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6691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夯实基础培养能力课件(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提高素养 减轻负担 义务教育课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解读,魏春峰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 现代中小学生报社总编辑,一、继承与改进,课标(2011)在原实验课标的基础上,十年实践,三年调研,才得于出台。 用“三P”总结课改成就:新的概念普及、意识普遍增强、一些做法由新鲜变得普通 广州提出三个问题:知识体系化;学习方式多样化;作文专门化 就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这次课标没有变动。比如,三维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性质、语文素养、课程特点、新的学习方式、课程资源意识、汉字多认少写、个性化阅读、综合性学习、多元评价等。,调研争论较大的“性质定位”“知识系统化”“训练意识”“学习

2、方式”等,仍然采用了原有的基本观念。 语文素养的形成,基本采用了“语文素养养成”课程模式 在核心理念下,增加了一些下位概念,细化了一些操作策略,突出了一些教学要求,调整了一些句段表述。,二、我的解读:修改的后面有理念,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学生的现状:“睡眠不足”“锻炼不够”“功课太多”“压力太大” 例子: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提出办学目标“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 引发争议。 对“基础”内涵的深化 由“双基”到“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生活体验、基本习惯 例子:基本生活体验,包括学习体验。比如,在大众面前讲话;开展一项研究 基本习惯:用工具书解决学习难题;勤积累,更便于指导教学、落实教学

3、目标 修改的课标摒弃了一些心理行为动词,改为“行为动词”。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第二学段阅读) 观察(留心)周围事物;注意把(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第二学段作文) 更好培养学生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总目标新增);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意思)。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三、课标(2011)重点内容解读,给语文一个支点 还原汉字的情怀 对传统表现出自信 对人文性的深化 为语感寻找沃土 为阅读拓展空间

4、对教材应有的尊重 对内容分析为主的警惕 为有感情朗读定调 对练笔和展示的鼓励 对评价的综合性和多元化的重视,给语文一个支点,修改的课标特别注意区分了语文、语言文字、语文课程。为语文找到了一个支点。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语文一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语文,按最早叶圣陶先生来说,口说为语,书面为文。后来,人们又把语文看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突出了语文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知识。 语文学习应注重语文听说读写的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

5、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课程基本理念三) “语言文字运用”是修改课标“合成词”,与以前通常出现的“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相比,省略了“理解”两个字。,我的解读,明确“语言文字”,找准了语文课程的起点。语文学习,首先要关注“语言文字”。识字写字是这样,阅读是这样,作文也是这样,口语交际和综合实践也应该如此。 例子:中、高年级要关心生字教学。比如学习女娲补天生字词“轰隆隆、燃烧、冶炼、熊熊大火”等,不要一读而过; 阅读教学要关注词语表达的涵义。比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要关注“不敢赶紧”的妙用;比如特级教师祝禧和薛法根在桂花雨教学中,都关注“浸”字:前者用批注(陶醉、熏成香

6、人、成了一朵桂花);后者用品字方式(如沉入水中,花香可见、可触)。 强调“运用”,正是现代认知理论的知识观:区别事实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智慧。相对于汉字、标点、课文内容、文法等具体知识,学生写字、朗读、认知策略、迁移运用,是一种更高级学习。 例子1:语文学习特点,不知道某种知识不等于不能运用,运用中往往隐含着某些复杂知识。比如,低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比拟修辞,照样可以说出“老师像老虎一样凶”的句子。 例子2.语言中,有大量的默会知识,说不清道不明,需要在运用中深化。比如古诗杨万里舟过安仁中“一叶渔船”,运用比理解更重要。 例子2:通过运用知识,可以丰富具体知识的内涵。比如两只狮子文章中的“整天

7、”,老师通过换词“清晨、上午、晌午、黄昏、夜色中”朗诵,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工具观”,语文学习转静态的知识学习为动态的言语智慧。 例子:动态的生字运用比静态的生字学习,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积累。比如学习画风中 “丹、鸦、陈、杆” 生字。中国教育报刊载用说话学字的文章就充满情趣。 强调“语文运用”的工具观,就是要多创设“情景”,以运用为主,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形成能力,是一种智慧型的母语教育。与之相应的,是考试试题将出现变化。 例子1.草船借箭:诸葛亮( 不动声色地 )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莞儿一笑,)说:“对。先生和我想的一样。” 例子2.考试运

8、用,应尽可能提供情景,考学生灵活运用,而不仅仅是记忆。比如,当一个在他乡,中秋之夜,面对一轮明月,他(她)会想到一句什么古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移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还原汉字的情怀,对汉字的重视,除了关注写字和增加附录,更重要 的是观念上对文字在语文学习中作用的强调。 特别关注(注意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基本理念) “良好的书写习惯”(四个学段) 在低段落实“多认少写”。(教学建议) 继续提倡“独立识字”,“课外识字”,“识用结合”。(教学建议) “写字的愿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第一学

9、段目标) 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毛笔书写。(评价建议) 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形成的过程。(教学建议)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习。(教学建议),我的解读,章太炎说,学语文第一就是要学字。中国古代把研究汉字的学问,叫“小学”。在中国,有许多研究汉字的书籍,如尔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教师要教好汉字,一定要先准备好相关工具书,如新版现代汉语词典汉字寻根(吴颐人) 。 例子:敲、放;(前者叫“卜头反文”,俗称敲字边:用手拿着树枝打;后者是反文变形。两者统称反文旁,与手有关:攵 收 改 攻 攸 玫 放 故 政 敖 敌 敉 效

10、 敇,矫正“游”字) 赣 、峰;(都有一个共同的部首,从后至也。夆,相遮要害。),汉字的学习,要重视“音形义”一体化,以便学生更好识记和书写。 例子:汉字起笔一点广、高、京、文、字;,表示突出的部分;合笔一点氐(氏)、低、底(指根)、太(同“大”指事,强调:太湖、太爷)、令(脚跟) 兜卖火柴的小女孩 庭是形声字,廷也是形声字。说文解字“撇、短横、竖、长横”部首读“ting,善也”:挺、霆、艇、蜓、铤等。“壬”读“ren”:任、妊、荏、饪、衽. 汉字书写的形体美,一定要关注汉字的部首变化。(讲礼貌的汉字) 例子:蜻蜓虫-青(关注独体字成部首,第一册识字四的识字写字教学分析) “木”字部首 朴杀朵

11、 “杂、亲、条、杀、寨、茶”这六个汉字,加上其为部首组成的字(如“刹、绦、新、薪、搽”)以及“余”为“带木钩”,其他的都是“木子底”(朵、呆、采、某、柔、集等),每个汉字本身就是一段历史,要有汉字字源、字根意识。 例子:女字部首 对毛笔字的指导,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提高。“三笔字”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本体知识的首先培训项目。 汉字学习,要结合生字学习,组词、造句,利用工具书。(例子:关于“给力”“神马都是浮云”) 关于10分钟的课堂指导,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采用“综合化”:字词学习、抄写、作文誊写、抄写教师课堂板书、课间统一安排。,对传统表现出自信,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

12、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前言) 语文课程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和感染作用(基本理念)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总目标)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评价建议),我的解读,现代语文能否培养出现代人格的人,我们曾经很不自信。曾有过把汉字改成拼音文字的历史。鲁迅、梁启超等文化名人甚至认为不应该读中国古代的书。在选白话文和古文的问题上,也一直在争论。有人认为与口语化接近的白话文,不值得用

13、做选文来学习。应该说,新修订的课标在文化取向上比较客观:选文增加古诗文,加大现代经典白话文。 例子:目前最早的古文(诗歌除外)是杨氏之子(五年级),有不少老师在更低的年级开展“短小古文”学习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的学习,历来有“涵咏”的传统,重要的是积累和熏陶,是整体感悟。熟读成诵,记忆咀嚼,不宜过多讲解。 例子:朱熹读书六法:1.循序渐进;2.熟读精思;3.虚心涵泳;4.切己体察、5.着紧用力;6.居敬持志。,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一直被人认为是西方的语言学习理论,其实它是在我国语文学习中有着悠久的传统。 例子:蒙学教材,就是把认字、辨物、明理、做人相结合。 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14、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 语文学习,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功夫在诗外”。从当前普遍重视经典阅读情形来看,我们既要注意“熟读”,更应该重视“精思”。 例子:郭初阳教弟子规:亲有疾,药先尝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对人文性的深化,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课题。(前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5、(基本理念三、教学建议一) 教材应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教材编写建议) 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教材编写建议),我的解读,语文人文性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它最难琢磨。在三维目标中,一直贯彻着这样的人文性倾向。但是,有不少人(北大教授温儒敏)提出,三维目标不需要每节课都有,要一课一得。我觉得,三维是一体的,应该融汇在任何的知识学习中(既获得具体的知识,也形成相应的能力)。 例子:匆匆大量的排比句子,我们除了知道这样的句式特点,以及对表达作者“哀叹时光流逝”的情感,还应该引导学生“读悟、读思”。那些是“明会”“那些是”默会”,有“立竿见影”,也应有“长线钓鱼”。 任何文

16、字都是有生命的,把文字后面的情感东西展示出来,是人文性的最根本要求。 例子: 伯牙绝弦中的“绝”:绝技、绝望、绝唱 生命 生命中的“杏林子”的“感悟”追寻,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生活经验、独特体验等的关注,是人文性在课堂文化中体现。 例子:个性化识字“莓”; 我看到一位( 临危不乱、临危不惧)老汉。(桥:盯着乱哄哄的人们 他像一座山) 在文化比较中发现自己,是语文人文性的延伸。 例子:通过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子俩的相互信任和尊重的故事,反思我们的家庭亲子关系。,为语感寻找沃土,语文课程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基本理念一)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总目标) 知识内容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知识系统的记忆。(教学建议) 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规律,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和良好的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教学建议)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诵读的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