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8188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5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培训资料(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营运资金管理,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 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第一节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一、营运资金的概念 净营运资金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二、营运资金的特点(P57),1、周转期短。 2、形式多样。 3、波动性(占用资金数量)。 4、变现能力强。,四、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要求,1、合理确定企业营运资金的占用数量; 2、合理确定短期资金的来源构成; 3、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授课内容总结,第二节 现金的管理,一、现金管理的目的与内容 (一)现金管理的目的:节约资金使用,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率。 (二)现金管理的内容:编制计划确定需

2、求;编制及控制日常收支;确定理想现金余额。,二、现金的日常控制工作,(一)做好现金管理工作 (二)做好转账结算 (三)做好银行存款的管理,三、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一)现金的持有动机 1、交易动机: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 2、预防动机: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 3、投机动机:为抓住市场机会而准备的现金。,(二)现金的成本,1、持有成本: 包括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 2、转换成本:买卖转让交易费 3、短缺成本,四、最佳现金持有量,(一)成本分析模式(考虑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课本只考虑了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 总成本 总成本 短缺成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现金持有量

3、,最佳现金持有量,【例1】某企业有四种现金持有方案,其相应的成本资料如下表:,【例1】解答,比较各方案总成本可知,C方案总成本最低,该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应为40 000元。课堂练习:P62,4-2,编制最佳现金持有量测算表如下:,(二)存货模式,存货模式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就是使现金的机会成本 与转换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Q2TFK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TC) 2TFK 其中: Q最佳现金持有量; T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 F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 K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 TC现金管理总成本。,【例2】某企业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00 000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2

4、00元,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为10。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和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Q) (2100 000200)10 20 000(元) 最低现金管理总成本(TC) 2100 00020010 2 000(元),课堂练习:P61,4-1,五、现金的日常管理方法,(一)现金回收管理加速收款 集中银行法(以多个账户代替总部的一个账户,加速账款回收的方法)。,(二)现金支出管理控制支出,1、合理利用现金“浮游量”。 2、推迟支付应付款。 3、改进工资支付方式。 4、力争现金流量同步。,(三)闲置现金的投资管理,对暂时闲置的现金,可投资于流动性高、风险性低的短期有价证券,以获取利息收入或资本

5、利得。,授课内容总结,现金的日常管理方法,第二节 应收账款管理,一、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P66。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的同时,降低应收账款投资的机会成本,减少坏账损失和管理费用,提高应收账款的投资收益率。,二、应收账款的成本,1、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资金成本率 (1)计算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账天数 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2)计算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例1】假设某企业预测的年度赊销额

6、为3 000 000元,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本率为10,则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可计算如下:,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 000 00036060 500 000(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500 00060 300 000(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0000010 30 000(元),二、应收账款的成本,2、管理成本 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账费用和其他费用。 3、坏账成本 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三、信用政策(应收账款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7、三部分内容。,(一)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1、信用标准的定性分析(影响因素),(1)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 (2)企业承担违约风险的能力。 (3)客户的资信程度“5C”评价法。即:品质(character)、 能力(capacity)、 资本(capital)、 抵押品(collateral)、经济状况(conditions)。,2、信用标准的定量分析,(1)确定信用等级评价标准。 (2)利用客户的财务报告资料,计算各自的指标值与信用等级评价标准比较。 (3)进行风险排队,确定风险等级。,(二)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

8、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等。 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为: 210,120,n30。,1、信用期限,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着重考虑的是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3、信用条件的选择,信用条件的选择与信用标准的选择相似,即比较不同的信用条件的销售收入及相关成本,最后计算出各自的净收益,并选择净收益最大的信用条件。,【例2】某企业预测的2003年度赊销额为2 400万元,其信用条件为:n30,变动成本率为65,

9、资金成本率为2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提出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90。各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损失率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如下表:,解答,根据以上资料,可计算如下指标: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 从上表中可知:三个方案,B方案最优。,【例3】按【例2】,如果企业选择了B方案,但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将信用条件改为:2/10,1/20,n/60(即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2,收账费用为30万元。评价企业是否应

10、该改变信用条件。,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 60101520(16015)60 24(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264036024176(万元) 维持赊销业务所需的资金17665114.4(万元)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14.42022.88(万元) 坏账损失2640252.8(万元) 现金折扣2640(260115) 35.64(万元),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计算结果表明,实行现金折扣以后,企业的收益增加35.08万元(782.68747.6),因此,企最终应选择D(2/10,1/20,n/60)方案作为最佳方案,(三)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当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11、。 制定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收账政策举例,【例4】假设某企业资金利润率为20,企业应 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下 表: 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解答: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如下表:,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计算结果表明,拟改变的收账政策相关的收账成本低于现行收账政策的收账成本,因此,应该改变收账政策。,四、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一)信用调查 (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 (三)应收账款的回收 (四)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课堂练习:P70,4-4.,授课内容总结,第四节 存货管理,一、存货

12、的功能 (一)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 (二)降低生产成本 (三)利用经济订购批量 (四)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造成的损失,二、存货的成本(P73),(一)购置成本 (二)订货成本 (三)储存成本 (四)缺货成本,三、存货决策,(一)经济订购量的确定 经济订购量Q* 最低存货总成本 A:存货年需要量;F:每次订货成本; C:年单位储存成本;,2 A F C,【例7】某企业全年需耗用甲材料2500千克,该种材料单位成本为10元,平均每次订货成本100元,单位储存成本为存货单位成本的2%,则:,最低存货总成本TC = 225001002% =1000(元),经济订购量Q*,最佳采购次数N AQ,2500

13、5005(次),练习P75,4-5.,(二)再订货点的确定,1、再订货点 再订货点 每天平均正常用量 订货提前期,【例8】承前例7,甲材料的日均正常用量为7千克,订货提前期为20天,则:,甲材料再订货点 7 20 140(千克) 即当甲材料尚存140千克时,就应当再次订货, 等到下批订货到达时,原有甲材料刚好用完。,2、保险储备,保险储备量 (预计每天最大用量平均每天正常用量) 订货提前期 若有保险储备时,再订货点将提高为: 再订货点 平均每天正常用量 订货提前期 保险储备,【例9】承前例8,预计甲材料的每天最大用量为10千克,试确定甲材料的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 (107) 20 60(千克) 再订货点 7 20 60 200(千克),四、存货的日常管理,(一)存货的归口分级管理(了解) 1、统一管理 2、归口管理 3、分级管理,(二)ABC分类法,1、ABC分类的标准 A类: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1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70%左右; B类: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2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20%左右; C类:品种数量占总品种数量的70%左右,金额占总金额的10%左右。,2、存货ABC分类法的运用,存货ABC分类管理表:,作业,课本80页,第六题,第八题;第九题,授课内容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