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78692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做,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人一生各时期称谓,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 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读j)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 。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

2、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奥古斯特孔 德,August Comte and his positivism sociology,(1798-1857),(1798-1857),学习要点,孔德其人 社会发展三阶段,简介,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是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实证主义在法国的最大代表。1814816年就读于巴黎综合技术学校。18171824年担任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这时他的实证主义思想已开始形成,他在为了重新组织社会所必需的科学研究的计划(1822)中就已勾画出了实证主义思想的轮廓。1826年起他设堂讲授实证哲学

3、。1833年起他回到巴黎综合技术学校任数学教师。由于他认为建立实证哲学体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故在人生不顺的情况下仍不懈地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和宣传。 孔德最主要的著作是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此外重要的还有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实证主义概论(1848)、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实证宗教教义问答(1853)。他早期较为推崇科学,对宗教持批判态度;晚期则企图建立作为实证宗教的的人道教。但他的基本观点未变。,有关孔德的几个关键词,社会学之父 他开创了现代西方的实证主义哲学学派,同时创立了现代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 实证主义 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

4、称实证哲学。它 产生时间于19世纪3040年代的法国和英国,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始祖A.孔德等提出。 (秩序与进步、人道教、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社会发展三阶段论,根据人类在不同时代占主导地位的 知识来分 1.神学阶段 2.形而上学阶段 3.实证阶段,根据组织或控制社会的方式上分:,军事的社会制度时代 革命的过渡时代 科学和工业的时 (理性与和平的社会制度时代 ),神学阶段(儿童时期),1、神学阶段 (最低阶段) 世界的根源是什么? 在这个阶段,神学占统治地位,人类解释各种现象的存在,都归因于超自然的存在物。在这一阶段人类智力的特征是:自由幻想,寻找事物现象的根源,探索万物的内在本质,追究

5、事物的最后原因,即要求获得绝对的知识 这一时代大致相当于西欧从远古到中世纪前期的历史时期。,形而上学阶段 (青年时期),2、形而上学阶段 (过渡阶段) 寻找事物背后的物质或本性 在这个阶段,用形而上学(超经验)的抽象概念代替了超自然的“神力”,用形而上学来解释一切,以求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的绝对知识。 认为大自然这样的抽象的力量为万事万物的基础 相当于西欧从中世纪后期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时期。,形而上学?,以静止的眼光看待事物 ,否认事物的内 在联系 (表象认识)。 死板的主观意识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就是哲理或真理(宽泛的、模糊的),“器”就是具体事物。 黑格尔在小

6、逻辑里提出了形而上学的四个方面问题: 1.本体是什么(世界的本源问题)2.灵魂问题 3.宇宙论问题(宇宙何来,恶的起源等)4.理性神学(上帝存在),实证阶段(壮年时期),3、实证阶段(最高阶段) 寻找现象之间的规律 在这个阶段,人们不再以虚构的超自然的主体或抽象的原则来解释经验现象,“不再探索宇宙的起源和目的,不再求知各种现象的内在原因”。而把知识“局限在经验事实的范围内”,以“发现现象的实际规律”,即发现它们的先后不变的关系和相似关系。因此,这一阶段的科学知识都是经验的、实证的知识。 获得支配各种现象的内在规律。,社会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 它必须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而不是无目的地搜集杂

7、乱的事实,那些孤立的、偶然的事实,什么也说明不了,因而是毫无价值的。他一再强调,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才能获得有价值的观察结果。 2、实验法 他将实验划分为直接实验和间接实验两种方法。直接实验法,指在为特定研究目的而人为创造的条件的影响下对现象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此法在自然科学中广为运用,但在社会学中却受种种因素限制难以有效运用。社会学主要运用的是间接实验法,即社会研究者不是在人为的条件下,而是利用社会本身的特殊状况向人们提供的机会来进行社会研究的方法。,3、比较法 对社会学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人类内部进行比 较研究,通过将同时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各族人 民的生活加以比较,以发现社会存在和发展的

8、一般规律。 4、历史法 他认为,历史法是社会学研究的专门方法,它最适合对社会现象的考察。孔德所谓的历史法,是在广泛观察社会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归纳,找出人类生活各种事件在发展上的必然联系,推断哪些因素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真正的影响,以便使人们的社会感情顺乎自然地表达出来。换言之,历史法是从事物的先后和连续性上考察社会现象和状态的一种方法,注重于事物的发展过程正是历史方法的基本特点。,历史贡献,第一,他在19世纪前期首先提出人们应 当象对自然界那样以科学的态度、科学 的方法来研究和分析人类社会、社会现 象,找出其规律性并由此创立了社会学这样一门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门类。孔德因此赢得了“社会

9、学之父”的称誉乃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孔德关于科学地研究实实在在的社会的主张,使人类对社会的探索彻底脱离了孔德以前的若干思想家的社会哲学范畴。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大飞跃。,第三,孔德不仅开创社会学这门新科学,而 且提出一整套社会学的理论观点以及社会 研究的方法论原则。孔德在社会学理论和方 法论方面的初次尝试,为后来社会学家的理论研究探索提供了基础与动力。 第四,孔德提出的社会秩序与社会变迁问题(即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理论)以及他对人类行动的哲学解释,成为自他以来社会学理论探讨的三大主题。孔德的这一开拓性贡献功不可没。此外,他关于社会有机整体论的思想已成为当代西方主流派理论的功能主义的直接来源之一。孔德提出的社会研究方法论原则以及一些具体的方法尽管已有了重大改进,但至今在社会学经验研究领域广泛应用。,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