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51484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1基准装夹教学提纲(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章 机械制造过程基础知识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ocess,2.3 基准与装夹 Datum and Fixing,2,2.3.1 基准,定位: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占有正确的位置。 夹紧:对工件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其已确定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不变。 定位与夹紧-装夹,为了保证尺寸和位置精度。 基准:确定加工对象上几何要素间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称为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图2-9 定位支座零件,3,2.3.1 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又可分为:工序基准、定位基准、测量基准与装配基准。,

2、工序基准工序图上确定本工序加工表面的基准。 工序尺寸。 定位基准加工过程中用作定位的基准。定位符号 粗基准:未加工面。 精基准:已加工面。(不一定到成品尺寸) 附加基准:根据工艺需要专门设计。顶尖孔、工艺孔、凸台。 测量基准加工中或加工后测量时所使用的基准。 工序尺寸。 装配基准装配时,确定零部件在产品中相对位置的基准。通常与设计基准一致。 各基准有时会重合。,5,2.3.1 基准,表2-9 支座零件第3工序(钻孔),6,2.3.1 基准,表2-9 支座零件第4工序(钻、锪 4 分布孔),7,2.3.1 基准,表2-9 支座零件第5工序(磨内孔、端面),表2-9 支座零件第6工序(磨小外圆、台

3、阶面),8,2.3.1 基准,附加基准,9,2.3.2 工件的装夹,划线找正装夹 精度不高,效率低。 适于单件小批,形状复杂的铸件的粗加工,直接找正装夹 精度高,效率低,工人技术水平高。 适于单件小批,或定位精度要求特别高。,夹具装夹 精度和效率均高,降低劳动强度和工人 技术水平要求。广泛采用。,装夹方式取决于: 生产批量、工件(大小及复杂程度、加工精度、定位)。,10,2.3.2 工件装夹,同轴度,垂直度,11,2.3.2 工件装夹,图2-11 工件在夹具上装夹(滚齿夹具),12,2.3.3 定位原理,1、六点定位原理,要确定其空间位置,就需要限制其 6 个自由度,将 6 个支承抽象为6个“

4、点”,6个点限制了工件的6 个自由度,这就是六点定位原理。,任何一个物体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都有 6 个自由度用 表示,13,“自由度” 的概念 空间位置的不确定度 夹紧与定位概念分开,注意:,“点”的含义 对自由度的限制,与实际接触点不同,2.3.3 定位原理,限制,14,表2-10,2.3.3 定位原理,平面定位的主要形式是支承定位。定位元件有支承钉、支承板、夹具体的凸台及平面等。 大平面:限制3个自由度(一个移动,两个转动) 细长平面:限制2个自由度(一个移动,一个转动) 小平面:限制1个自由度(一个移动),15,定心定位(套筒和卡盘)和支承定位(V型块)。 短圆柱面:限制2个自由度(两个

5、移动) 长圆柱面:限制4个自由度(两个移动,两个转动),2.3.3 定位原理,16,多为定心定位(定位销和心轴)。定位销:圆柱销、圆锥销、菱形销;心轴:刚性心轴、弹性心轴。 圆柱销、心轴:限制的自由度与外圆相同,短2个,长4个。 菱形销:限制1个移动。 固定锥销:限制3个移动; 浮动锥销:限制2个(具体分析)。,2.3.3 定位原理,17,除平面、圆孔、外圆柱面外,工件还以其它表面(如圆锥面、渐开线齿面、曲面等)定位。 固定顶尖:限制三个移动。浮动顶尖:限制两个。 锥度心轴:限制5个自由度,除绕自身轴线转动 。,2.3.3 定位原理,18,分清主次定位面。定位点数最多-主要定位面或支承面,定位

6、点数次多-第二定位基准面或导向面,定位点数为 1 -第三定位基准面或止动面。,2.3.3 定位原理,例:前后顶尖组合定位 (1)前顶尖限制的自由度: (2)后顶尖限制的自由度,与前顶尖一起综合考虑,,19,工件的6个自由度均被限制-完全定位。工件6个自由度中有1个或几个自由度未被限制-不完全定位。,2、完全定位与不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 工件相对于某个点、线完全对称。 例:球体、圆柱体绕轴线的转动不用限制。,2.3.3 定位原理,按加工要求不需要限制某一(几)个自由度。 例:加工平板上表面,要求保证平板厚度及与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只需限制 3 个自由度。,20,2.3.3 定位原理,图2-14

7、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定位: 底面+侧面,定位: 底面+2个侧面,定位: 长V形块,21,3、欠定位与过定位,欠定位-按工艺要求应该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 欠定位不能保证工件的正确安装,是不允许的。,2.3.3 定位原理,应该限制,22,过定位工件某一个自由度被定位元件重复约束。,过定位是否允许,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1)定位面精度高,则允许。 定位面经过机械加工,过定位可以加强工艺系统刚度和定位稳定性。 2)定位面精度不高,则不允许。 过定位会造成定位不准确、不稳定,或定位干涉。,2.3.3 定位原理,23,过定位分析(桌子与三角架),2.3.3 定位原理,24,过定位分析1(加工连杆小头孔),

8、2.3.3 定位原理,以大头孔和端面定位,加工小头孔的定位方案: a)短销:限制2个;大平面:限制3 个。 b)长销:限制4个;大平面:限制3 个。,25,过定位分析1(加工连杆小头孔),2.3.3 定位原理,垂直度较大时,过定位不合理。 端面和孔都接触:工件变形或圆柱销歪斜。 端面接触:两孔轴线不平行。 孔接触:小孔与大端面不垂直。 改进:短销大平面有利于保证小头孔与端面的垂直度。 长销小平面有利于保证小头孔与大头孔的平行度。,26,过定位分析2,2.3.3 定位原理,四个支承钉-过定位。 定位面粗糙:工件变形。 定位面精度高:增强支承刚度,减小工件变形。 改进:将一个支承钉改为辅助支承。,

9、27,过定位分析3,图2-17 一面两孔定位,2.3.3 定位原理,大平面 左圆柱销 右圆柱销,改进:将右圆柱销在过定位方向上削边改为菱形销。,28,过定位分析4,2.3.3 定位原理,夹紧力指向小平面: 长销小平面长销大平面,29,过定位引起夹紧变形,2.3.3 定位原理,(a) 不能保证大端面与左端面的平行度。 (b) 不能保证在大端面与内孔中心线的垂直度。 改进:长心轴短心轴,(a) (b),30,过定位分析5,分析图示定位方案: 各方案限制的自由度 有无欠定位或过定位 对不合理的定位方案提出改进。,2.3.3 定位原理,31,卡盘 前顶尖 后顶尖,2.3.3 定位原理,切槽:欠定位 车

10、外圆:不完全定位,欠定位,不允许,不完全定位,32,2.3.3 定位原理,大面 圆柱销 V形块,完全定位,完全定位,完全定位,支承面、导向面、止动面,33,2.3.3 定位原理,大平面: 固定V形块: 移动V形块: 反装V形块:,起夹紧作用,不限制自由度。,34,过定位应用,2.3.3 定位原理,过定位分析?,35,2.3.4 定位误差,1)由于工件定位表面或夹具定位元件制作不准确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位置(移)误差。 jy,2)由于工件的工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称为基准不重合误差。 jb,dw =jb +jy,批量生产、调整法加工时需计算定位误差。 调整法:刀具的位置相对

11、于夹具上的定位元件调整好以后,用来加工一批工件。,36,2.3.4 定位误差,jb- 工序基准相对于定位基准的最大变动量。 定位尺寸-工序基准到定位基准的尺寸。 jb=定位尺寸的公差。,jy- 定位基准相对于固定点的最大变动量。,dw- 工序基准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37,2.3.4 定位误差,38,2.3.4 定位误差,定位误差 dw=jb+jy=Tb,39,2.3.4 定位误差,定位误差计算,批量生产、调整法加工时需计算定位误差。,画出工件的定位简图; 夸张地画出工件变动的极限位置; 用三角几何知识,求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 公式计算也属于几何方法。,(1) 几何

12、方法,dw =jb +jy,40,(1)定位基准:孔心。基准重合: jb=0 (2)工件孔径最大,定位销直径最小时,孔心的变动量最大;孔心在任何方向上的变动量一样=间隙。 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变动量即基准位移误差为 jy = Dmax dmin Dmax工件定位孔最大直径 dmin夹具定位销最小直径 (3) 定位误差 dw = Dmax dmin (2-8),2.3.4 定位误差,【例2-1】孔与销间隙配合,销垂直放置,工件的工序基准为孔心,求其定位误差。,41,2.3.4 定位误差,例1:工件孔与定位销固定边接触,销水平放置,工序基准为孔中心,加工尺寸方向为垂直,求其定位误差。 (1)定位基准

13、为孔心-定心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 jb=0 基准位移误差(孔中心相对于固定点),(2)定位基准为上母线-支承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孔中心相对于上母线),基准位移误差,jy = (dmax-dmin)/2= Td/2,jy= (Dmax-dmin)/2-(Dmin-dmax)/2 =TD /2+Td /2,定位误差 dw= jb+ jy= TD /2+Td /2,42,例2:销水平放置,铣槽保证H,工序基准为孔上母线。 (1)定位基准为孔心-定心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 jb=TD/2 基准位移误差(孔中心相对于固定点),jb和jy都涉及到孔或销的公差时 应做符号判断。 (a)孔径变化对jb的影

14、响: 孔径D增大上母线(工序基准)上移H变小。 (b)孔径变化对jy的影响: 孔径D增大中心(定位基准)下移H变大。 两个趋势相反,因此为减号。,2.3.4 定位误差,jy= (Dmax-dmin)/2-(Dmin-dmax)/2 =TD /2+Td /2,定位误差 dw= jy - jb= Td /2,43,2.3.4 定位误差,(2)定位基准为上母线-支承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为零 jb=0,基准位移误差(上母线相对于固定点),jy = Td/2,定位误差 dw= jb+ jy= Td /2,44,2.3.4 定位误差,例3:销水平放置,铣槽保证H,工序基准为孔下母线。 (1)定位基准为孔心

15、-定心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 jb=TD/2 基准位移误差,jy= (Dmax-dmin)/2-(Dmin-dmax)/2 =TD /2+Td /2,定位误差 dw= jy + jb= TD +Td /2,符号判断: (a)孔径变化对jb的影响: 孔径D增大下母线(工序基准)下移H变大。 (b)孔径变化对jy的影响: 孔径D增大中心(定位基准)下移H变大。 两个趋势相同,因此为加号。,45,2.3.4 定位误差,(2)定位基准为上母线-支承定位 基准不重合误差 jb=TD,基准位移误差,jy = Td/2,定位误差 dw= jb+ jy= TD+Td /2,46,2.3.4 定位误差,(2)微分

16、方法,【例2-2】工件在V型块上定位铣键槽,计算定位误差。 【解】要求保证的工序尺寸和工序要求:槽底至工件外圆中心的距离H(或槽底至外圆下母线的距离H1,或槽底至外圆上母线的距离H2 );键槽对工件外圆中心的对称度,对上式求全微分,得到:,工序基准为圆心O:,1)写出O点至加工尺寸方向上某一固定点(A点)的距离:,47,2)微分尺寸误差的最大值,则得到工序尺寸H的定位误差:,2.3.4 定位误差,(2-10),式中 Td 工件外圆直径公差; T V型块两斜面夹角角度公差。 3)忽略T ,可得尺寸H方向上的定位误差为:,(2-11),48,对称度要求(工序基准为外圆中心) 若忽略工件的圆度误差和V型块角度偏差,则工件外圆中心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动量为零。因此,在水平方向上的定位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