状,两端较高,从两端向中间下降,越到中间越低。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曲线两端和中部的差别就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瓦德的结果还说明,记忆效果最差的项目不在系列的正中,而在中间稍偏右。M.弗考尔脱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中间稍偏右的项目受前面来的抑制较多,与其他项目的联系很弱,从而容易受后面项目的抑制影响。L.波斯特曼等人的实验进一步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中间项目遗忘的次数相当于两端的3倍。,Your site he

14、re,.,30,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比如,识记一篇文章,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的识记效果就比中间部分的要好。这可能是学习材料开始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开始部分的记忆,这种后面内容对前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倒摄抑止;结尾部分受到中间部分的干扰,影响了对结尾部分的记忆,这种前面内容对后面内容的干扰叫做前摄抑止;中间部分受到开始部分和结尾部分两部分内容的干扰,也就是同时受到前摄抑止和倒摄抑止,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对中间部分的记忆,因而,中间部分记忆效果最差。而且,学科之间也会相互抑止,材料性质越相似(如都是数学材料),抑止越严重,不同性质的材料之间,抑止就会

15、少些。一般的说,该效应在学习的早期阶段最为明显。,Your site here,.,31,系列位置效应给我们的启示:,世界上没有让我们过目不忘的“记忆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时间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效率才会更高,才会更有收获。系列位置效应告诉我们: 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课堂中会发生很多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但要记住,只有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占据最重要的时间。 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具,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的过程钟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耍钟度过。 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背诵单词

16、和文章,在正背之后适当的从中间开始背,克服正背时由系列位置效应引起的中间部分记忆率低的问题。 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Your site here,.,32,试验:,1913年,巴德拉(P.B.Ballard)在一个试验中,以12岁左右的学生作为被测对象,让他们用15分钟识记一首诗,学习后立刻测其保持量,并把会议的平均数定为100%,此后在第一、二、三、四、五、六天又进行保持量的测量,发现识记后回忆的成绩不如过两三天后回忆的成绩,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减少,有一部分回忆不起来了或发生了错误,这就是遗忘。,六、记忆中的遗忘,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叫作遗忘。遗忘不能被认为是一个消极的过程,它也是心理反映选择性的表现。假如把一生中所经历的大大小小事件全都堆积于我们的大脑,那不仅会加重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