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

上传人:lzz****sy 文档编号:141550855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6.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创新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21.文言文二则 创新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背诵伯牙鼓琴。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文化艺术之美。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艺术之美。教学过程一、纵情吟诵识知音1.读题解题(1)读好课题,强调“鼓”的读音。(2)齐读课题。(3)理解“鼓琴”“伯牙鼓琴”的意思,引导质疑。2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课文读正确。(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读好语气词“哉”“乎”,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理解“复”“足”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三、高山流水遇知音1感受语言。课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写出了“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呢?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1)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古文阅读方法。(

3、2)聚焦“鼓”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3)运用词语、诗句联想的方式丰富语言,丰满形象,指导朗读。在此过程中渗透“太山”“流水”的文化意味,感知这特有的文化意象。读着这个巍巍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太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流水在古文里边特指江河。我们会想到长江与黄河,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或者诗句?2体验“知音”。(1)理解“善”和“志”,体味古今异义的语言现象。(2)聚焦“善哉”,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理解锺子期与俞伯牙不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灵上的沟通,志向、情怀的悦纳。补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内心的寂寞与孤独。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拓展阅

4、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3)师生配合朗读、同桌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三、破琴绝弦祭知音1痛失知音。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2想象补充。出示:“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想象补充,感受人物形象:这时候,你又仿佛看见了一个怎样的伯牙?3纵情朗读。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四、朗朗诵歌怀知音1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

5、。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它!2熟读成诵。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五、板书设计伯牙绝弦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第二课时一、欣赏名画,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几幅名画:清明上河图蒙娜丽莎。2.学生欣赏,谈感受。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名画有关的一则文言文书戴嵩画牛。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梳理学法,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伯牙鼓琴的?一是要多读课文;二要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三要把句意串起来读懂全文;四要明白一个道理或意境。3.学生自学课文。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

6、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 所宝: 曝: 拊掌: 云: 奴: 婢:2.交流共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写什么? 蜀中:四川。 戴嵩牛:戴嵩画的牛。 预设:四川有个姓杜的有德才的人收藏了几百种书画。 这位杜处士收藏了戴嵩的名画牛,他特别喜欢,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从课文哪两个地方能看出杜处士特别喜欢戴嵩的牛?补充讲解戴嵩和斗牛图,学生明确其地位和价值。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

7、牛,有什么反应?(拊掌大笑)一般人见了戴嵩画的牛会是什么表现?(惊叹,夸赞戴嵩画得好。) 牧童在笑什么?(他笑戴嵩画错了。)牧童为什么认为戴嵩画错了?(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牧童怎么知道斗牛的样子?(因为牧童经常观察斗牛,熟悉斗牛的样子。)你相信牧童的话吗?为什么?(引发学生议论,引导学生深度分析牧童的话。)听了牧童的话,杜处士有什么反应?先想象一下,再回答。(杜处士没有生气,他笑了,认为牧童的话有道理。)指导:我们要学习杜处士,遇到问题不要急躁,冷静思考,认真分析。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这句话中的“奴”“婢”分

8、别指什么样的人?(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是“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并且说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故事已经结束了,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句话?(这是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他想把他的启示告诉我们,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1.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2.通过这篇古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不要迷信权威;要勤于观察;要正确对待不同意见;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五、作业超市。(自选三项完成)1.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2.你还知道与课文类似的事情吗?写给大家看。3.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4.推荐几篇文言文自学,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4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精品资料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