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8071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精准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准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解析】北京市东城区202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东城区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 42分) 本部分共 1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 个选项中,选出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自然现象发生或形成的过程中,指定元素既没有 被氧化又没有被还原的是 A溶洞钙 B闪电氮 C火山喷发硫D光合作用碳 A. AB. BC. CD. D 【答案】 A 【解析】 【详解】 A溶洞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当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 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3+CO2+H

2、2O=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 小时,溶解在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同时放出二氧化碳: Ca(HCO3)2=CaCO3+CO2+H2O,整个过程钙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既没有被氧化又没有被 还原,故A 符合题意; B空气中O2和 N2在闪电时化合成NO,即 N2+O2 = 放电 2NO,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 价升高到 +2 价,氮元素被氧化了,故B 不符合题意; C火山喷发时,在高温条件下可发生S+O2=SO2,硫元素的化合价由0 价升高到 +4 价,硫元 素被氧化了,故C 不符合题意; D光合作用会发生6CO2+6H2O 光能 叶绿体 C6

3、H12O6+6O2,可知氧元素失电子,碳元素得电 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了,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 A。 - 2 - 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乙二醇的沸点比乙醇的沸点高 B. 淀粉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中均含有葡萄糖 C. 植物油通过催化加氢可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 D. 硫酸铵或氯化钠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 【答案】 D 【解析】 【详解】 A. 乙二醇分子中含有两个羟基,乙醇分子中含有一个羟基,羟基越多,氢键越多, 沸点越高, A 正确; B. 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B 正确; C. 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通过催化加氢变成饱和的脂肪,熔点升高,C 正确;

4、 D. 硫酸铵或氯化钠溶液不属于重金属盐,不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发生盐析,D 错 误。 答案选 D。 【点睛】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条件有: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类、有机物、加热、紫外线等。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2Fe2 4Br-3Cl 22Fe 3 2Br26Cl- B. 硫酸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钡溶液:H+SO42- Ba2 OHBaSO 4 H2O C.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6H5O-CO2H2O2C6H5OHCO3 2- D. 硝酸银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 +NH 3? H2OAgOH NH4+ 【答案】 A 【解析】 【分析】 【

5、详解】 A. 过量的氯气将Fe2 和 Br-氧化,离子方程式正确, A 正确; B. 硫酸电离成两个H +和一个 SO42-,氢氧化钡电离成一个 Ba2 和两个 OH ,离子方程式为: 2H +SO42-Ba22OH-BaSO4 2H 2O, B 错误; C. 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比碳酸氢根强,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根,离 子方程式为:C6H5O-CO2H2OC6H5OHHCO3-,C 错误; D. 氨水过量, AgOH 沉淀溶解成Ag(NH3)2OH,离子方程式为:Ag +2NH 3?H2O = Ag(NH3)2+2H2O,D 错误; - 3 - 答案选 A。 4.除去下列物

6、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A. Cl2(HCl)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B. AlCl3溶液 (Fe3+):氨水、盐酸 C. C2H2(H2S):CuSO4溶液、碱石灰 D. NaCl 溶液 (SO42-):BaCO3、盐酸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Cl2(HCl)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但 HCl 在其中溶解度大而除去,最后 再通过浓硫酸进行干燥,故A 正确; BAlCl3溶液 (Fe3+):加入氨水后引入新的杂质NH4 ,故 B 错误; CC2H2(H2S):先通过CuSO4溶液, H2S+CuSO4=CuS +H2SO4,除去 H2S,再

7、通过碱石灰进 行干燥,故C 正确; DNaCl 溶液 (SO42-):SO42-+BaCO3BaSO4+CO32 、再用盐酸酸化,故 D 正确; 故选 B。 5.关于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的分析错误 的是 A双氧水B漂白粉C滴露D强氯精 有效成分H2O2 Ca(ClO)2 分析 可与 NaClO 发生反应 可用 Cl2与 Ca(OH)2制备 分子式为 C8H9OCl 分子中有 2种环境 的碳原子 A. AB. BC. CD. D 【答案】 D - 4 - 【解析】 【详解】 AH2O2可与 NaClO 发生反应: H2O2ClO =ClO 2 H2O,故 A 正确; B可用 Cl2与 Ca(OH

8、)2制备 Ca(ClO)2: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故 B 正确; C由结构简式可得:分子式为 C8H9OCl,故 C 正确; D分子有三个对称轴,分子中只有一种环境的碳,故D 错误; 故选 D。 6.短周期中 8 种元素 a-h,其原子半径、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随原子序数递增的变化 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不正确 的是 A. a、d、f 组成的化合物能溶于强碱溶液 B. a可分别与b 或 c 组成含 10 个电子的分子 C. e的阳离子与g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gb 【答案】 C 【解析】 【分析

9、】 由图中原子序数和化合价,各元素依次为a为 H、b 为 C、c 为 N、d 为 O、e 为 Na、f 为 Al 、 g 为 S、h 为 Cl。 【详解】 Aa、d、f 组成的化合物Al(OH)3具有两性,能溶于强碱溶液,故A 正确; BCH4、NH3是 10 电子的分子,H 可分别与C 或 N 组成含 10 个电子的分子,故B 正确; CNa 与 S 2的电子层结构不相同,前者具有 Ne的电子层结构,后者具有Ar 的电子层结构, 故 C 错误; - 5 - 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ClSC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ClO4H2SO4H2CO3,故

10、 D 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关键是根据化合价、原子半径推断元素,注意抓 住短周期元素,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理解元素周期律、影响微粒半径大小的因素。易 错点 C,Na 有 2个电子层, K、L 层分别排有 2、8 个电子, S2 有 3 个电子层, K、L、M层分 别排有 2、8、8 个电子。 7.图为用惰性电极电解制备高锰酸钾的装置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电源正极 B. 中的 K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 C. 若不使用离子交换膜,KMnO4的产率可能会降低 D. 若阴极产生0.2 mol 气体,理论上可得到0.2 mol KMnO4 【答

11、案】 C 【解析】 【分析】 实验目的是制备高锰酸钾,所以K2MnO4应失电子转化为KMnO4,b 为正极, a为负极。在阴 极, 2H2O+2e-=2OH -+H 2;在阳极,2 2 4 MnO-2e- =2 4 MnO。 【详解】 A由以上分析知,a为电源负极, A 不正确; B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中的 K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移向 ,B 不正确; C若不使用离子交换膜,中因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多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而使 电解反应难以持续进行,从而造成KMnO4的产率降低, C 正确; D若阴极产生0.2 mol 气体,则转移电子0.4mol,理论上可得到0.4 mol

12、KMnO4,D 不正确; 故选 C。 8.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不是 21 的是 A. 过氧化钠固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 6 - B. 碳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C.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和碳原子 D. 二氧化氮溶于水时,被氧化的分子和被还原的分子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过氧化钠固体中的阳离子Na 和阴离子 O22 个数比为 2:1,故 A 不选; B碳酸根离子在水中要水解生成HCO3 和 OH,碳酸钠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个数比不 等于 2:1,故 B 选; C乙烯和丙烯符合通式:CnH2n,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和碳原子个数比为2:1,故 C 不选; D在 3NO2+

13、H2O=2HNO3+NO 中,被氧化的NO2的分子个数为2,被还原的NO2的分子个数 为 1,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故 D 不选; 故选 B。 9.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进行的分析和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操 作 现 象 一段时间后:中,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红; 中 A. NaCl 的琼脂水溶液为离子迁移的通路 B. 中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2H +2e-H 2,促进了水的电离 C. 中可观察到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蓝,铜丝附近区域变红 D. 和中发生的氧化反应均可表示为M2e-M 2+(M 代表锌或铁 ) 【答案】 B 【解析】 【分析】 中,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则锌作原

14、电池的负极,发生反应Zn-2e- =Zn 2+,铁钉作正极, - 7 - 发生反应O2+4e-+2H2O=4OH -;中,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则铁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 反应 Fe-2e- =Fe2+,铜作正极,发生反应O2+4e-+2H2O=4OH -。 【详解】 ANaCl 的琼脂水溶液能够让离子自由运动,所以其为离子迁移的通路,A 正确; B中变红是因为发生反应O2+4e -+2H 2O=4OH -,OH-使酚酞变红, B 不正确; C反应生成的Fe 2+与Fe(CN) 63-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使中铁钉裸露在外的附近区域变蓝, 因生成 OH -使酚酞变红,而使铜丝附近区域变红, C 正确

15、; D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Zn-2e- =Zn 2+,中发生的氧化反应为 Fe-2e- =Fe2+,均可表示为 M2e- M 2+(M 代表锌或铁 ),D 正确; 故选 B。 10.25时,向10 mL 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 1 mol?L-1的 HCl 和 CH3COOH 混合溶液中滴加0. 1 mol?L-1 NaOH 溶液,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未加 NaOH 溶液时: c(H +) c(Cl-)c(CH 3COOH) B. 加入 10 mLNaOH 溶液时:c(OH -)c(CH 3COO -)c(H+) C 加入 NaOH 溶液至 pH=7 时: c(Cl -)c(

16、Na+) D. 加入 20 mLNaOH 溶液时: 2c(Na +)c(Cl-)c(CH 3COO -) c(CH 3COOH)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未加 NaOH 溶液时: c(H +)c(Cl-)c(CH 3COOH) ,A 不正确; B加入 10 mLNaOH 溶液时,盐酸与NaOH 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NaCl 和 CH3COOH 的混合溶液,在CH3COOH 中,满足电荷守恒: c(OH -)c(CH 3COO-)c(H+),B 正确; C加入 NaOH 溶液至 pH=7 时: c(Cl -)c(CH 3COO-)c(Na+),C 不正确; D加入 20 mLNaOH 溶液时, NaOH 与 HCl 和 CH3COOH 刚好完全反应, 依据物料守恒可得: c(Na +)c(Cl-)c(CH 3COO-)c(CH3COOH) ,D 不正确; 故选 B。 11.氨基甲酸铵 (H2NCOONH4)是一种氨化剂,易水解,难溶于CCl4。某小组设计下图所示装置 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