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6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3383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39.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6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6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6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第6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第2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二讲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标考点知识细化素养要求应用实践 联系城市地域结 构的有关理论, 说明不同规模城 市服务功能的差 异 城市区位与城市 体系 主要的城市区位 因素 列举实例,判断 城市区位的主导 因素 结合具体区域, 分析城市区位条 件 城市体系构成特 征 绘制城市体系简 略示意图 结 合 简 略 示 意 图,分析城市体 系特点 城市的等级、服 务范围 实际区域中准确 判断等级 一、城市的区位选择 1城市区位的概念 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2影响因素 (1) 自然因素 主要因素具体表现 河流具有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御功能 气候城市大多分布在气温适宜、降

2、水适度的地区 地表形态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 矿产资源工业革命后,资源丰富地区出现了很多新兴的工矿城市 (2)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3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1) 军事、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减弱。 (2) 科技、旅游等已成为重要因素。 (3) 经济、政治、交通等因素始终产生着巨大影响。 二、城市体系 1城市的作用 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2城市活动 (1) 为城市自身服务。 2 (2) 为城市自身以外的地区服务,这是城市的基本活

3、动,也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 3城市体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由规模不同、等级不同、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4中心地理论 (1) 基本内容:系统阐明了区域内城市和城市内服务中心的数量、规模、等级之间的关系。 (2) 运用: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布局等。 (3) 中心地特点: 等级服务种类服务级别服务范围城市数量相互间距离 高多高大少远 低少低小多近 特别提醒 同等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不一定相同。在非均质地区, 同一级别的城镇的服务范围并不相 同,一般人口稀疏地区的城镇服务范围大。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1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 (1) 核心:

4、上海市。 (2) 特点:包括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 2案例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示意图 3 等级主要中心城市服务功能辐射范围 一级中心上海区域经济中心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南京、杭州副中心城市本省及周边地区 三级中心 苏州、无锡、常州、宁 波等 制造业功能比较突出, 受上海影响较大 主要在地级市范围内 四级中心 镇江、扬州、南通、湖 州等 局限于市域内大多数城 镇和农村 一、综合思维正误判断 1山区也有城市分布,但数量较少。( ) 2城市等级相同,服务范围也相同。( ) 3级别越高的城市,数量也越少。( ) 4长三角地区的众多大城市都可以发

5、展成等级相同的国际大都市。 二、地理实践力读图填空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平原城市多,地势平坦广阔,便于建筑和交通联系。 2山区和高原地区因山区地形崎岖,城市基本建设困难,交通不便,城市发展受到制约, 因此城市一般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但热带地区低处由于湿热或炎热干燥,城市 多分布于高原地区。 三、人地协调观越味思考 1“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 上的白帆。”由歌词中看出河流对“我家”起到什么作用? 提示供水、运输功能。 4 2我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往往都分布在城市等级较高的城市中,你能说出其原因吗? 提示大学提供的是高等教育服务,其服务

6、职能高, 只有等级较高的城市才会拥有这种高 级职能。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例 (2019全国卷 )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 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 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 ? 。 图 1 为 2001 年至 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 2 示意长江三角洲 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1) (3) 题。 图 1 图 2 (1)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 5 A海港规模大B沿长江分布 C集聚长江口D行政等级较高 (2) 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 A均衡性B边缘性

7、C集中性D对称性 (3) 与 2001 年相比, 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 A空间位置邻近B发展模式相同 C城市性质相似D产业部门接近 思维流程 信息提取 ? 根据协调发展水平,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 、四个等级 ? 图示为 2001 年至 2016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 变化 ? 图示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 教材寻因 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等级、规模、服务范围不同,构成了一 个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城市的发展有 的城市等级会逐渐升高 综合判断 (1) 由信息 ? 、? 可以看出, 2016 年协调发展

8、水平型的城市有上 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在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和 宁波有海港,只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但都是等级较高的城市 (2) 由信息 ? 、? 可知,协调发展水平为型的城市有盐城、滁州、 安庆、池州、宣城,基本都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外围,呈现 出边缘性特点 (3) 由信息 ? 、? 可知,到2016 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 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这些城市在空间位置上邻近 上海,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与上海产业整合、区际协作, 提高了协调发展水平 尝试解答 (1)D(2)B(3)A 6 1分析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 (1) 城市区位因素 城市的形

9、成、 发展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联系密切。在城市发展早期,自然因素对城市 的形成影响较大 ( 一些城市还受政治、军事、宗教活动的影响而建立 )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自然因素对城市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尤其是科技因素对城市的影响逐渐增强。 (2) 城市区位选择分析模板 分析因素关键词满分术语 自然因素 位置、气候、地形、 河流、资源 位置优越;气候优越( 恶劣) ;水热 适中( 不足) ;地形平坦 ( 崎岖) ;河流为 提供水源和便利的交通;资源丰富( 缺乏) 社会经济因素 经济、交通、政策、 宗教 经济发达,有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 经济欠发 达,不利于人口和产业集聚) ;海陆交通便利

10、 ( 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 ;优惠政策的促进和 吸引;宗教圣城 2. 不同等级城市及影响因素 (1) 不同等级城市间的相互关系 (2) 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 因素影响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 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 级,扩大服务范围 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丰 7 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 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 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 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

11、民提供商品和服 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 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 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命题视角一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城市区位条件 (2019山东重点高中联考 ) 下图所示的城市群内,既有大城市, 又有中等城市和众多小城市。 其特点是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城市之间的距离为1020 千米,以快速交 通网络连接。 城市和交通线间是面积约400 平方千米的绿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 心脏”。读图,完成12 题。 1该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位置优越,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协作紧密地势低洼,峡湾众多河网密布,水 能丰富 AB CD 2该城市

12、群的“绿色心脏”的功能为() A粮食供给基地B改善城市环境 C缓解海水入侵D提供生活水源 1.A2.B 第 1 题,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城市群为位于北海沿岸的荷兰。该城市群地处 莱茵河入海口附近,地势较低, 且多海湾而不是峡湾;该城市群靠近英吉利海峡,位置优越, 8 且位于经济发达的西欧,商贸发达; 结合材料可知城市之间有快速交通网络连接,且大城市 多种职能被分散到中、小城市,所以该城市群交通便利,协作紧密。第2 题,由材料可知绿 色沼泽和农业用地被称为“绿色心脏”。“绿色心脏”主要功能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 起到改善城市间环境的作用。 3( 经典高考题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

13、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 一块“秦腔飞地” ( 乙城附近 ) , 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 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 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 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解析读图可知,两地都位于河谷平原,地形、气候、水源、交通、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 都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 基础较好

14、,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命题视角二结合简略示意图,分析城市体系特点 (2018全国卷 )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 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 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 成 45 题。 4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9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 5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

15、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扩大种田规模 4.D5.C 第 4 题,由图可知,县城的等级比中心集镇高,故县城基础设施更完善、更接 近消费市场、资金供应更充裕。但中心集镇距离村庄更近,更易招募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第 5 题,农民居住在农村主要是务农,居住在中心集镇则是为了务工,所以“村中心集镇 双栖”居住模式有利于本地农民兼顾务工务农。 6( 经典高考题 ) 下图为某年许昌与周边部分城市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图,根据流量大小分 为五个等级。下列城市与许昌之间的高速公路日均流量处于同一等级的是() A平顶山和新乡B焦作和漯河 C济源和开封D郑州和洛阳 C 首先阅读图例, 然后对照各城市与许昌之间的日均流量进行判断,许昌与济源、 开封之 间的日均流量属于同一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