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547645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1教学教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王留义 河南省人民医院,问题的提出,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有效的降血压治疗使脑卒中减少了47%, 但对预防冠心病的发病收效远不及对脑卒中者 高血压人群90%肥胖,60%有高胆固醇血症 高血压人群有4-6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占 47%,有2-4种危险因素占65% 高血压背后另有凶犯隐身!,代谢综合征发展、同义词,多代谢综合征(Crepaldi,1965) 物质丰富综合征(Mehnert, 1968 ) 激素代谢综合征(Bjorntorp,1969) 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综合征(De Fronzo,1979) X综合

2、征(Reaven,1988) 致命四重奏(Kaplan,1989) 代谢综合征(Zimmet,1997),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组成这一综合征的多个危险因素有共同根源-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派生的(一根藤上的几个毒瓜)诸多危险因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脑卒中。 纠正胰岛素抵抗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一石多鸟)。,代谢综合征,其主要成分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组成这一综合征的许多个危险因素(但非全部)有共同根源- 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抵抗是中心环节。 其中某些危险因素不是由胰岛素抵抗派生的。 它们的共同作用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脑卒中。 纠正胰岛素抵抗对这一综合征有重

3、要影响,但须兼顾那些不是由胰岛素抵抗派生的危险因素才能解决问题。,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代谢综合征(MS)是以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型肥胖等多种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征候群。,代谢综合征的病因,遗传因素 肥胖 缺乏运动 饮食、大量饮酒 吸烟 应激激素与脂源性激素(leptin,resistin,adiponection),代谢综合征的诊断,WHO (1999)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工作定义,基本要求: 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及 尚有下列2个或更多成份: 动脉压增高140/90mmHg 血浆甘油三酯增高1.7mmol/L及/或低HDL-C,男性0.90,

4、女性0.85及/或BMI30kg/m2 微量白蛋白尿20g/min或白蛋白/肌肝30mg/g,NCEP-ATPIII确定代谢综合征的指标,具备下列3个或更多指标 空腹血糖110mg/dl 血压130/85mmHg 甘油三酯150mg/dl(1.65mmol/l) HDL-C 男性102cm,女性88cm,2004年糖尿病分会建议我国人群MS诊断标准,具备3个可诊断: 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 或糖负荷后血糖7.8 mmol/L 及/或已确诊糖尿病并已治疗者。 超重或肥胖BMI25 Kg / 高血压:BP140/90mmHg及/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 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

5、ol/L及/或HDL-C男0.9 mmol/L;女1.0 mmol/L,新的IDF定义,腹部肥胖(指欧洲男子腰围94cm,欧洲妇女80cm,中国人男90cm女80cm 不同人种各有具体腰围值) 加下述4项中的任2项: TG水平高:150mg/dL(1.7mmol/L)或已服针对此种脂质异常的药物 HDL水平低:男:40mg/dL(0.9mmol/L),女:(1.1mmol/dL)或已服针对此种脂质异常的药物 高血压: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5mmhg,或已诊断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 空腹血糖(FPG)水平高100mg/dL(5.6mmol/L),或以前已诊断为2型糖尿病。若5.6mmol/L或100

6、mg/dL,应大力建议检查OGTT,但要明确有无代谢综合征则无此必要。,代谢综合征的组成(一),胰岛素抵抗 高胰岛素血症 中心性肥胖 高血压 脂质代谢异常:甘油三酯升高,HDL降低,小而密的LDL增多 高凝状态(促凝血状态)和纤溶异常: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PAI1增高,代谢综合征的组成(二),血管异常:尿白蛋白增高,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炎性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增高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睡眠呼吸暂停 脂肪肝 骨质疏松,糖耐量异常与代谢综合征,IGT的高危人群: 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 肥胖和体力活动过少, 年龄, 高血压、高血脂、妊娠糖尿病及宫内和生命早期营养不良的人群, 饮酒大于30g/d.,糖耐

7、量异常与代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的发展进程:易感期遗传因素加环境因素(如肥胖和体力活动减少等)胰岛素抵抗期:机体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血糖正常; 葡萄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加高胰岛素血症(伴细胞功能异常); 早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加细胞功能进一步减退伴或不伴高胰岛素血症; 临床显性糖尿病,糖耐量异常与代谢综合征,葡萄糖耐量异常的转归:随访510年1/3转化为糖尿病, 1/3转变为正常, 1/3维持IGT不变。 葡萄糖耐量异常的干预: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饮食、运动、戒烟酒、心理放松),糖苷酶抑制剂,二甲双胍,胰岛素增敏剂等。,MS 对 CVD 的作用 (35 70 岁),0,5,10,15,20,2

8、5,CHD,MI,Stroke,无 MS,MS,Prevalence (%),* P 0.001.,*,*,*,Isomaa B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24(4):683-689.,6.9 年 追访 N=3928,MS- 对死亡率的影响 ( 35-70 岁),0,5,10,15,20,25,All-cause mortality,Cardiovascular,mortality,无MS,MS,Mortality Rate (%),Isomaa B et al. Diabetes Care 2001;24(4):683-689.,*,*,* P 0.001.,6.

9、9 年追访,代谢综合征中有6个与CVD有关的成分(ATP),腹型肥胖 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质异常 高血压 胰岛素抵抗和/或糖耐量异常 促炎状态 促凝状态 Circulation 2004;109:433-,MS与高血压,伴高血压家族史的高血压是否由胰岛素抵抗引起?,MS与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状态 高血压遗传因素可向第一、二代子女遗传或不遗传高血压,但都遗传了胰岛素抵抗及相关的代谢紊乱,表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高血压遗传因素中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 p0.01,300 200 100 0,*,正常 个体,高 肾素,正常 肾素,原发性 高血压,Elser et al. N Engl

10、 J Med 1977;296-405,轻度高血压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水平,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ng/l),夜间心率与胰岛素不敏感性相关,心率 (次/分),Facchini FS et al. AJH 1996; 9:1013-17,胰岛素 (U/ml hr),R = 0.51 P 0.001,无BP 升高,BP 升高,无BP 升高,BP 升高,Adapted from Matsuo et al, Am J Hypertension 1997,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pg/ml),*,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pg/ml),200,400,600,*,基线,10年后,血压正常者中10年后血压升高

11、与未升高者 去甲肾上腺素的比较,血浆胰岛素 (mU/ml),10,8,6,4,2,无 BP 升高,无 BP 升高,BP 升高,BP 升高,Adapted from Masno et al, Am J Hypertension 1997,基线,10年后,*,血压正常者中10年后血压升高与未升高者 血浆胰岛素的比较,MS与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关联的困惑 并非原发性高血压者都有胰岛素抵抗 也并非胰岛素抵抗者都有原发性高血压 所以胰岛素增敏剂不会对所有原发性高血压都有效 胰岛素抵抗是否一定引起血压升高? 文献报告的胰岛素增敏剂在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降血压作用尽管有统计学意义,但降幅甚小,患者特征 -

12、 Tecumseh 血压研究,(,n=882,),(,n=124,),P,性别,(男,/女,),402,/,420,93,/,31,.0001,年龄,(,岁,),30.6,31.4,N,S,112.4,75.4,130.7,93.8,.0001,.0001,114.0,71.4,126.2,79.5,.0001,.0001,68.7,72.6,.0001,Julius S, et al; JAMA 1990, 264:354-358.,血压正常,临界高血压,诊室血压,收缩压 舒张压,家中血压,收缩压 舒张压,静息心率,危险因素 - Tecumseh 血压研究,(,n,=,8,2,2,),(,n

13、,=,1,2,4,),P,(,mg,/d,L,),1,7,6,1,9,0,.,0,0,0,1,HD,L (,m,g/,d,L),4,3,4,0,.,0,0,1,(,mg,/dL),9,5,1,3,5,.,0,0,0,1,(,m,U,/d,L,),1,2,1,8,.,0,0,0,1,血糖,(,m,g,/d,L,),9,2,9,5,.,0,0,1,胰岛素/葡萄糖 比值,0,.,1,5,5,0,.,2,0,0,.,0,0,0,1,腰臀比值,0,.,8,3,0,.,8,6,.,0,0,5,Julius S, et al: JAMA 1990; 264: 354-358.,血压正常,临界高血压,胆固醇,甘油三酯,胰岛素,血浆胰岛素水平与高血压及肥胖的关系,胰岛素 (mU/I),时间 (分),*p 0.05 *p 0.01 *p 0.001,静脉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浆胰岛素反应 Adapted from Pollare T, et al. Metabolism 1990; 39:167-174,*,*,*,*,*,*,*,*,*,*,*,*,*,*,*,*,肥胖高血压患者 (n=85),血压正常者 (n=51),MS对降压治疗的启示,优化联合方案:ACEI+CCB 高血压应及早治疗,高血压前期治疗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增加氧化应激,NO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