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

上传人:cbx****17 文档编号:14153514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高考历史核心热点:近代中国经济高考热点与命题方向高考命题者侧重考查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中国工业化,重点把握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概况、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经济等,理清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特点及趋势。从立德树人、家国情怀的高度,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近代中国工业化与民族独立的关系、认识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性、曲折性,认识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根本前提。命题选材种类多样,如文字、图表、地图等,设问角度灵活,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实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的高度把握不同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掌握近代中国工业化为核心的主干

2、知识,同时注意横向与中国政治、思想文化、生活习俗相联系,多角度分析近代中国经济演变的因素。真题研究综合考法 近代中国海关税率变化【典例】(2019全国新课标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材料二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

3、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材料三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4、命题分析】注重能力和方法指导以清代、近代、现代关税变化为切入点,考查“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体现了“古今贯通”的命题原则强化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对“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的比较分析,增强国家主权意识、民族意识,体现了高考历史的育人功能凸显核心素养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答题规范】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

5、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变化原因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特征意义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考法一 拓展教材的宽度【典例1】(2020新课标全国卷)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

6、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命题分析】命题视角宽考查洋务运动中创办民用企业,“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扩大了考查知识面,拓宽了教材内容注重能力素养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能力,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选项分析A项,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可知面对外国入侵采取的措施不是对外交往的中心,排除A项。B项,材料“李鸿章认为”说明不是清政府,且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是在甲午战争以后,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B项。C项,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须华商自立公司

7、,自建行栈”说明是坚持求富自强的方针,排除 C项。D项,据材料“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说明结合所学洋务派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的目的可知洋务派主张创办民用工业以对抗外国经济入侵,故选D项。【典例2】(2020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 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命题分析】命题视野宽以20世

8、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为切入命题,而这一现象在教材中很少涉及能力立意高考查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能力;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素养考查广时空观念: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史料实证:“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历史解释:考查商品流通中“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 ”。选项分析A项,材料反映出当时国内的度量衡种类繁多,这种混乱的状况使得商品交易需要相互间的换算,因此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故选A项。B项,材料中国经济领域度量衡的混乱,没有直接导致政治上的军阀

9、割据混战,排除B项。C项,材料中国度量衡的混乱状况,与国民经济结构内部农、轻、重比例失衡无关,排除C项。D项,材料度量衡混乱的状况不利于商品的流通,但没有体现出“阻断了”,排除D项。考法二 延展知识的长度【典例3】(2019新课标全国卷)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图9所示。据图9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命题分析】注重时空观念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强化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的分析,考查运输业成为

10、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呼应社会热点大力发展运输业等基础性设施,推动经济发展延展知识长度从更长的时间、更广的视野看民众共御外侮的民族精神选项分析A项,由材料信息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中,运输业所占比例有明显的增加,结合所学,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进而攫取铁路沿线的物产资源,因此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故选A项;B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并未提及中国的对外贸易,排除B项;C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情况,无法体现国际资本垄断的趋势,排除C项;D项,材料强调的是外国企业而非民族企业,排除D项。考法三 挖掘认知的深度【典例4】(2020年山东卷)

11、下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是A日本 B英国 C德国 D俄国【命题分析】考查主干知识近代列强对华的经济扩张注重能力和方法指导通过“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等信息,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凸显核心素养考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深度选项分析A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21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最多,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日本趁机扩大在华扩张,故选A项。B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21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

12、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二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英国,由于之前其实力强大,侵华较早,其在华势力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排除B项;C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21年国在华商号数量未增长,但其在华商号数量在四国中大体居第三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德国,由于之前其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华势力较强大,此时为一战期间,忙于欧战,无暇东顾,在华投资下降,排除C项。D项,根据图片可知,19061916年国在华商号数量增长缓慢,1916年后在华商号数量迅速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俄国,原因是十月革命后退出一战,继续扩大对华输出,排除D项。考法四 转换思维的角度【典例5】(

13、2019新课标全国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命题分析】材料新颖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作为命题素材角度新颖从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折射出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呼应热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选项分析A项,“民间设厂高潮”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甲午战争后才开始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B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

14、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外国人的名字”代表外国人的身份,在中国近代受领事裁判权的影响,往往意味着特权,成为民族工业创立之初的护身符,故选B项;C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不是外国资本运作的结果,排除C项。D项,“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项。真题研究考向一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考向点评】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是高考全国卷重要的考查点,一方面会结合新材料、设置新情境来考查自然经济瓦解的表现;另一方面,还会考查近代中国人民生活习俗的变化折射出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等。备考时,运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实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角度理解把握。【真题1】(2016新课标全国卷)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C【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