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57308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9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3 中国的水文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1.了解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及成因类型,掌握我国洪水灾害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3.掌握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分布及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一,二,三,一、洪水灾害 1.我国洪水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居第一位。 2.我国洪水灾害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 3.暴雨洪水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发生在每年的49月,自南向北推移。 4.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

2、下游平原是暴雨洪水的主要分布区,特别是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海河、辽河、嫩江松花江七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我国雨涝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这一范围。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是导致涝灾发生的根本原因。,一,二,三,5.农业受洪水灾害影响最为严重。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重了洪灾的隐患。只有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与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才有可能减轻洪水灾情。 图表导读教材P39图2.20“中国重大洪水灾害点位示意”该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部分表示中国大洪水点位和特大洪水点位的空间分布,正好与我国洪水频率分布规律相一致,并且重大灾害点位恰好是我国农业最集中的地区,

3、也是工业、商业贸易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建筑、交通道路密集的地区,这些受灾体的脆弱性,加大了各点位灾情的严重性。下面部分表示三个点位洪水灾害的时间分布,属洪水灾害的景观图,明显看出灾情的严重性,受灾损失大。,一,二,三,二、风暴潮灾害 1.我国风暴潮灾害广泛发生在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 2.东南沿海主要为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为什么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 提示: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和城市密集。台风风暴潮灾害

4、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高级精密仪器遭受浸泡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因此,东南沿海地区的风暴潮灾害影响更为深远。,一,二,三,三、水文灾害多发区 1.分布:长江流域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2.原因:长江流域的水文灾害是在自然原因、人为原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这里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水文灾情严重。 图表导读教材P41图2.24“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该图利用坐标柱状图的形式表明我国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其中横坐标表示年份,

5、从1950年到1990年;纵坐标表示经济损失;1983年的经济损失最大,1967年的经济损失最小。总之年年有损失,年际变化较大。,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分布及成因 洪水灾害的形成与气候、地貌和水文等因素以及人类活动有关,其中气候因素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因素。我国的洪水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三种类型。,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1】 2014年7月22日,受强台风“威马逊”影响,广西南宁发生严重水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次洪水灾害属于()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 C.冰凌洪水D.雨涝 (2)我国洪水灾害类型多样,下列洪灾形成因素之间

6、关联不正确的是() A.泥石流河道堵塞洪水 B.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洪水 C.冰凌下泄堵塞河道洪水 D.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流域汇水速度快洪水,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解析:第(1)题,由题意知,此次洪水主要是由台风带来的暴雨引起。第(2)题,考查洪灾形成的因果关系。土壤含水率低,植被覆盖好会增加下渗,减弱坡面径流,使流域汇水速度变慢,D项因果关系错误。 答案:(1)A(2)D 方法技巧分析洪水灾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地形地势。一般来说,地势越洼,排水越不畅,越容易发生洪水灾害。(2)降水的集中程度。降水越集中,强度越大,越容易引发洪水灾害。(3)地区人口密度与经济状况。地区人

7、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则同样强度的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越大。(4)抗灾能力。抗灾能力越强,造成的损失越小。,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我国风暴潮灾害的特点、对海岸的破坏及防治措施 1.我国海岸线漫长,从南到北都有风暴潮灾害的发生。我国风暴潮具有以下特点。 (1)从时间上看,夏秋两季台风风暴潮可遍及整个中国沿岸,春季和秋季受寒潮、大风、冷空气及气旋活动的影响,在渤海、黄海沿岸也常发生较强的风暴潮。 (2)从频率来看,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次数较多。 (3)从强度来看,我国风暴潮的强度较大。 (4)从规律性来看,我国风暴潮极其复杂。 2.风暴潮对海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对沿岸设施的破坏,沿岸侵蚀作用

8、加剧,沿岸生态系统的破坏,海水入侵等。 3.防治措施:工程措施海堤修建与维护;非工程措施加强灾害监测预防系统建设、海岸带综合管理、科学编制防潮规划。,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图甲和图乙所示地区都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1)简析两海域风暴潮

9、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某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图乙中海湾出现了3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区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海域为墨西哥湾,该地位于低纬地区,风暴潮的主要类型为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域为我国的渤海湾,纬度较高,形成风暴潮的动力为温带气旋,主要类型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第(2)题,根据风暴潮的成因,即剧烈的大气扰动,结合该地风暴潮发生的时间推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强冷空气势力强盛;二是元宵节前后,日、地、月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天体的引潮力大,形成天文大潮。,知识点一,知识

10、点二,知识点三,答案:(1)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飓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2)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 辨析比较温带风暴潮和台风风暴潮的区别,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长江中下游洪水多发的原因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但二者的作用不同,可概括为三点:雨带的推移、泄洪能力、人类活动。,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例题3】 读“长江某年份某河段的汛期水位、流量变化过程线图”和流域内四个行政区的灾情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知识点一,知识

11、点二,知识点三,(1)试分析长江该河段小流量造成高水位的原因。 (2)试分析该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为了减轻长江的洪涝灾情,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表中圩垸信息表明此区域为长江中游地区。小流量、高水位的现象是泥沙淤积使河道变浅,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节能力变弱导致的。洪涝的多发是降水丰沛、径流量大、河道湖泊淤积、排水不通畅造成的。洪灾的治理通常是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游疏浚河道;下游加固堤防。 答案:(1)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植被覆盖率降低,蓄水滞水能力下降;上游的水土流失造成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升高;围湖造田等不合理的活动,使水域变小,湖泊调蓄功能下降。 (2)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气候异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时来水;流域面积大,水系发达,流量大。 (3)修建水库;建立中上游防护林;退耕还湖;疏通河道;加固堤防。,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规律总结我国七大江河洪水灾害的主要特征,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