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7926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D讲义资料(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金融机构与市场,第五章 金融体系结构,金融机构体系概述,第一节,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第二节,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功能和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掌握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和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 思考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现状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现状。,(二)金融机构的类型,分类,1、按照在金融体系中的职能作用 及业务性质分,3、按照是否能够接受公众存款分,(1)金融管理机构,2、按照主营业务特征及创造货币、 创造交换媒介和支付手段的能力分,(1)银行金融机构 (2)非银行金融机构,(1)存款性金融机构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4、按照是否承担国家政策性融资业务

2、分,(1)政策性金融机构 (2)非政策性金融机构,5、按照经营活动的领域分,(1)间接金融机构 (2)直接金融机构,(2)一般金融机构,二、 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概述,为适应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要求,西方国家都各有一个规模庞大、分工精细的金融体系。从其种类繁多、形式各异的金融机构概略地看,是众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就全部银行机构的组成来看,主要可分为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各式各样的专业银行三大类。至于非银行金融机构,其构成比较庞杂,如保险公司、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组织、基金组织、租赁公司、证券机构等都包括在内。 由于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与目前我国的

3、金融机构是大致相似的,关于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金融机构在下一节都有详细讲解,因此在此不重复。而西方国家专业银行与我国的专业银行却有很大的区别: 在西方国家,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的金融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其主要特点: 一是专门性。专业银行体现了社会分工的发展,其服务对象通常是某一特定的地区、部门或专业领域,并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二是政策性。专业银行的设置往往体现了政府支持和鼓励某一地区、部门或领域发展的政策导向,尤其是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等专业银行的贷款,具有明显的优惠性,如含有政府贴息和保险,借款期限和还款期限较长等。 三是行政性。专业银行的建立往往有官

4、方背景,有的本身就是国家银行或代理国家银行。,(二)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的全能型趋势,就西方国家最初的划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标准看,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主要从事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经营,不少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和某些专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带有上述明显的特征。而大多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初始并不经营存款等业务。对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所施加的限制性管理各国是不同的。 在德国、瑞士等实行全能型银行制度的国家,几乎无所限制,银行可以经营包括存货业务和证券业务在内的各种金融业务; 而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则是以长短期信用业务分离,一般银行业务与信托业务、证券业务分离为特点。 近年来,金融机构分业经营模式被打

5、破。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进步以及新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运用,使得各种金融机构的业务出现了交叉和重叠。 原有金融机构的差异日趋缩小,相互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目前的专业化经营向多元化、综合性经营的趋势。,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始于唐代。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漫长岁月里,金融业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到1978年以前,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全国金融机构单一,基本上走向了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道路,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成为我国唯一的银行,垄断了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它既是金融机构行政管理机关,又是具体经营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改革开放使金融业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经过30年的改革和

6、发展,现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主体,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大致可以用图5-1表示:,一、 金融管理机构,(一)中国人民银行,(二)国家外汇管理局,(三)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五)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金融管理机构,二、 金融机构,(一)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是指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为目的,不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一些商业银行从盈亏角度考虑不愿融资的领域,或者其资金实力难以达到的领域,而这些领域通

7、常是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且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项目,如农业开发项目、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各国政府会实行各种鼓励措施来扶持这些项目,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成立专门对这些项目融资的政策性银行。 政策性银行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1)资本金一般来源于政府; (2)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自主经营、保本微利; (3)具有特定的服务领域; (4)一般不设立分支机构,其业务由当地的商业银行代理。,1994年,为了配合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我国组建了政策性银行,即,1,2,3,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二)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款、办理

8、转账结算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企业。我国商业银行采取分支行制,即法律允许商业银行在全国范围或一定区域内设立分支行。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包括四个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一些规模不等其他商业银行,如交通银行等。此外,还包括1998年以来由城市合作银行改建的一大批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四家大型股份制银行 (1)中国工商银行 (2)中国农业银行 (3)中国建设银行 (4)中国银行,2、中小型股份制银行 八十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不断深化,原有的专业化银行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走向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的需要,改革势在必行。1

9、986年,交通银行采取股份制的产权形式重组,成为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重组后的交通银行,承担起中国金融改革试验田的艰巨任务,之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纷纷成立。 目前,除交通银行外,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还有: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这些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大部分已经上市,有的已有外资参股,它们都有较快的发展速度。,3、城市商业银行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城市信用合作社演变而来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作为城市集体金融组织,它是为城市集体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城市居民

10、服务的金融企业,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民主管理的经济实体。经营的主要业务有:办理城市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存款、贷款、汇款业务;办理城市个人储蓄存款业务;代办保险及其他代收代付业务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等。 实践中,由于绝大部分的城市信用合作社从一开始,其合作性质就不明确,因而自1998年起逐步改组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目前,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已经上市,成为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4、邮政储蓄银行 邮政储蓄,是指与人民生活紧密联系的邮政机构,在办理各类邮件投递和汇兑等业务的同时,办理以个人为主要对象的储蓄存款业务。世界上,邮政机构办理储蓄已有几百年的

11、历史,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有邮政储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人不断增加,储蓄事业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遍及全国城乡的邮政机构的现有基础设施,并发挥它们网点多、面广、相关业务密切联系和四通八达的电信网络等优势,于1986年2月在全国开办了邮政储蓄业务。按照规定,邮政储蓄存款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吸收后全部缴存中国人民银行统一使用。此外,随着邮政储蓄业务的发展,部分邮政储蓄网点还经办国债发行和兑付的代理业务以及保险的代理业务等。2007年3月6日,经政府相关部门批准,邮政储蓄已经改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新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要

12、求,将可以全面办理商业银行业务。,(三)非银行金融机构,1、保险公司 2、信托投资公司 3、证券机构 4、财务公司 5、金融租赁公司 6、典当行,(四)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1,2,3,4,(五)在华外资金融机构,1979年,首家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设立代表处。1981年,允许外资银行在深圳等5个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机构,从事外汇金融业务,并逐步扩大到沿海开放城市和所有中心城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一条重要渠道。 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与对外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

13、渐进过程。20多年来,中国银行业始终遵循审慎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分阶段地对外开放。我国对外资金融机构的引入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允许其在我国设立代表机构,二是允许其设立业务分支机构,三是允许其与我国金融机构设立中外合资金融机构。至2006年12月,中国银行业全面开放,取消所有地域限制,取消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对中国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允许其对所有中国客户提供服务。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和客户基础逐渐扩大,在中国金融市场上运用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将随之增加。中资金融机构被迫与外资金融机构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这将促使中资金融机构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改善金融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建立审慎会计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复习思考题,1西方国家专业银行的特点是什么? 2试述金融机构体系的功能 3试述农村金融机构现状。 4试述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5试述中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改革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