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50767 上传时间:2020-08-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讲公共管理的理论教材课程(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管理专题讲座】 第二讲 公共管理学 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一、70年代末西方政府改革的理论基石,撒切尔夫人、里根 “私有化”、“保守化” 国退民进 政退社进 “政府再造” “新公共管理运动”公共管理理论 New Public Management,(一) 背景,政府作用的定位变化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亚当斯密守夜人:政府无为 经济危机 “市场失败”(市场失灵) 二战前:凯恩斯主义管制人:政府干预 成功: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70年代末期 政府强权 管理危机 “政府失败”(政府失灵) 布坎南主义,(二)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主要观点与实践,从经济学中汲取: 经济人、理性人假说、 公共选择、市

2、场竞争、 用者付费、交易成本、 顾客至上、绩效管理、 契约合同、集约经营、 承包租赁、委托代理、 辅业外包、人力资本等等。,1、利用“经济人” 假说,提出了“共同治理”。,-都在追求个人利益 -会产生积极行为 -应保护、利用 -对破坏行为加以制约 -参加社会管理,、利用“理性人”假说,提出“国退民进”,确信赚钱就会投资 创造能赚钱成功的环境 -政府退出 公共事务借助民间投资 -民资进入 政府创造环境,人民创造财富,3、借用交易成本观点,建立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把公共服务职能变成公共产品的生产,公民实行“用者付费”。 在公共产品的生产市场化、效益化以后, 政府逐步退出。,“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种

3、类:,第一、纯公共产品 每个人都需要的 国家安全、疾病预防、社会治安、市场公平、义务教育、社保、防艾,等等 免费 没有经济效益 政府提供:公共财政 坚守不退,第二、半公共产品 有条件的人得到的 胎教、幼教、高中、高等教育、养老、健身等等 谁得到,谁付费 半经济效益 政府半退出,与非政府公共组织合作提供,第三、准公共产品 有需求的人得到的 煤气、自来水、热力、医疗、出租车、通信、有线电视、私宅、旅游、婚庆 谁需要,谁付费 完全经济效益 政府完全退出,私企业提供 民营化!,4、利用“顾客至上”,提出建设“企业型政府”,将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视为市场中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公众是“购买”政府公共产品的

4、“顾客” 政府是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企业”。,意义:,(1) 政府实行“顾客需求导向”,确定公共服务品种; 政府办“实事”该由谁点题? (2)政府以顾客满意为目标,提升服务标准 (3)顾客对政府实行公共选择,政府服务引入竞争机制; (4 )无顾客光顾意味政府亏损乃至破产。 (5) 政府与顾客之间建立互动、回应关系,5、借鉴市场手段,推进政府职能对外转移: 外包、招标、承包、租赁、委托、代理、拍卖、特许等 “职能外包” -社会活力增加 -审批职能弱化 -寻租现象减少 -机构彻底精简 大部制,、借鉴合伙制理论,培养多种形式的非政府公共组织(NGO -Non-Governmental Organi

5、zation ),实现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 政府只是多元主体的组织者、协调者。,、借助市场经济的契约规则,通过合同,建立与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经济(利益)与法律(责任)关系。 防止变“二政府”产生“官场病” -“赵安现象” -“龚建斌现象” -“查金贵现象”,、依据“虚拟资本”,提出“经营城市” 对城市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 人力作用资本(如基础设施) 相关的延伸资本(如街道、桥梁冠名权、电视转播权、广告权)等 进行营运,从中获得一定效益,再投入到城市建设的新项目中去。 谁办奥运会? 蒙特利尔陷阱洛杉矶馅饼,、借鉴企业人事管理方式,在公共部门引入竞争机制 入口招聘制 绩效考核制 功绩晋升制 责

6、任追究制 末位淘汰制 建立忠于职守、业务熟炼的公共管理人员队伍。,10、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网络建设,建设电子政府,提高管理效率。 1998年美国 政府外文书缩减法2003年8月实现全部电子化。 2000年6月,克林顿宣布建立全球最大电子政府网站“first gov”;,11、吸收和接纳了“治理”理论 ()提出的过程 上世纪80年代 1989年,世界银行工作报告: -治理理论:GOWERNANCE 1992年工作报告: -治理与发展,(2) 主要内容,含义: 是各种公共组织和个人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总和。 本质特征是政府与公民在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实现最佳合作。,基本标准:

7、第一,合法性 政府提出和建立的社会秩序应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服从 第二,透明性 各种政治信息的公开、真实、明确 第三、市场性 用市场手段实行政府职能分担,第四,责任性 政府及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行政行为负责 第五,法治性 法律面前政府与公民平等,要依法行政 第六,回应性 及时解决与回复公民的正当要求 第七,高效性 政府工作的高效率,速度快、时间短 第八、廉价性 公务与职务消费的节俭,12、政府角色应重新定位政府“再造”,(1)由“划桨政府”向“掌舵政府”转变 (2)由“权力政府”向“权利政府” (3)由“审批政府”向“核准政府” (4)由“指挥政府”向“协调政府” (5)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 (6)由“管理政府”向“治理政府” (7)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思考题:,1、简述公共管理主要观点与实践; 2、公共管理的经济人、理性人假说对我国政府管理改革有何启示? 3、简述治理理论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