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58396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92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92页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92页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92页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92页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屯煤电公司采掘技术管理规定(1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综合部分 矿井采区设计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采区设计是矿井生产的重要 环节,每个采区开采前必须有采区设计。 采区设计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 、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等国家的法 律、法规及上级有关规定。 第二条 设计工作在业务上由矿总工 程师直接领导。矿设计部门必须根据需 要配备相应的采矿、机械、电气、矿建 等有关专业人员。 第三条 在编制采区设计前,应先有 采区设计方案,报公司批准后再进行采 区设计。 第四条 采区设计的编制,要考虑矿 井的原设计及矿井长远规划规定的原则 和方向;要根据煤炭工业科技的进步, 开采工艺的改革和发展,结合煤炭市场 形势的变化,选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

2、合理的开采工艺,贯彻合理集中生产的 原则,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要推广新 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要不 断提高矿井生产技术水平,增强市场应 变能力,使矿井的技术经济效益不断提 高。 第五条 采区设计是新采区开拓布置 和采掘工程计划安排的依据,是编制施 工组织设计,采掘作业规程以及进行设 备安装、建立通风、运输、供电、排水 系统等工程的依据,是生产技术管理的 重要基础工作。 第六条 凡生产矿井的生产采区、接 续采区、扩大能力采区、技术改造采区 以及有关配套工程,均属矿井采区设计 范畴。扩大能力采区、技术改造采区应 经生产技术部门、计划部门批准,委托 设计;生产采区、接续采区矿井有能力 设计的

3、可自行负责编制设计;对个别配 套重点工程或配套设备、安装工程的设 计,在矿无力承担的情况下,经公司生 产技术部门、计划部门批准,可另行委 托设计。 第七条 本条例中所指采区是指维持 矿井正常生产接续采区。水平及矿井一 翼等开拓延深工程中的达产采区属于开 拓延深范畴,技术要求参照本条例。 第八条 采区设计工作是矿井生产技 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领导、各 部门必须把加强采区设计工作作为一项 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切实遵守本条例, 认真贯彻执行本条例。 第二章 采区设计管理 第九条 采区设计方案由矿总工程师 组织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应广泛征求意 见,编制完毕后由矿总工程师签字报公 司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4、。采区设计方案报 公司审批时,采区地质报告书应同时上 报。 第十条 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特殊原 因,需要改变原审批的采区设计方案时, 矿总工程师必须提出修改意见,报公司 总工程师审批。 第十一条采区设计方案应在采区 开工前半年提出,上报公司审批。公司 接到采区设计方案后,必须在一个月内 提出审批意见。 第十二条采区设计方案的审批工 作,由公司分管总工程师负责主持,生 产技术部门组织,会同地质、计划、机 电运输、通风、安监等有关部门进行会 审后,下达审批意见书,矿及公司分管 部门均应遵照执行。 第十三条采区设计方案上报公司 一式八份,分送总工程师、生产、地质、 计划、设计、机电运输、通风、安监等

5、部门。对于设计文件及审批意见书必须 归档保存,不得丢失或损坏。 第十四条采区设计方案是安排采 区设备、材料定货的依据。矿根据公司 审批的意见及采区投产时间,将采区设 备需要时间上报公司计划部门,以便安 排设备定货。采区设备、材料的准备工 作,凡属设计影响的由矿承担责任;属 部门影响的由分管业务部门承担责任; 属定货影响的由供应部门承担责任。 第十五条采区设计由矿总工程师 根据公司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组织矿 设计部门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应广 泛征求有关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安监 人员的意见。编制完毕后由矿总工程师 组织审批并签字。审批意见及设计报公 司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采区设计的贯彻执行:

6、 1.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有关科室、 区队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等学习采区设 计; 2.在贯彻采掘作业规程时,应及 时向有关人员贯彻采区设计的有关条文。 第十七条公司的业务处室及安监 部门、矿有关业务科室及安监人员应定 期检查基层贯彻执行采区设计的情况 , 不符合者应采取措施立即纠正。 第三章 采区设计方案的编制 第十八条编制采区设计方案,必 须具备下列文件: 1.矿总工程师审批的采区地质报 告书。采区地质报告书由采区地质说明 书及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勘探线剖面图、 煤层综合柱状图、井上下对照图、储量 计算图等组成。 2.矿井的设计文件:矿井设计、 矿井改扩建设计、水平设计或区域设计。 3.矿井的长远

7、规划,采区接续图 表。 4.邻近采区同一煤层的矿压观测 资料。 第十九条编制采区设计方案,应 进行多方案论证,从中选择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经济效益好的最 佳方案。 采区设计方案的内容由设计说明书、 设计图纸、预算、设备清单等部分组成, 应包括: 1.合理选择确定采区几何尺寸、 采区边界,计算采区储量,并确定采区 煤柱尺寸(包括采区边界煤柱、巷道煤柱、 断层构造保护煤柱及“三下”开采煤柱); 2.确定采区生产能力,上下山布 置方案,采区车场及峒室布置,区段划 分,同时生产的采掘工作面个数,主要 设备选择,服务年限; 3.确定采煤方法,顶板管理方法、 采掘机械、巷道布置、开采程序; 4

8、.优选通风、运输、供电、排水、 通讯等系统和设施; 5.确定安全监测、综合防尘以及 防治重大灾害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 6.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及投产 工程量计算、开竣工时间; 7.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费用 估算; 8.附采区设计方案图(包括平、剖 面图)、采区巷道布置图(包括采区煤柱 尺寸)、通风系统图、运输系统图、供电 系统图、排水系统图、采区设备清单等。 第四章 采区设计的编制 第二十条采区设计必须符合公司 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的规定。 第二十一条采区设计应包括以 下内容: 1.采区的几何尺寸、位置、边界、 煤柱、邻近采区的开采情况、采区采动 后对矿井或地面影响的预测和采取的相 应措施。应

9、具备采区井上下对照图、下 沉变形等值线图、采区边界煤柱设计图、 采区储量图表和采区回采率; 2.采区煤层的结构、厚度、倾角、 硬度、品种、生产能力、储量、地质构 造、沼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以及突出倾 向性、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煤尘爆炸 性、开采围岩的性质、含水性、冲击地 压危险性等,应具备采区地质图、水文 地质图、储量图; 3.回采工艺、顶板管理方法及其 选择根据,开采程序、采煤设备及采煤 方法、采区生产能力及回采、掘进工作 面个数、采区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 4.采区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划 分、各巷道断面及支护形式、掘进设备、 采掘比例关系及采掘工程平面图; 5.采区所需风量及通风系统设计 并附

10、系统图,通风监测仪的设施布置图; 6.采区运输综合能力及其设施并 附系统图(包括煤、矸、材料、设备及人 员的运输); 7.采区供电设施及其系统设计并 附系统图; 8.采区排水量、排水设施设计及 其系统图; 9.采区所需压风量及其管路系统 图; 10. 采区通讯设施及其系统图; 11. 采区照明设施及其工程图; 12. 采区水幕、综合防尘洒水系统 及隔爆设施等系统图; 13. 特殊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防治 煤层自燃发火及其灌浆管路、防治透水 及其设施、防治冲击地压设施等的系统 设计及其系统图; 14. 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五章 采区开采 第二十二条施工准备采区必须 具有批准的采区设计方案及采

11、区设计, 并按照采区设计进行施工。其施工图、 施工组织设计、采掘作业规程必须按设 计规定进行编写。没有批准的采区设计 方案及采区设计,不得编制作业规程, 准备采区不得开工。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 起执行,解释权属公司。 采掘工作面顶板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 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采掘工作面 顶板管理,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使采 掘顶板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根据煤炭 行业顶板管理的有关法规、规定,结合 矿区顶板管理实际情况,制订本规定。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二条 抓好顶板管理,严防顶板 事故的发生,是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的关 键之一,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加强顶板管

12、理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公司每年、 矿每半年要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业会议, 矿每季要召开一次顶板管理分析会,总 结交流顶板管理的经验教训,研究改进 有关顶板管理的技术问题。 第三条 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干部的 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1.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主要领 导责任。负责配备生产和采掘区队的干 部,落实岗位责任制,审查年度顶板管 理计划,每半年召开一次顶板管理专业 会议,对重大顶板事故组织追查和处理。 2.分管副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 直接领导责任。负责组织成立回采工作 面的初次放顶和收尾领导小组。及时解 决初次放顶和收尾期间存在的顶板管理 问题。组织每旬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检查验收,单体液压支

13、柱的入井前逐根 试压等工作,组织对假顶材料质量和假 顶编制质量的鉴定。 3.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负技术 领导责任,负责配备生产技术和采掘区 队的技术人员,分管副总工程师直接负 责顶板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编制年度顶 板管理工作计划;矿总工程师负责组织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及专项安全 技术措施的会审;分管副总工程师领 导矿压监测工作,每季度召开一次顶板 管理分析会,检查顶板管理计划和有关 规定的执行贯彻落实情况,做出改善顶 板管理的决定。 4.业务科室要做好本职工作,搞 好业务保安。地质测量部门要加强采掘 工作面的地质工作,摸清构造变化,及 时进行地质预报,防止地质构造变化引 起顶板事故。生产技术部门

14、负责顶板管 理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认真审核作 业规程和补充安全技术措施。设计科 研部门要把顶板管理作为重要的科研课 题。采煤工作面和巷道布置要有利于顶 板管理。安监部门负责对采掘工作面顶 板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工作面有无规程 措施和是否落实兑现,安监或生产技术 部门及时组织顶板事故的追查和处理。 第三章 作业规程的编制、 审批与贯彻 第四条 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是 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技术文 件,是施工依据,具有法规性质,是指 导安全生产和科学管理的依据,是贯彻 落实顶板管理工作的具体保证。 1.每一采掘工作面都必须依据公 司制定的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管理规 定的有关要求编制作业规程,要求

15、作 业规程、补充措施要具有针对性、严密 性。现场条件变化时,要及时修改、补 充有关技术安全措施。 2.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要严格遵 照公司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管理规定 的审批权限进行审批。 3.对已批准即将实施的作业规程 和措施,区队领导要负责组织全队干部 职工学习、考试。对缺勤和考试不合格 人员要进行补课、补考。中途调进人员 首先要进行规程和补充措施的学习和考 核,做到人人掌握,未经贯彻和考试不 合格者,不得从事井下工作。采掘作业 规程每月必须重复学习、贯彻一次。 4.作业规程和补充措施的贯彻考 核情况(贯彻时间、人员、组织负责人、 考试结果)必须有详细记录,以备检查。 5.严禁无规程作业和沿用

16、套用老 规程。 6.工作面遇地质条件变化、过老 峒或顶板悬顶面积过大等特殊情况要补 充加强顶板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7.区队长必须严格按规程和补充 措施组织指挥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和安 监人员负责监督检查。 第四章 特殊顶板管理 第五条 加强矿压观测工作。通过 矿压观测,制定相应的顶板管理措施, 防止重大顶板事故的发生。加强采煤工 作面两口(即上、下出口) 、两线(煤壁 线、放顶线)等部位的顶板管理,加强 矿压观测及冒顶、片帮事故的分析和防 治工作。 第六条 对坚硬顶板不易冒落时, 要采取人工放顶,同时还应做到: 1.编制专门放顶设计。对炮眼位 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 放炮方式等都要做具体规定,并报矿有 关单位审批,公司备案。 2.成立专业放顶小组,并有专人 负责。 除加强人工放顶外,还必须提高工 作面支护强度,单体工作面加打戗柱、 戗棚或木垛等,并补充针对性安全技术 措施。 第七条 对复合顶板管理的规定 1.凡符合下列三个条件之一者, 视为复合顶板。 .煤层顶板由下软上硬不同岩性的 岩层组成; .软硬岩层间夹有煤线或有薄层软 弱岩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