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54266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9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新古典贸易理论知识讲解(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本章主要内容:,新古典贸易思想 赫克歇尔-俄林资源禀赋贸易模型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从以下两个方面说明了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 一是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禀赋即经济资源的拥有状况。 二是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即不同的商品生产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与要素禀赋论相关的几个概念,1、生产要素与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指生产活动中必须具备的主要要素或在生产中必须投入或使用的主要手段。通常指:土地、劳动和资本,加上企业家的管理才能,也有人技术知识、经济信息当作生产要素。 要素价格: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

2、酬,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管理的利润。,2、要素密集度和要素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要素投入比例大,则称为该要素密集程度高。 根据产品生产所投入的生产要素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生产要素种类不同,可把产品划分为不同种类的要素密集型产品。 如,生产小麦投入的土地所占的比例最大土地密集型产品;生产纺织品,劳动占的比例最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电子计算机,资本所占的比例最大资本密集型产品,以此类推。,要素密集度,设生产两种商品X、Y,使用两种生产要素K(资本)和L(劳动)。如果生产Y的K/L的比率高于生产X的K/L的比率,或生产X的L/K的比率高于生产

3、Y的L/K的的比率,则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3、要素禀赋与要素丰裕,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指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衡量要素丰裕度方法,要素丰裕的实物定义:若乙国的资本总量与劳动总量的比率(TK/TL)高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 要素丰裕的价格定义:若乙国的利息率与工资率的比率(R/W)低于甲国,则乙国资本相对丰裕,甲国劳动相对丰裕,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相对丰裕的生产要

4、素,其价格就会便宜。比如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工资(劳动力价格)就低一些,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资本的价格)就低一些。反之,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其价格当然就高些。 如果各国都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然后进行贸易,那就会得到互利的结果。,比如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具有比较优势,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具有相对优势。国际贸易分工的格局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状况所决定的。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特点就是根据贸易国经济结构中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拥有状况来说明贸易格局和贸易走向。,要素禀赋理论的论证,商品和要素的价格,最终是由对商品的需

5、求和生产这些商品的可能性来决定的 商品需求的决定因素:消费者偏好(不变) 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分配(不变) 商品供给的决定因素:生产要素的供给 生产技术状况(不变),a1/b1:a2/b2=21/14:7/21 =3/2:1/3 b1,即日本纺织品成本较低 a2,即澳大利亚小麦成本较低 用机会成本概念也能说明问题。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日本为15单位的纺织品,澳大利亚为1/3的纺织品;生产1单位纺织品的机会成本,日本为2/3单位的小麦,澳大利亚为3单位的小麦。,俄林: 贸易的首要条件是某些商品在某一地区生产要比在别一地区便宜。在每一个地区,出口品中包含着该地区拥有的比其他地区较便宜的、相对

6、大量的生产要素,而进口别的地区能较便宜地生产的商品。简言之,一国进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昂贵的商品,而出口那些含有较大比例生产要素便宜的商品。,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益的影响,假定有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日本,生产两种商品:小麦和布匹,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土地丰裕的澳大利亚出口小麦,进口布匹;劳动丰裕的日本出口布匹,进口小麦。 开展贸易以后,澳大利亚生产小麦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得到提高,生产布匹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降低 ;日本也由于进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导致生产布匹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提高,生产小麦的土地和劳动的报酬降低。,不难看出,在开展贸易后的短时期内,由于只发生商品价格的变动而没有发

7、生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两国出口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上升,两国进口竞争行业的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都会降低。,假定生产100吨小麦使用30单位的劳动和2单位的土地,每生产100匹布则使用50单位的劳动和1单位的土地。开展贸易后,由于澳大利亚小麦的相对价格上涨和布的相对价格下跌,生产者就会缩减布的生产,将资源转移到生产小麦上。,但是生产小麦和布所使用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小麦为302,布为501,多生产100吨小麦来代替100匹布,就要少使用20单位的劳动和多用1单位的土地。 如果该国土地和劳动力的供给是一定的,那就会造成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明显的不平衡。土地会因需求增加而提高

8、价格(地租),从而增加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劳动会因需求减少而降低价格(工资)。在日本则出现相反的情况。,可见,开展贸易后的长时期内,由于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引致了生产要素在进出口部门之间的流动,引起了生产要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从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化,影响到要素所有者的报酬收入。,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该定理揭示了分工和贸易对参与分工、贸易的国家收入分配的影响。 也揭示了价格变动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假设: 一国生产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布),使用两种生产要素(例如土地和劳动),每一种商品都不是生产另一种商品的投入物; 有竞争; 生产要素的供应量是给定的; 两种生产要素都得到充分使用; 一种商

9、品(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另一种(布)是劳动密集型的,不论有无贸易时都是如此; 两种生产要素在各部门(但不是在各国间)是流动的; 开展贸易提高了小麦的相对价格。,定理:根据以上假设,从没有贸易转到自由贸易,毫无疑问会使在价格上升的行业(即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土地)的报酬提高,而使在价格下跌的行业(即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劳动)的报酬降低。 商品需求增加商品产量增加对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供给不变的前提下,生产要素的价格将上升。,该定理认为:,自由贸易不利于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有者,本国进口行业总是希望通过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减少竞争,提高本

10、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和稀缺要素所有者的报酬。,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其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富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少的要素价格下降。这样的过程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假设:两个国家、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两种商品(小麦和布); 在所有市场上都有竞争; 每一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都是固定的,在各国之间没有生产要素的移动; 两种商品生产的技术水平完全一样,但要素密集型不一样,小麦是土地密集型的,布是劳动密集型的,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即两国小麦都是土地密集型、布

11、都是劳动密集型,并且不发生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即两国小麦都是土地密集型、布都是劳动密集型,不会发生变化; 两个国家不论有无贸易都生产两种商品; 没有关税和运输成本,商品在国际间能完全自由流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定理:根据根据一系列假设,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同样的地租报酬。,*阻碍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因素,两国生产完全专业化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国际贸易价格(贸易条件)的变化 国际交换中垄断因素的存在 各国外贸政策的影响,雷布津斯基定理,阐述了一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变化对该国产出及国际贸易的影

12、响。 该定理认为:如果商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某种生产要素增加,将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产量增加,使密集使用其它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减少。,如,一国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增加,同时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 因为资本的增加会使资本的成本降低,使用资本的比例大,价格也下降明显利润的增加使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扩张同时需要增量劳动要素的配合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一部分劳动就会转移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导致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增加的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减少。,该定理还认为: 当一种生产要素供给增加时,如果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品是比较优势产品,那么该国的对外贸易量会增加;如果不是比较优势产品,那么该国的对外贸

13、易量(进口量和出口量)将会减少。,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简评,第一,李嘉图用比较成本差异阐述了贸易互利性的普遍原理,而俄林等则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为什么比较成本有差异,在理论上有所发展和创新。,第二,俄林把李嘉图的个量分析扩大为总量分析,不是单单比较两国两种产品的单位劳动耗费的差异,而直接比较两国生产要素总供给的差异,从一国经济结构中的资本、土地、劳动力等这些最基本的因素来解释贸易分工基础和贸易格局。这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资源优势理论,对于解释国际贸易格局,具有实际意义。必须承认,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重要作用。,资源禀赋比例理论是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

14、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是属于比较成本理论的范畴,使用的是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但是生产要素禀赋的分析更加接近经济运行的现实,从而增强了理论的实用性。,要素禀赋理论的局限性,第一,这一理论假定各国所有生产要

15、素在数量上是固定的,质量上是不变的,它们都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存在国际流动性。 而事实上,世界经济以迅速变化为特征,各生产要素既非数量固定,亦非质量不变。失业和资源利用不足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跨国公司使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频繁。,第二,该理论假定各国生产技术是固定的,同种产品生产技术相同,且消费者偏好是固定的,不受生产者的影响。但事实上,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技术进步亦不同步。发达国家随科技发展和工艺进步,技术、资本替代劳动的空间日益扩展,使发展中国家在要素方面(主要是劳动)的优势正日益被弱化。同时,世界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结构随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往往迫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的选

16、择偏离其要素优势。,第三,该理论假定在国内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能自由流动,整体经济以自由竞争为特征。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常常十分僵化,要素流动受到很大限制。国际贸易格局往往使其只能将资源集中于生产少数产品上。,第四,该理论假定政府在国际贸易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市场价格由供求力量决定。但事实却相反:富国政府往往凭借其经济、政治力量来影响国际经济活动,使国际贸易发生不利于落后国家的变动。 如为保护本国的“夕阳工业”,发达国家在世贸组织中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劳工标准,提高工人工资,这无疑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按功能划分法: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幼稚产业及衰退产业四类。 主导产业代表了产业发展的趋势; 支柱产业是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产业体系的主体,它提供了大部分的国民收入,是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支柱; 幼稚产业指工业后发国家相对于工业先行国家的成熟产业而言,它是新建立起来的,仍处于幼稚阶段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还不能发挥显著作用; 衰退产业通常指由于技术进步或需求变化等因素使得市场需求减少,生产能力过剩且无增长潜力的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