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58278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相对于国外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我国还有哪些不足英国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被公认为是全球的领导者,对许多国家的影响很大。在英国,国家并没有立法规定大学必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建议、指导,但是大部分学校设立了专职的职业服务部门,提供大量的职业服务,除了帮助大学生找工作,还为那些已经毕业但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大学生提供特别服务,帮助他们开发职业管理技巧,提供建议。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英国职业指导服务的变革战略是将职业指导融人大学课程设计之中,并广泛使用ICT技术。职业服务的内容有:一是了解劳动力市场环境,提供就业信息。二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信息咨询。三是为雇主提供相关服务,如免费为雇主向学生做

2、职业空缺广告,精通行业的职业顾问为雇主招聘提供专业建议,邀清雇主参加职业服务处组织的活动与招聘会,邀请雇主参加职业服务处举办的招聘者培训活动。在美国,各个大学都设立了专门的职业服务机构,特别突出的是,美国在直接的网上招聘方面在全球享有声誉。在全球知名的哈佛大学,职业服务办公室的使命是指导在校学生与哈佛校友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订工作寻找战略;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个人终生规划之中。为此目标,哈佛大学职业服务办公室提供了大量的极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服务:职业咨询、E化招聘、校友咨询网络、校园招聘、研讨会与职业小组、职业资源中心以及提供每届毕业生的就业报告。日本在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3、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主要是强化就业指导,促进就业匹配。这些措施包括:对新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支持:针对新大学毕业生,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根据毕业大学生的特定需求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针对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登记工作,为他们提供就业咨询与就业信息,提供与寻找工作有关的课程,以外包的方式由公司和指定学校提供职业培训。对就业不稳定青年的就业支持:主要包括资质评估、职业咨询、就业指导、信息提供以及开发劳动力需求。启蒙青年人的工作意识:青年高失业率及不稳定就业的加剧与青年对工作意识的了解不充分密切相关。为此,政府支持实施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实习政策。公共职业培训:日本的公共人力资源开发机构

4、为各类人员提供公共职业培训,对学校毕业生(不只是大学毕业生)的培训期限通常为12年。就业机会的男女平等:保证公司对平等就业机会法的了解,特别强调对女学生招聘的平等机会以及纠正歧视性的招聘实践;为女大学生举办研讨会,发放招聘指导手册,帮助她们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资质的工作。大力发展职业开发顾问。在其2001年的就业政策中,日本劳动省发起一项计划试图5年内在公共和私人部门创造5万个职业开发顾问,以有效地帮助求职者确定目标,改进职业技能。利用毕业前时间促进就业。日本政府特别注重利用学生毕业前的时间促进学生就业,例如为学生举办工作交流会等。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由于就业指导服务的滞后而更加严重。由于高校毕业生

5、就业绝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了解不充分,如果没有适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来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市场过程必然面临着市场效率的损失。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供给不足。就业信息不足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供求信息不充分、不对称上面。随着国家就业政策信息越来越透明,高校毕业生供给信息与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不充分、不对称问题显得极为突出。就业信息不对称是指用人单位不能获得完整的毕业生总体信息(数量与结构)和毕业生个体信息(专业知识、能力等);毕业生不知道市场需求信息以及用人单位的信息(历史、规模、产品、发展战略、人才管理制度等);国家主管部门不了解毕业生的实

6、际就业率等。不仅如此,就业信息的质量、信息的传递、信息的理解以及信息的预测都严重滞后。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不足更是加重了就业难的局面。就业指导与服务不足集中体现在就业机构设施建设与机构能力建设不足上。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从1989年正式提出并推广的。迄今为止,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职业化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等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部分省市还没有成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已经成立的也多为自收自支单位,严重影响和制约地方政府对未就业毕业生的引导和服务。高校的就业服务指导机构的人员编制与就业改革后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外高校的情况

7、相比差距更为巨大。高校的就业工作经费不充足,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工作经费。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活动的场所严重不足,尤其是开展个性化咨询等活动的场所欠缺。最为严重的是,各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但却面临着机构能力建设落后的困难,难以满足大学生对职业信息、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求职技能、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等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传递社会需求,支撑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整合。2、 对于我国的借鉴第一,要帮助大学生理解就业环境。要让大学生大体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位信

8、息,包括所存在机构的基本的背景,政府、事业单位、外企、私企、大学、科研机构等等;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这实际上隐含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上的要求;让大学生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包括自己的知识、技能、能力、兴趣和潜力等等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位所要求的素质模型和其自身素质水平匹配的程度。这里,首先是信息的质量,要保证有关的就业信息的精确性、针对性和及时性;第二是信息的传递,要保证有关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自由、双向传递,尤其是广大高校要树立“人才营销”的观念,要积极主动的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推广营销自己的大学生,把信息送到用人单位门上;第三是信息的理解,要使大学生和用人单

9、位都理解对方的需求和特点;第四是信息的预测,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让大学生明确各行业各职业的发展趋势,帮助大学生在大学里面更好地选择自己的专业,更好地培养自己的能力。第二,帮助大学生提高全面展示自己能力的水平。大学生展示能力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如何把自身的各种资本、能力的信息传递给市场,让市场明白自己的价值。如何把自己所拥有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语言或者测试的方式表达给市场,这需要较为出色的理解、表达和沟通能力。就业指导一般可以通过教学和实践方式帮助学生改进,如在课程设计上更多地强调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技巧辅导、招聘模拟、职前实习等实践方面的训练。第三,帮助传递社会需求。教育政策和就业政策应围绕职

10、业路径进行重组,根据市场需求反推教育需求,整合教育、培训与就业,提升就业能力。要建立大学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伙伴关系,理解并转换社会需求。就业指导要把社会的需求传递给各个具体的教学和研究部门。然后这些部门再基于社会的需求创新课程,创新专业,甚至于创新大学。3、 为什么说大学生就业难12002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出现1999年,我国出于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供给、增加消费拉动内需、满足社会的上大学意愿等原因,实行了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大学大规模扩招后,其毕业生必然在三、四年内大量增加。2001年的在校生总规模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规模的17。这无疑是我国迅即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2002年,我国大规模

11、扩招的第一届专科生大量进入毕业期,据统计,该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45万人,比2001年净增28万人,增幅达到239。由此开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新的问题(见表1)。22004年至今大学生就业难局面持续200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比2003年增加了68万人,达到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比2004年进一步增加58万人,增幅达到207。毕业生总量达到扩招前的29倍。这种发展速度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11月讲话指出,“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基于几年前招生数量持续增加的局面,2006年我国大

12、学毕业生的数量增加到413万人,失业的大学生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13万人。200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进一步增加到495万人,几乎达到500万大关。2008年毕业生进一步增加到559万,这一庞大的供给数量使该年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持续。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截至到2008年12月底,已就业人数是3633万。3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局面的发展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数量达到610万人大关,2010年将达到640万人之多。与此同时,随着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影响的加深,我国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就业岗位需求也在相对减少。金融危机给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的就业带来影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虽然美国金融危

13、机目前还没有给中国就业产生直接影响,但不能说明未来一段时期也不会受到影响。从目前的形势看,中国部分出口型企业已经面临经营困难,出现裁员现象。这些进一步向我们预示,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在近几年依然处于相当严峻的局面。4、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就业人数庞大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高考录取率从36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2005年以来,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规模一直居世界第一。毕业生供给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需求增长速度,因此,扩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最直接的原因之一。2就业岗位缺少目前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较低,社会新增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中国社会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承载如此庞大

14、的高校就业群体。而且,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投资主要用于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51大学生作为知识密集型人才的代表,第二产业不是消化这类劳动力的主体,因此部分高校毕业生并不能够充分享受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3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脱节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许多学校在课程的设置上盲目地追求流行,而忽视了社会本身的需要。结果出现了某些专业人才的严重过剩。同时,由于学校的课程设置不科学,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难以与自己的实际能力相结合,学生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4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目前,许多高校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档案、户口等原因被用人单位

15、拒之门外。虽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但始终表现出“政策好,难落实”的局面,使得很多毕业生失去了平等竞争的机会。5就业观念守旧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时往往就业观还比较保守。他们把进大城市、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作为首选,而最需要人才的偏远地区和艰苦的行业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同时,由于缺少充足的信心与勇气,多数学生也不愿意尝试自主创业,从而造成了就业形势的严峻。5、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1调节好大学毕业生的供求市场经济不等于自由放任经济,其需要宏观上的规划,需要对微观单位的生产与消费进行指导。我国的大学处于公立大学占据垄断地位的状态,其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纳入行政计划,实行国家分配名额和组织

16、统一高考录取的体制。从我国目前和近若干年的趋势来看,高等教育的这一格局难以改变。鉴于此,政府的大学生就业规划和管理不仅不能废除,而且还需要适当加强。尤其是在招生尚没有市场化的条件下,政府应当对就业市场进行比较多的指导、调节和管理,以至直接开拓适合我国大学毕业生资源状况的就业岗位。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当适当控制扩招的规模、速度,调整招生的专业结构,避免高等教育的“大跃进”式发展,从宏观上达至近期以至中长期教育规划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均衡。2塑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市场就业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竞争和双向选择,大学生要靠个人的高素质脱颖而出,获得理想的岗位。为了实现有效的竞争,应当加大就业制度及其他配套制度的改革,简化就业手续,废除大学生要由政府人事部门认定资格和批准获得城市户口的制度,大力促进就业供求信息的沟通,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与就业的各项服务。提供高质量的就业信息服务。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