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8532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43资料教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货币,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 的产生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论 三、货币流通规律,第一章 商品经济及其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1、简单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及其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1、简单的价值形式,概念,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等式,1只绵羊 = 2把斧子,等价形式:三个特征,地位作用,主动,被动,相对价值式,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的涵义与关系,价值被表现的商品 表现价值的商品 对立统一,相对价值形式性质:两端的商品都有价值,是价值关系,相对价值量(交换价值量)的变化规

2、律,局限性:无差异人类劳动本质没有充分表现,马克思主义学院,3、一般价值形式,概念,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等式,2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1 只绵羊 01克金子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局限性:一般等价物不固定,特点: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4、货币形式,概念,某种商品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并固定地独占了一般等价物的地位。,等式,货币产生的根源及发展历史: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1 把斧子 80斤粮食 60尺布 =1克黄金 01克金子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马克思主义学院,5

3、、货币形式的发展,实物货币阶段: 米、布、木材 ,较长时期存在的是贝壳。,金属货币阶段: 中国:贵金属贝,布币,刀币,五铢钱,通宝,金银元,代用货币阶段: 中国:交子 会子 宝钞,信用货币阶段:,电子货币:是用电子化、数字化交易 替代商品交换中的物,是在许多个人和组织间交付和传递而保持其价值不变的一种通货。,金本位制度崩溃,信用货币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针首刀,马克思主义学院,斜肩弧足空首布,马克思主义学院,五铢钱,北宋通宝,天平天国通宝,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宋的交子,马克思主义学院,会子,马克思主义学院,咸丰钞票(银票),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子货

4、币,马克思主义学院,4、节约:在美国,每年就需要花费600亿美元运输、保存和处理现金货币, 缺陷:易受攻击的电子货币体系将导致可怕的经济大混乱!让我们抖胆想象一下吧:网络黑客们利用他们长时间在Internet练就的攻击本领,哄骗了电子货币系统,从而建立了一个“桌面造币厂”!其结果是产生大量的恶意位流伪造的电子现金将象洪水一样冲垮世界金融体系,产生了全球性的极度通货膨胀结局。,电子货币,优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在物物交换中,每个人的商品都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一个人的商品能否被别人接受取决于别人是否需要这种商品,取决于别人是否把这种商品的“价值代表”。如果每个人都

5、把自己的商品当作能够直接交换他人商品的“价值代表”,那末,社会上就没有一种统一的“价值代表”,每个人的商品就不是必然地能够与他人商品自由交换。,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由于没有统一的、为所有商品生产者认可的“价值代表”,交换中就总会遇到困难,妨碍着交换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商品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使他们必须交换他们的商品。商品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商品交换得到同样程度的发展。这样,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就尖锐起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一切商品直接形态上都是使用价值,但是,它的所有者却是把它当作价值对待

6、的。而在交换过程中,交换的对方却未必把这个商品当作价值,即一般人类劳动的代表来对待。这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在交换过程中的表现。,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矛盾导致货币的产生 商品交换矛盾要求社会上存在着为所有商品生产者所认可的“价值代表”,以解决商品交换中的困难。在实践中,每个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自己的商品在他人商品面前真正成为“价值代表”,就力求把自己的商品首先换成某种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商品。由于商品金银的自然属性,使它们最终占据了“价值代表”的位置,成为货币。,马克思主义学院,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可见,货币的产生不是某个人的发明创造,也不是靠国家权力

7、强行规定的。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矛盾作用下,社会共同的行为所致。 货币的产生代表着商品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商品生产已经成为一种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贵金属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原因: 贵金属(金银)的自然属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坚硬,不易磨损等,使它适于充当表现价值的材料。 价值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贵金属质地均匀; 价值量可以是任何数量贵金属便于分割; 价值必须在交换中实现贵金属携带方便; 价值可以保存 贵金属不易发生损坏,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可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关系

8、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货币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产生后的社会影响 货币的产生使价值有了独立的表现形式。货币形式成为商品经济中社会财富的代表。 商品界分裂为商品与货币两大部分,一切商品都只是作为使用价值存在,只有货币作为价值存在。商品要真正成为价值,就必须转化为货币。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转化为商品与货币的外部对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贮藏手段,4、支付手段,5、世界货币,五种货币职能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1、价值尺度,观念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尺度与价格标

9、准关系: 1、前者通过后者实现,后者为前者作出技术规定 2、前者衡量不同商品价值,后者衡量货币本身价值;前者随着劳动生产率而变化,后者则不会;前者是商品经济产物,后者国家法律规定。,价格标准 包含一定量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使商品在量上可以比较,以货币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涵义,作用,价格,特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流通手段,涵义: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特点:现实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公式:WGW,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断运动,包含商品相对过剩危机的可能。,马克思主义学院,3、贮藏手段,涵义: 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10、被保存起来 作用: 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使之与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相适应。具有蓄水池的作用,不会发生上货币过多是现象 特点: 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马克思主义学院,4、支付手段,1、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蕴藏危机的可能。,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的职能;,涵义,产生的前提,商业信用,作用和后果,马克思主义学院,5、世界货币,涵义: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职能:价值尺度、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平衡贸易差额、财富转移。,五种职能的关系,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其他职能是派生职能,马克思主义学院,三、货币

11、流通规律,概念: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货币量的规律,1、待流通的商品数量Q 2、商品的价格水平P 3、货币流通速度V,公式:,PQ M = V,因素决定,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流通次数,关系:1、M与PQ 成正比 2、M与V成反比 调整公式: PQ-PQ1(赊销商品)+PQ2(到期支付)-PQ3相互抵消 M= V,马克思主义学院,三、 货币流通量规律与通货膨胀和紧缩,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性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通货膨胀:纸币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紧缩: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跌,即

12、物价出现负增长。,纸币:是由金属货币衍化而来的,它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特点:没有价值,国家强力支持,以金属货币为基础。,纸币流通导致货币贬值、引发通货膨胀。,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国民党统治时期通货膨胀的一些资料 1935年国民党反动政府实行了“法币改革”,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伪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一九三六年又增加了伪中国农民银行。从1942年7月1日起,法币的发行权统一于伪中央银行);并宣布所有白银和银元的持有人,应即将其缴存政府,照面额换领法币。从法币改革到抗日战争前夕,法币的发行额增加到三倍以上。截至1936年6月为止,搜刮人民的白银就

13、达二亿二千五百万元。 抗日战争期间,法币的发行额迅速增长起来。1945年8月抗日战争结束时,法币的发行额为1937年7月抗日战争发生时的三百四十余倍,同一时期的物价至少上涨了二千倍左右。 抗日结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发动了反人民的国内战争,这就不能不更加大量地增发纸币。从1937年6月至1948年8月21日法币崩溃为止,法币发行量上升到四十七万倍,同一时期上海的物价上涨了四百九十二万七千倍。大量发行的结果,法币急剧地贬值,1948年8月法币的购买力只有战前币值的五百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1937年1949年一百元伪法币的购买力变化如下: 1937年 可买黄牛二头; 1938年 可买黄牛一头;

14、 1939年 可买猪一口; 1941年 可买面粉一袋; 1943年 可买鸡一只; 1945年 可买鸡蛋二个; 1946年 可买固体肥皂六分之一块; 1947年 可买煤球一个; 1948年8月19日可买大米0.002416两(按每斤十六两算); 1949年五月可买大米0.000000000185两(即一粒大米的千分之二四.五)。,马克思主义学院,第四节 价值规律,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一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

15、品价值不是由某个生产者个人生产一定量商品或某个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当时社会平均生产条件下生产市场上这种商品的社会必需总量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马克思主义学院,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商品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它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进行的,从短暂和个别看价格经常背离价值,但整个社会看,总价格和总价值仍是基本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一般作用:1、 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价值规律; 2、 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分配(促使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资本主义作用特点: 1、造成社会财富浪费; 2、 有利和不利生产技术提高的双重作用; 3、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作用特点:1、不是唯一的调节者; 2、自觉利用。,马克思主义学院,2001年春运期间,铁道部做出火车票提价2030的决定。 火车提价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有人认为,火车票提价是应该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有利于铁路部门成为市场竞争主体,通过市场竞争手段实现自主经营和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