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yde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81640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8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yde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准解析】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yde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yde》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byde(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1 - 友好学校第三十一届期中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田忌赛马”“刻舟求 剑”“塞翁失马”等。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 A. 古典文献的流传B. 人类的实践活动 C. 哲学家充满智慧的意识D. 人们的主观想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 兔”“田忌赛马”“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说明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B 正确且符合题意。 ACD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故本题选B。 2. 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 本题考查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正确且符合题意。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说法错误。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3. “如果你还没走到你想要的境

3、界,或是还没实现自己的希望,主要原因很可能出在你身上, 而不是你的周遭。负起责任、采取行动吧。然而首先,你必须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价值, 不能躲起来干等别人发现你,也不能坐等奇迹或时来运转 。请想象世界是一锅热汤,而你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2 - 是一支棍棒搅动起来吧!”尼克胡哲(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这一观点体现了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尼克胡哲观点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的艺术,正确且符合题意。 :哲学有科学与

4、非科学之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科 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说法错误。 :本题考查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 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 一首小诗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 我就在那里 / 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 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理在事先,理生万物D. 心外无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A:见与不见蕴含的哲理是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属于唯物主主义 观点,“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蕴含的哲理与这句诗一致,A正

5、确且符合题意。 BD :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BD 不符合题意。 C: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5. 下列说法中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相混淆的是 水是万物的始基,万物来源于水又复归于水 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 黑格尔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 朱熹认为,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A. B. C. D.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3 - 【答案】B 【解析】 【详解】: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哲学上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水是万物的 始基,万物来源于水又复归于水和天下万物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都属于

6、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属于客观唯心主义,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6. 下列表述中,能体现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有()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体现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 正确且符合题意。 :体现了抓主要矛盾,不符合题意。 :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都属于辩证法思想,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点睛】“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1) 哲学的基

7、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本原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 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 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 用。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4 - 7. 根据国家天文台太阳活动预报中心的观测,2017 年 11 月 19 日到 30 日内将会有太阳耀斑以 及黑子事件发生,同时还会有中等短波通讯衰退,同时提醒有关部门密切关注未来两周内的 太阳活动和

8、有关预报,做好应对预案。这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 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 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B. 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C.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 B:现在,人们已经能对太阳活动进行精确预报,说明人类是可以认识世界的,即认 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B正确且符合题意。 A:属于哲学基本问题但与题意不符,A应排除。 C D:都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CD应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点睛】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 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9、第一性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8.一位哲学家说, “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 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 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

10、解】说法错误,物质生活条件是人们幸福的一个条件,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5 - 基础上,是可取的和现实的; 符合题意,“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 德行的条件画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符合题意,题中“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强调了生 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说法错误,本题中“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强调的是外界条 件对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而不是夸大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 故选 B。 9. “因为有了我的存在,才有了花的颜色,

11、世界才会变的丰富多彩。伴随我的离去,世界将 会越发暗淡。”下列观点与这一观点相同的是 A.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B.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C. 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D. 天地合万物生,阴阳接变化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 A:题中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属于主观唯心 主义,A正确且符合题意。 B:属于客观唯心主义,B不符合题意。 C: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不符合题意。 D: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选A。 10.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 真正

12、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 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D.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真正的哲学。A: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时代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6 - 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真正的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 的指导,A适合题意。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

13、的构成部分,是一定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B是错 误的。 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C是错误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真正的哲学,但不是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D是错误的。 故本题选A。 11. 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一名言表明 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 哲学的内容是虚幻的,但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一名言表明哲学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14、在精神上的反映,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正确且符合题意。 :哲学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说法错误。 :哲学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虚幻的,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将其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基本特征的是 A. 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B. 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的统一 C.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它在实践基础上实 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

15、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7 - 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B C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但都不符合题意,均应 排除;D 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1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D.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相关知识。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 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 性。二者的

16、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项正确;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 学的基本关系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区别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的标志之一, C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志, 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14.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 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涵的哲理是 A.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B.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C.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 C:诗句“凤去台空江自流”说明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 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晋代衣冠成古丘”说明人类社会的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 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符合题意。 ABD不符合题意, ABD 排除。 故本题选C。 【点睛】正确理解物质概念: 高中学习讲义 只要坚持梦想终会实现- 8 - 15. 恩格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