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547959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疗法简介与操作方法ppt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刮 痧 疗 法,丽水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施方案,.,刮痧是在中医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 用特制的器具, 在体表进行相应的手法刮拭, 出现皮肤潮红, 或红色粟粒状, 或紫红色, 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出痧变化, 达到活血透痧、防治疾病等的一种外治法 。 刮痧疗法简、便、廉、验、速和易学、安全、有效, 容易走进社区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具有很好的推广实用价值。,前言,.,刮痧疗法是中医特色的非药物外治技术, 是中医临床( 针灸、按摩、刮痧、拔罐) 四大特色技能之一, 是医保和公费医疗确认的诊疗项目, 是社区中医临床适宜推广技术项目、乡村医生中医技能要求掌握的项目。,.,1、藏象

2、学说:“有诸于内,必形之于外”。 2、经络学说:灵枢本脏篇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 3、皮部理论:素问皮部论:“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合于脏腑也。” 3、生物全息理论:全息诊疗方法,一、理论基础,.,.,.,.,一,是指痧症:夏秋两季, 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症。如按证候属性可分为热痧、寒痧、阴痧、阳痧等, 按发病原因可分为暑痧、瘟痧、绞肠痧等。 二指麻疹, 也即麻疹的别称。 三指痧象, 现代中医学所说的“痧”, 就是指所谓痧象。痧象是经刮拭治疗后, 在相应部位皮肤上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 如红色粟粒状、片状潮

3、红,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痧”的基本含义,.,痧象是通过刮拭人体以后, 在皮肤上出现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变。其颜色形态为红色栗粒状、丘疹样、大片状潮红高起、紫红色或红色血斑、血包或血管浮起成串的。,.,刮痧后,潜伏病源自动呈现。病在哪里,是轻是重,通过痧的颜色、形态及所在部位,一目了然。同时,根据痧象消失时间的快慢可判断疾病的转归。,第二次,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祛除邪气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排毒解毒 增强机体免疫力 调整脏腑经络功能 消除疲劳、减肥、养颜养容,机理,.,1、内科疾患 ( 1) 呼吸系统疾病:风寒、风热和暑湿感冒 ( 2) 内分泌系统疾病:原发性高血压、

4、糖尿病、高脂血症 ( 3) 消化系统疾病:胃脘痛、慢性乙肝、肝硬化腹水、急性胃痉挛 ( 4) 泌尿系统疾病:肾绞痛、慢性前列腺炎 ( 5) 免疫系统疾病:类风湿性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 6) 精神疾病:顽固性失眠、神经衰弱 ( 7)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呃逆、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风后遗症,适宜病种,.,2、外科疾患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2) 落枕 ( 3) 急性腰扭伤 ( 4) 肩周炎 ( 5) 颈椎病 ( 6) 肩背肌筋膜 ( 7) 肱骨外上髁炎 ( 8) 骨质增生 ( 9) 软组织损伤,.,3、妇科疾患 ( 1) 乳腺增生 ( 2) 原发性痛经 4、儿科疾患 ( 1) 小儿支气管

5、肺炎 ( 2) 小儿遗尿 ( 3) 小儿脑瘫,.,5、其他 ( 1) 中暑 ( 2) 带状疱疹 ( 3) 痤疮 ( 4) 黄褐斑、蝴蝶斑 ( 5) 慢性疲劳综合征 ( 6) 肥胖 内外妇儿等科近400 种病症,.,阳:病在表、腑、属实证、热证; 阴:病在里、脏、属虚证、寒证。 表:病在经脉、皮肉浅刮 里:病在脏腑、筋骨深刮 寒证、虚证: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热证、实证:泻法,二、刮痧治疗的原则:,.,补法:作用浅、速度慢的轻刺激, 对皮肤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 泻法:作用深、速度快的重刺激, 对皮肤细胞、肌肉有抑制作用; 平补平泻法:介于二者之间。,.,(一)、询问病情 确定是否属于刮痧适应证,有

6、无禁忌情况; 确定刮拭的部位(经络与腧穴);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胖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和所取经络腧穴所在的具体部位,选用补刮、泻刮或平补平泻手法。,三、操作方法,.,(二)、用物准备 1、刮痧板(水牛角刮痧板:操作中不会产生静电和毒副作用。水牛角药性味辛咸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化淤、止痛定惊作用。 ) 2、介质:润滑剂(刮痧油、植物油或清水) 3、其它:纱布、弯盘等。,.,刮痧板,.,刮痧介质,.,1、刮痧:使用刮痧器具沾上介质,刮一定部位,使皮肤局部充血发红,甚至呈现暗紫点。 2、撮痧法:用手指抓、扯、揪、夹、挤、拍等。 3、挑痧、放痧:施术者用某种方法

7、使皮肤充血呈紫红斑点时,在斑点上用针挑痧点出血。,常用刮痧方法,.,.,刮痧常用手法,边刮法,按揉法,旋转刮法,双刮法,.,2、选择舒适的体位,暴露并清洁刮痧的皮肤,涂介质;亦可隔衣或纱布刮痧,起保健作用; 3、刮板与皮肤保持45度左右,利用腕力和臂力,用力均匀适中,由轻渐重,顺一个方向进行刮拭,刮痧部位应尽量拉长,刮完一个部位再刮另一处。,.,4、刮拭方向:颈、背、腹、上肢、下肢部从上向下刮拭,面部、胸部从内向外刮拭。 5、刮痧顺序:按头部、颈部、背部(胸椎部、腰椎部、骶椎部)、胸部、腹部、上肢(内侧、外侧)、下肢(内侧、外侧)的顺序进行刮拭。 6、以出痧或能耐受为度,每个部位(经络腧穴)刮

8、痧时间适合35分钟,每次刮痧2025分钟,如用补法时间可稍延长。,.,.,7、刮背部时,应在脊柱两侧沿肋间隙呈弧线对称地刮,每次刮810条,每条长615厘米,.,.,7、刮痧后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痧斑36天会逐渐消失。 用干净手纸或毛巾将刮拭部位介质拭干,轻轻揉按片刻; 刮痧出痧后最好让客人饮一杯温开水(最好为淡糖盐水),休息1520分钟即可离开。 8、疗程:一般36天一次,57次一个疗程。,.,1、刮痧时应避风,注意保暖。 2、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禁用暴力。 4、体质好或疼痛性疾病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刮试。病情轻、病灶浅、但体质较差的,宜用补法。 5、若有晕刮者,应停止刮痧,让其平卧,休

9、息片刻。若不缓解可指按百会、内关、涌泉等腧穴。一旦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等,按休克处理。,(三)、注意事项,.,6、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不可连续大面积出痧治疗,以保护正气。 7、刮痧间隔时间一般为36天,或以痧痕消退为准,57次为一疗程。 8、刮痧出痧后12小时内忌洗凉水澡,禁食生冷油腻。 9、使用过的刮具,应清洁消毒后再使用。,.,落枕,.,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痛,.,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糖尿病,.,头痛,.,眩晕,.,月经不调,.,腹 胀,.,高血压,.,甲 亢,.,梅核气,.,便秘,.,五、相关疗法的结合与运用,拔

10、罐与刮痧的结合,刮痧的作用力量有向内和移动的特点,而拔罐则向外并相对固定,两者配合,对颈肩痛、腰背痛以及失眠、痤疮、疲劳等病症有显著的效果。一般先刮痧,然后在刮痧的部位留罐或进行走 罐,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排毒。,.,按摩与刮痧的结合 按摩后刮痧主要是在特定部位先使用按摩手法,缓解病痛,同时也消除患者或顾客对刮痧的顾虑,然后再使用刮痧疗法以增强按摩的效果;刮痧后按摩主要是针对刮痧后的痧象,采用按摩的手法,促进血液循环和痧斑吸收,提高刮痧的保健效果,.,针刺与刮痧的结合 (1)授术者可以接受针刺时,可先应用针刺,以此来测试授术者的经络是否通畅。然后,再给予刮痧治疗。 (2)针刺可应用于刮痧之后。即

11、:经过数次刮拭后,出痧减少或消失但疾病仍没有痊愈,此时,可再配合针刺。 以上两种方法均可增加治疗效果。,.,经络环皮肤挑治法与刮痧的结合 经穴皮部挑刺法在消除病变、改善皮肤与内脏 的代谢过程中,短时间可使皮肤变白、变细、光滑、红润,充满活力。方法仅是在相关穴部位的表皮上接力挑刺,即可产生快速、高效的结果,与刮痧二者相结合对许多慢性病、疑难病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从而,普遍地提高皮肤病及各科疾病的疗效。并在治疗同时收到美容美体效果。,.,.,食疗与刮痧的结合 在人体进行刮痧之后可配合相应的食疗,治疗效果可增加。 如:应用刮痧治疗感冒后,可饮热汤、米汤,刮痧后人体会丧失少量水分,饮热汤可以补充水分、

12、营养成分,同时,可使身体变暖。这样,可缩短治疗时间。,.,药疗与刮痧的结合 药疗与刮痧并用。(这里的药疗指中药、西药、中药外治。)可使治疗效果加倍。 (1)用于刮痧之后 中药服用:刮痧后可服用相应的中药。建议:尽量不用或少用中药。 中药外敷:刮痧后可将中药敷于相对应的部位。 (2)用于刮痧之前 西药服用:先服用西药再使用刮痧治疗,可是身体康复的更快。,.,其他: 1、捏积与刮痧结合应用可用于刮痧之后。两法并用可增加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的紧张。 2、整脊与刮痧结合应用,可分为先整脊后刮痧和先刮痧后整脊两种。这两种方法均可增加治疗效果。 3、摩腹可应用于刮痧之前。通过摩腹可缓解局部肌肉

13、的紧张、减少疼痛,同时,可增强治疗效果。如:便秘。通过摩腹可促进胃肠蠕动,再通过刮痧治疗、调理,效果便可加倍。 4、艾灸一般应用于刮痧之后。刮痧后可对相应的主要穴位进行灸疗。两法结合治疗效果更佳。如:寒、湿病症。腰腿疼、痛经。 5、火疗与刮痧并用一般用于刮痧之后。刮痧后再在相应部位进行火疗。对于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6、热敷适用于刮痧之后,可在治疗部位进行热敷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痧的消退。 7、放血与刮痧相配合,一般用于刮痧之后。刮痧后可在痧出的较多、颜色较重的部位进行放血。两法结合可使效果增倍、缩短治疗时间。,.,1、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2、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3、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4、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 5、皮肤破溃的局部禁刮 6、传染性疾病及皮肤疾病专板专用,慎用症与禁忌症,.,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