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6684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美容药物的药学基础知识培训教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药理学基础,第二节 美容药物的常用剂型,第三节 药品使用常识,学习引导,理解药理学研究是科学合理用药的基础,掌握什么是药物作用的两重性以及如何预防药物副反应的发生; 熟悉美容药物临床应用的主要剂型(如粉剂、液体剂、软膏剂)及应用特点; 熟悉处方与非处方药、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药品批号与有效期的概念,理解药品使用说明书对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关键词:药物作用 剂量-效应 时效关系 两重性 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剂型 合理用药,第一节 药理学基础,图1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一.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如茶多酚类能提高SOD的活性

2、、鲨烯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等;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减弱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如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维A酸类药物能抑制皮脂腺的分泌等。,(二)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药物的局部作用是指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之前,在用药局部所产生的作用,如氢醌对皮肤的脱色作用、碘酊对皮肤的消毒作用等。 药物的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所呈现的作用,如口服阿司匹林产生解热镇痛作用、氢氯噻嗪产生的利尿作用。,皮肤病的局部治疗,许多皮肤病变主要位于真皮或表皮,全身用药常常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皮肤病的局部治疗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手段。 应根据病因、病理变化和症状选择适宜的

3、药物,如化脓性皮肤病选用抗菌药物,病毒性皮肤病选用抗病毒药物,真菌感染应用抗真菌药等。有些药物口服有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外用则安全、有效,如1%克林霉素凝胶外用治疗痤疮和化脓性皮肤病安全、有效,不会产生类似口服引起的假膜性肠炎。,(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既可对机体呈现有利的一面即治疗作用,又可对机体呈现不利的一面即不良反应,这称为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 又称治本,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如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应用青霉素杀灭致病菌。 对症治疗 又称治标,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如感冒发热患者,应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2.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给患

4、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不良反应。少数较严重且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称为药源性疾病。 不良反应分为: 1)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引起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2)毒性反应 多数药物的毒性反应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敏感性过高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3)过敏反应 又称变态反应,是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某些药物产生的一种病理性的免疫应答。过敏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剂量无关,不易预知,常表现为药源性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严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如磺胺类、避孕类药物等,4)继发反应 是指药物发挥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或称治疗矛盾。 5)特异质反应 是指少数由于遗传因素所

5、致的生化缺陷患者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特定反应,特异质反应通常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6)药物依赖性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对其作用产生了生理性或精神性的依赖和需求。药物依赖性分为:生理依赖性又称身体依赖性;精神依赖性又称心理依赖性,是指长期使用依赖性药物后,患者产生欣快、愉悦和满足等精神症状,致使患者有继续用药的强烈欲望。,知识拓展: 容易成瘾的药物,一类是麻醉镇痛药,如吗啡、杜冷丁等,这类药物除镇痛作用外,还可引起欣快或愉快感,常用剂量连续使用12周后即可成瘾。 另一类是催眠和抗焦虑药,如速可眠、阿米妥和各种安定类药物(安定、安宁、利眠宁、硝基安定、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特别是精神疾病和心

6、理障碍患者,由于医疗的需要往往服用此类药物,长期应用要特别注意。,1酒精巴比妥类:乙醇,巴比妥类及其他催眠药和镇静药,例如苯二氮卓类。 2苯丙胺:苯丙胺,右旋苯丙胺,甲基苯丙胺,哌唑甲脂,与苯甲吗啉。(冰毒、摇头丸) 3大麻:大麻制剂,例如大麻和印度大麻 4阿片类:阿片,吗啡,海洛因,美沙酮,哌替啶等。 5可卡因:可卡因和古柯叶。 6致幻剂:麦司卡林(墨仙碱)和裸盖菇素(西洛斯宾)。 7挥发性化合物:丙酮,四氯化碳和其他溶媒,例如“嗅胶” 。 8烟碱:烟草,鼻烟。,课外思考题,1.请到网上查阅目前毒品有哪些类型? 2.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 3.举1-3种你使用过的药物,说明药物具有两重性。,(

7、五)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安全范围,治疗量,最小致死量,最大治疗量,致死量,中毒量,极量,常用量,无效量,最小有效量,最小中毒量,作用强度,剂量,图3 药物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剂量与效应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理效应随着药物剂量增大而增强,但超过一定范围,则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因此,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 1)无效量 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小,不能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 2)最小有效量 是指开始出现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 3)极量 是指出现最大治疗效应,但尚未引起毒性反应的量,又称最大治疗量。 4)最小中毒量 是指超过极量,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5)治疗量和常用量 治疗量是指最小有效

8、量与极量之间的量。临床上为了使药物疗效可靠且安全,常采用比最小有效量大,比极量小的量,称为常用量。,(六)药效与毒性,由于药物选择性不同,药物产生药效的同时也可能出现毒性反应。正常人服用治疗剂量的药物一般不出现毒性反应,只有在超过极量的情况下毒性反应才会发生。 毒性反应对病人的危害很大,在性质上与副作用不同,通常是可以预知的。因此,凭提高药物的剂量来提高药效是不可取的。在临床用药时,应注意掌握用药的剂量和时间间隔。,二.机体对药物的处置,(一)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机体到药物被机体消除的全过程称为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药物在机体中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代谢)和排泄四个环节。,(二)

9、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1.时量(效)关系,(三)皮肤对药物的处置,皮肤中含有丰富的药物代谢酶,可对药物进行生物转化反应,但这些酶的活性明显低于肝脏中相应酶。如雌二醇、睾酮等激素类药物在经皮转运过程中可被相应地转化为雌酮、二氢睾酮,从而显著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 皮肤科使用的大多数药物都是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底物、诱导剂或抑制剂,如抗组胺药、抗真菌药、维A酸、皮质类固醇等,皮肤CYP450对这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有调节作用。,第二节 美容药物的常用剂型,由于药物不能直接供患者用于疾病的治疗,必须制成适合患者应用的最佳给药形式,即药物剂型。 常见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注射剂、软膏剂、气雾

10、剂等,也包括缓控释制剂和靶向制剂等新剂型。 涉及皮肤外用的常见剂型有:粉剂、溶液剂、洗剂、酊剂、乳霜剂、软膏剂等。,一.散剂,散剂系指一种或多种药物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供外用时又称粉剂或撒布剂。 特点:散剂撒布于皮肤表面能增大皮肤蒸发面积,降低皮肤的温度,而呈现凉爽、消炎和干燥作用,尤其对多汗皮肤效果更佳。散剂具有吸收水分、油脂和分泌液,保持皮肤干燥,减轻皮肤间摩擦的作用,多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早期及皮肤潮湿、多汗部位。,散剂亦可用于美容,(药物)粉末能折射光线保护皮肤免受光线的损伤,有防晒作用;如果将粉末调成近于正常皮肤的颜色,可起到美容效果。如:香粉、爽身粉、眼影粉、粉饼

11、、胭脂等。,例3.痱子粉,【处方】樟脑6g 薄荷油6mL 氧化锌60g 薄荷脑6g 硼酸85g 升华硫40g 麝香草酚6g 水杨酸11g 淀粉100g 滑石粉加至1000g 【制法】先将麝香草酚、樟脑、薄荷脑研磨至全部液化,再与薄荷油混合均匀。另将升华硫、水杨酸、氧化锌、硼酸、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匀,过100120目筛。然后将两部分混匀,过筛,即得。 【作用与用途】本品有吸汗、吸湿、止痒、消炎及收敛作用。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洗净患处,直接撒布于患处。,薄荷脑外用刺激药,作用于皮肤或粘膜,有清凉止痒作用;内服为驱风药,用于头痛、鼻、咽、喉炎症等。 樟脑除湿杀虫,温散止痛,开窍辟秽。主治疥癣瘙痒、

12、跌打伤痛、牙痛。 桉油祛风止痛。用于皮肤瘙痒,神经痛 。 麝香草酚杀菌作用,对口腔咽喉粘膜有杀菌、杀真菌作用,对龋齿腔有防腐、局麻作用,皮肤癣菌病、放射菌病及耳炎。易起祛痰作用。有很强的杀螨作用,1%溶液半小时死亡率100%,0.03%的溶液24h杀灭100%。,例4.玉面桃花粉,【处方】杏仁9g 白芷3g 麝香0.6g 冰片0.6g 面粉9g 【制法】将上述各药材研成极细末,混合即成。 【作用与用途】本品有增白、润肤之效。用后可使皮肤如玉,似桃花样红润、滑爽。每日洗净脸后,将玉面桃花粉少许用鸡蛋清调匀敷面约0.5小时后洗净。,杏仁能促进皮肤微循环,使皮肤红润光泽 白芷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

13、痛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散结,催产下胎 冰片疮疡肿痛,溃后不敛,二.液体剂,液体剂型系指药物与溶剂制成液体形态的各种剂型,是临床常用剂型,既可以内服,又可外用。 皮肤病用药物多制成外用液体剂型,如洗剂、搽剂、涂剂等。 液体型态的化妆品也较多。 由于药物分散度较大,因此液体药剂具有吸收快,可迅速发挥药效的特点。但液体药剂有稳定性差,易发霉、不易携带和运输等问题。,(一)溶液剂,溶液剂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澄明液体形态制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类。 特点:制剂中的药物是以完全溶解的状态分散于溶剂中,呈澄清、透明状态。 例1.克霉唑癣药水 【处方】克霉唑2g 二甲基亚砜40mL 乙醇加至100mL 【制法】取

14、克霉唑加入二甲基亚砜中溶解,再加乙醇至100mL,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抗皮肤真菌感染。用于表皮癣菌病,如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等。,例2.收敛性美容水,【处方】硼酸4g 苯酚磺酸锌1g 甘油10mL 乙醇13.5mL 香精 0.5g 聚山梨酯-20 3g 精制水68mL 【制法】将硼酸、苯酚磺酸锌溶于甘油;香精、乙醇、聚山梨酯-20混合后再加入水中。将甘油溶液与水溶液混匀,滤过,即得。 硼酸消毒剂、收敛剂、防腐剂等。用作皮肤损害的清洁剂,伴大量渗液的急性湿疹、脓疱疮等。 【作用与用途】收缩毛孔,使皮肤显得细腻,并能减少皮肤油脂,防止粉刺形成。,例3.甘油白醋美容水,材料:白醋;白美人甘

15、油 配方1:(皮肤粗黑者) 白醋:甘油=2:1混合,常搽皮肤,一日2-3次,能使皮肤湿润,减少黑色素沉积,一个月后皮肤即细腻白嫩,洁净光滑富有弹性,充满美感。 配方2:(皮肤干燥瘙痒者) 白醋:甘油4:1混合,趁洗脸或洗澡后毛孔打开,皮肤未干时,涂于皮肤上,有很好的效果。 配方3:超级保湿秘方 白醋+甘油+一两黄芪,这个配方很保湿,有一点粘,因此使用后可以不用再涂护肤霜,此配方适合晚上使用。,(二)混悬剂,混悬剂系指含不溶性固体药物粉末的液体剂型。 特点:能均匀覆盖于皮肤上,对创面起保护治疗作用;可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混悬剂在临床皮肤病治疗中主要用于:急性湿疹、皮炎类红斑、丘疹、某些瘙痒症、多

16、汗症等,尤其适用于亚急性和非糜烂性炎症等皮肤疾患。一般不用于破损的创面及毛发部位,以免不溶性药粉与组织渗出液混合,结成痂皮而引起继发性病变。,例1.炉甘石洗剂,【处方】炉甘石15g 氧化锌5g 甘油 5mL 羧甲基纤维素钠 0.25g 蒸馏水加至100mL 【制法】取炉甘石、氧化锌、甘油共研成糊状,另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蒸馏水溶胀溶解成溶液并加入上述糊状液中,边加边搅拌,再加蒸馏水至100mL,搅匀,即得。 【作用与用途】保护皮肤,收敛、消炎。用于皮肤炎症,如丘疹、亚急性皮炎、湿疹和荨麻疹。用前摇匀,外搽,每日数次。,炉甘石碳酸锌(ZnCO3)。解毒明目退翳,收湿止痒敛疮。用于目赤肿痛,眼缘赤烂,翳膜胬肉,溃疡不敛,脓水淋漓,湿疮,皮肤瘙痒。 氧化锌收敛、保护作用,以及部分防腐作用。,(三)乳剂,乳剂也称“乳浊液”,由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经过乳化构成的不均匀的液体剂型。乳剂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组成,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另外一种液体中,分为:油包水型(W/O),具有油性大,适合于干燥皮肤或者冬季使用;水包油型(O/W),具有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