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551503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0.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5七律·长征-精彩片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精彩片段七律长征教学片段自读诗句,感知诗意1师:大家都预习过课文了,现在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我们先来读读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将诗中的新词语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指了两名学生,读得很准确。)师:词语都会读了,谁愿意来读读整首诗呢?(出示整首诗,指名读,把诗读正确。)2.了解押韵。(出示诗歌,将每一句最后一个字改变颜色,并写上拼音。)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些颜色不一样的字的韵母,你有什么发现?生:除了“浪、雪”以外,其他字的拼音韵母都师“an”。师:是呀,这样使我们的诗歌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师:看来,同学们课前花了很多时间来预习,这个学习

2、习惯真好。读诗,不仅要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翻开课,快速地默读课文,想想每句诗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就做上记号。3.理解诗意。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刚才理解诗歌时,有不懂的地方吗?出示下列词语:等闲:平常的小事。 五岭:五座山岭。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三军:指红军战士。腾细浪:翻腾的小浪花。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磅礴:气势雄伟 走泥丸:滚动的小泥球。4.师:读通了诗,又有了初步的理解,谁能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什么?(引导学生说出:长征非朗朗上口常艰难,但是红军不怕艰难。)师:哪两句诗直接写出了这个意思?(Cv4+o;CA=Va7f8$小学教案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学习诗

3、歌,品悟诗情1.师:那么读了这首诗之后,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对长征的感受,你觉得是什么?生:难 、长、险 师:不错,在那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上,肯定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其实诗中也有一句话概括的写出了红军对待长征的态度,谁找到了?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细读诗句,品味红军的不怕与等闲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体会长征的遥远:抓“远征”一词,学生体会,教师补充(2)体会长征的艰难:抓“万水千山”一词(3)情境引读,感受红军的精神师:那么红军知不知道长征途中会遇到艰难险阻,(知道)明知困难重重,仍然义无反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何等的胸襟和勇气!来把这种感受

4、读出来。(生读)师:纵然是千山万水,哪怕是千难万险,红军战士仍然是等闲视之,勇往直前,这是何等的乐观!让我们一起读。(生读)师:从中你感受到了红军身上的一种什么精神?生:不怕困难、无所畏惧、无比乐观(教师板书)师:其实这种精神我们从下面这句也能感受到。B“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通过“逶迤”和“磅礴”体会“千山”的险峻(2)补充资料体会体会“千山”的险峻,学生补充资料,教师补充资料。(3)师:假如你就是红军队伍中的一员,请你想象一下,要想翻越这样的山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生:山高坡陡、很难上去,一脚踩空就很危险。生:上面荆棘丛生,还有野兽出没。生:食物不足,缺水。(4)通过“腾

5、细浪”和“走泥丸”体会红军的不怕与等闲。师:长征难,可想而知!可是在红军战士的眼里,逶迤的五岭就像(生:腾起的细小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生:脚下滚过的泥丸),多么强烈的对比呀,让我们把这种感受读出来。(生读)师: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不怕山高,不怕危险。生:红军战士很乐观(5)情境引读,深化感受:a(出示长征图片)翻越了一座有一座高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疲惫的身躯被划出了带血的伤痕,可是红军战士一直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b面对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红军战士仍然没有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们总是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c面对着敌人的围追堵截,

6、眼看着自己的战友纷纷倒下,红军战士擦干血泪、继续前行,因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这样认为生读: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师:巍峨的高山已然翻过,这白浪滔天的大河又岂在话下,谁来读下一句?C:“金沙水拍云崖暖”(1)教师引发学生质疑“暖”,理解“暖”。师:这句话的哪一个字引起了你的注意,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红军渡过金沙江为什么会感到“暖”?师:是呀,金沙江波涛汹涌,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渡过这样的一条江,红军战士怎么还会感到温暖呢?生:因为当时天很热吧。 生:红军巧渡金沙江,没有浪费一颗子弹,没有一个士兵受伤,心里非常高兴,所以感到温暖。(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暖”,读出“暖”。师:

7、是呀,不费一枪一炮,不损一兵一卒,没有想到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也会遇到如此大快人心之事。所以红军战士感到生:金沙水拍云崖暖师:从这个暖字当中你读懂了什么?生: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师:让我们一起读,读出这种乐观。(生齐读。)D:“大渡桥横铁索寒”(1)观看“飞夺泸定桥”视频片段,体会“寒”:师:很快红军战士来到了天险大渡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播放飞夺泸定桥片段)师:(出示带有画面的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我想此刻你对“寒”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生:大渡河地势险要,河面宽300多米,泸定桥的13根铁链寒光闪闪,看了让人心寒。(生读)生:这场战

8、斗非常激烈,在战斗中死伤了很多红军战士,使红军战士心里非常难受,所以感到心寒。(生读)生:这场战斗是红军和国民党反动派打仗,而国民党也是中国人,却对红军战士赶尽杀绝,令人心里感到非常寒冷。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受。(生齐读)师:这可是沾满红军战士鲜血的一句诗呀!再读(生读)师:这可是融入红军战士生命的一句诗呀!再读。(生读)师: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两场战斗、两种心情,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感受。生齐读:金沙水拍云崖暖(高兴地) 大渡桥横铁索寒(沉重地)E:“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体会“喜”的内涵师: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经历了无数的艰

9、险,只要再翻过岷山,长征就要胜利结束了,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个个笑逐颜开,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欣喜。(生齐读)师:红军战士“喜”的是什么呢?生:(2)读出红军的欣喜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喜悦。(生齐读)拓展延伸,写出感受师: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难到红军仅仅是翻越了这样几座山,这样几条河吗?谁能用查阅到的资料回答这个问题?生:不是。红军在长征的过程中共翻越了18座高山,24条大河师:这么多的高山和大河,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万水千山)18座高山留下了红军的足迹,24条大河记载了英雄的历史。除了诗中所说的自然界的困难之外,红军在长征的途中还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让我们看看毛泽东主席对长征的评价(播放电视剧长征片段)师:在毛泽东主席的心中,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那么在你的心中,长征是什么?请拿出你的纸和笔,写下你自己的感受。学生书写,教师指导,然后交流:生:长征是一首诗生:长征是一幅画生:长征是一段历史生:长征是一种精神 5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