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4157873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标准,考纲要求,知识结构,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图片资料,考点突破,中考冲刺,1.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了解土地改革运动。,课程标准,1.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考纲要求,考点一 开国大典的史实,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第一届政协会议: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 2.开国大典新中国诞生的标志: 年 月 日下午,在首都 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54门礼炮齐鸣28响(含义:19211949年中共28年奋斗史),新中国诞生了

2、。,1949,1,10,北京,开国大典,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革命(19191949年)的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100多年(18401949年)来受奴役受压迫的 时代,标志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因为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 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纪元,半殖民地半封建,新民主主义,人民,考点二 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1.为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 新生的人民政权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颁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 。它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 的土地所有制(土地仍是私有,但归农民私有,即土地改革后,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2)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巩固,3.土地改革的意义: (1)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2) 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巩固了人民 (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 (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农民,政权,一、单项

4、选择题,基础训练,1.(2016内蒙古)人民英雄碑的碑文中写道:“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辛亥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国民革命,C,2.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加入WTO C.澳门回归 D.承办APEC 3.下列哪一事件标志我国“实现了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

5、改造的完成 C.“一五”计划完成 D.土地改革完成,A,A,4.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生活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C,5.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

6、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6.周恩来总理曾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前后两个“天安门”分别和下列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北平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 A. B. C. D.,A,C,7.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展开联想,判断“28”的深刻含义源于 (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8.(2016湖北)“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上述材料出自某部法律文献,该法律文献的颁布为下列哪一事件的进

7、行奠定了法律基础( )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A,9.(2016广东)到1952年底,这项经济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60%的农村人口。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据此判断,这项改革是( ) A.土地改革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2016黑龙江)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信中的“这个梦想实现了”是因为(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

8、D.农业生产合作化,A,A,11.(2015内蒙)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消灭了地主阶级 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12.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展开。土地改革运动的成果不包括( ) A.消灭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废除了土地私有制,A,D,13.(2016重庆)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

9、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 )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 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使农民获得了解放 A. B. C. D.,D,14.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运动 15.与“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这一事件是因果关系的是(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走上了一条合作化的道路 搭上了社会主义快 A. B. C. D.,A,A,16.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于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政治战争

10、”“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应该是 (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三大改造 D.“大跃进”运动 17.(2016河南)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有了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胜利 D.土地改革完成,A,D,18.(2015广东)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C.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

11、作化道路宽又广 19.下列历史事件,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有(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新中国成立 抗日战争胜利 辛亥革命 A. B. C. D.,C,C,20.“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诗中的“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港澳的回归 21.(2016山东)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B,超越自我,D,22

12、.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要了解下列历史事件,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 ) A.戊戌变法 B.五四运动 C.西安事变 D.土地改革,D,二、综合题,23.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 摘自中外历史问题

13、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材料二: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 材料三: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板报上设计了一个“学党史跟党走”栏目,用下面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共90年的奋斗历程。,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摘自李忠杰主编共和国的足迹,材料五: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

14、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主题:反帝反封建;实现近代化(现代化)(或独立、民主、富强)。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材料二中,孙中山为“振兴中华”而进行的最有代表性的革命活动是什么?这一革命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三民主义。,(3)请分别写出材料三年代尺中所代表的历史事件。,中共一大召开,中共成立;抗日战争开始(七七事变);抗日战争胜利;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4)据材料四的信息,“新的历史纪元”开启的标志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5)根据材料五,概括指出的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6)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民族独立是民族复兴的前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