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1579619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中化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初二教学质量 调研测试初中化学 八年级化学试题 (时刻: 90分钟总分值: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 C一12 N一14 O一16 Na一23 Ca一40 第一卷 (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卷的选择题答题表中。 每题 2分,共 40分) 1科学家发觉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 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通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电子B中子C质子D该原子的原子核 2大夫建议患甲状腺肿大的病人多食海带等海产品,这是因为

2、海带中含有较丰富的 A碘分子B碘元素C碘离子D碘原子 3以下物质中不含有碳单质的是 A金刚石B铅笔的笔芯C活性炭D干冰 4氮化硅 (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要紧成分,能承担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 工业等。氮化硅属于 A金属单质B非金属单质C化合物D混合物 5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MnO2BO2CKMnO4DK2CO3 6假如你在家中发觉煤气或液化气等泄漏,你第一应该做的是 A赶忙关闭门窗,隔绝空气B赶忙打开门窗通风,断绝火源 C赶忙在家中拨打电话通知煤气公司D用明火查找漏气部位 7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 是由 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有

3、机高分子。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我们能够用肉眼直截了当看到这种分子在散步 B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C分子本身是可不能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 D26个氨基酸结合成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属于化学变化 8以下措施中,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火焰温度B设法降低石油着火点 C设法使燃着的石油隔绝空气D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9以下化学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Cl BO2CHe D2N 10质量相等的石墨和足球烯(化学式为 C60)中所含质子数 A前者多B相等C后者多D无法确定 11煮沸的冷开水不适宜养金鱼,是因为 A水里缺乏充足的氧

4、元素B水里缺乏充足的氧原子 C水里缺乏充足的氧分子D水里缺乏充足的氧离子 12人体能够看作是一座元素的仓库,地壳中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大多数能在人 体中找到,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氢D碳C氧D铝 13在 10-9ml0 -7m范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 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 是 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一般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一般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储存 14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取来自太阳辐射的紫外线,爱护地球上的生物。有关臭氧(O3) 的以下讲法中,错误的

5、选项是 A臭氧和氧气是同一种物质 B一个臭氧分子中有3个氧原子 C臭氧由氧元素组成 D臭氧中氧元素是游离态的 15亚氯酸钠 (NaxClyOz)是一种常用的漂白剂,现该物质中氯元素显+3价,请你推断该 物质的化学式是 ANaClO2B Na2 ClO2CNaCl2O2DNa3ClO2 16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讲明的现象是 A煤炭燃烧后变成煤灰 B红磷燃烧后生成白烟的质量大于燃烧前白磷的质量 C汽油瓶的塞子没有塞紧,一段时刻后质量变小了 D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刻后质量增加了 17高锰酸钾 (KMnO4)和锰酸钾 (K2MnO4)的组成中相同的是 A原子的总数B元素的种类C锰元素的化合

6、价D氧原子的数目 18化学方程式 2CO+O2点燃2CO2的读法正确的选项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9在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N2O BNO CNO2DN2O5 20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将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gCO2和3.6gH2O,那么该有机物中 A一定有 C、H元素,可能含 O元素 B一定含有 C、H、O三种元素 C一定有 C、O元素,可能有 H元素 D只含有

7、C、H两种元素,不含O元素 第二卷 (非选择题, 55分) 二、填空与简答题:(26分) 21(1)判定以下符号中2表示的意义,并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Mg 2+ ;CO2; 2CO ; 2 CaO; (2)用数字或化学符号表示: 1 个含有 3 个原子的分子; 2 个带 2 个单位正电荷且能防止骨骼疏松症的元素 的离子;3 个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的分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 金属元素;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气体分子; 22有以下两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不不同,请在横线上填写出该 物质的名称: (1)食醋、牛奶、加碘食盐、水:; (2)冰、干冰、氧化铁、水银:。 23具有

8、还原性的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后,该物质中某元素化合价将会升高。请判定 CaH2+2H2O=Ca(OH)2+2H2反应中,反应物(填化学式 )具有还原性。 24用化学方程式讲明以下现象: (1)在400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用氨气把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从而治理一氧 化氮对空气的污染:。 (2)一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加热试液后又变为紫色:。 (3)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25据报道,已探明蕴藏量丰富的东海天然气,将于今年年底开采使用。天然气的要紧 成分是甲烷 (CH4),通常情形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请回答以下咨询题: (1)甲烷由种元素组成,每个

9、甲烷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假如采纳如下图装置收集甲烷气体,那么气体入口为。(a或b),理由 是。 (3)甲烷作为一种优质燃料,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6某品牌矿泉水,其外包装上部分文字讲明如下图。请回答以下咨询题: (1)讲明书中的钙是指(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2)纯洁优质的矿泉水属于(填纯洁物或混合物) 要紧成分 (mg/L) 偏硅酸 (H2SiO3)68,5 钙 (Ca)28 钠 (Na)18 溴 (Br) 0.089 (3)此矿泉水每瓶4L,那么每瓶矿泉水中含钠元素最多是mg。 27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

10、的空格: (一)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二)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三)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设计的实验 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 观看。 (四)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 洁认为, 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的结论正确, 请 谈谈另一结论错误的缘故。 (五)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六)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

11、,早在18世 纪就围绕那个咨询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得出科学的结论。 (七)交流表达:请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 28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烧杯内盛有开水,内有一块白 磷,在薄铜片上放有两块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和红磷。 (1)上述实验中,可观看到的现象 (2)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回答两条即可 )。 (3)由此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4)实验完毕,某同学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水快完时,他发觉白磷刚露出水面就 剧烈燃烧起来,请讲明该现象,请写出白磷燃烧的 化学方程式。 (5)通常储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四、运算题 (12分) 29实验室用 100g含杂质 15的大理石,最多可制得多少二氧化碳? 30小强同学在公共场所围墙上看到一那么化肥广告,如下图。 (1)回校后,小强通过运算氮的质量分数发觉,该广告是虚假广告,请你写出小强的运 算过程和判定依据。 (2)小强认为此广告会坑害农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后,技术监督局对该产品进行取样分 析,发觉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仅为12,那么该产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视频课件/素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