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33312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85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1章+第3节+第3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第 3 课时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理解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及季节变化规律。(重点、难点 )2.理 解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重点、难点 )3.了解四季更替现象和五 带划分标准。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 2昼夜长短的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 时间昼夜长短分布规律特殊现象 夏半年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昼越长, 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 象 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 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昼现象 冬半年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 象 冬至日,北半球各地夜长达一 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 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2、 分日 昼夜等长全球各地昼长、夜长都是12 小时 特别提醒 (1)太阳直射某地 ,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各地夏至 日这一天昼最长 ,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 越大。 (3)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同一 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 ), 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 日对称。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 (纬度)变化规律 - 2 - 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 (季节)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 节气最大

3、值地区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赤道极点 特别提醒 “正午太阳高度 ”与“太阳高度 ” “太阳直射 ”的区别与联系 (1)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入射光线与观测者所在地平面的夹角。 (2)太阳入射光线与地平面夹角为90 时,称为太阳直射。 (3)一日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即为正午太阳高度。 (4)若太阳高度为90 ,必须同时满足 “时间地点 ”两个条件:一是时间为 当地正午 ,地方时 12 点;二是地点为直射点。 三、四季更替 1成因: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全球同纬度地区 (除赤道外 ),太阳 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

4、规律的变化。 2四季划分 (1)天文四季 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2) 气候四季 (北温带) 春季: 3、4、5 月 夏季: 6、7、8 月 秋季: 9、10、11 月 冬季: 12、1、2 月 四、五带 1划分依据: 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五带的划分: - 3 - (1)太阳直射某地时,该地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2)赤道上总是 6 时日出, 18 时日落。() (3)某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昼最长,夜最短。() (4)我国各地四季更替都很明显。() (5)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

5、大值的范围是() A.赤道B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提示 :(1)太阳直射某地时 ,该地所在半球一定昼长夜短,但不一定昼最 长,夜最短。只有当太阳直射该地所在半球的回归线时,该地才会昼最长 ,夜最 短。 (2)赤道上总是昼夜平分 ,因此总是 6 时日出 ,18时日落。 (3)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其太阳直射时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但 并不是昼最长 ,夜最短。 (4)我国温带地区的四季更替明显,位于热带的地区则不明显。 (5)D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 一年中最大。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

6、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日期不同, 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每年1 月 11日到 6 月 6 日,升旗由早晨 7 时 36 分 逐渐提前到凌晨4 时 36 分,平均每天依次提前约1 分钟; 6 月 22 日至 12 月 30 日,升旗时间由4 时 46 分逐渐推迟到7 时 36 分,平均每天推迟52秒钟。 12 月 - 4 - 31 日到 1 月 10 日与 6 月 7 日到 6 月 21 日,每天的升旗时间分别为恒定的7 时 36 分与 4 时 46 分。国旗的降旗时间同样分为逐渐推迟和逐渐提前的两个时段。遇到 阴天、雨天和雪天 ,升旗和降旗的时间与前一天相同。 问题 1(地理实践力 )从游览

7、时间上看,我们中学生去北京旅游,应选择暑假 去,还是寒假去?为什么? 提示:最好选择暑假去 ,因此时为夏季 ,白天时间长 ,游览时间充足。 问题 2(综合思维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随不同季节调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升旗时间是由日出时间确定的,日出日落时间是与昼长直接相关的。 由于地球的公转 ,北京的昼长是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 问题 3(综合思维 )每年 1 月 11日至 6 月 6 日和 6 月 22 日至 12 月 30日两个 时段,北京的昼长如何变化? 提示:每年 1 月 11日至 6 月 6 日北京的昼长逐渐变长;每年6 月 22 日至 12 月 30 日北京的昼长逐渐变短。 归

8、纳总结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要点应主要抓住 “两看”。 1昼夜长短分布 看“直射点位置 ”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 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 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 5 - 2昼夜长短变化 看“移动方向 ” 此处的 “移动方向 ”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 变化趋势 ,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 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昼夜长短的计算方

9、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 (夜)弧度数 /15 。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均分成相等的两份。 昼长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昼长 (12日出时间 )2 昼长 (日落时间 12)2 注意:公式 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可以不是地方时,只要两者统一标准即可。 公式中的日出、日落时间必须是地方时。 (3)根据相关性计算 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 地区的夜长。如北纬40 昼长是 14 小时,那么南纬 40 夜长是 14 小时。 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 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

10、(赤道和极昼、极夜区除外 ), 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1下表中所列的是12 月 22 日的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 数据回答 (1)(3)题。 - 6 -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 5 小时 30分 9 小时 09 分 11小时 25 分 13 小时 56 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3)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球公转地球自转黄赤交角的存在地方时的不同 A BC D (1)D(2)B(3)D第(1)题,12 月 22 日(

11、冬至日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半 球各地昼长夜短 ,即昼长超过 12 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 小时。第 (2)题, 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即为 12 小时)。丙、丁 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 , 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纬度最高。第 (3)题,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 公转运动产生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冲着小区楼房间距有50 m、小区绿化率为50%的宣传广告 ,我国北方某市一 些市民先后购买了位于曹家渡的静安丽舍恒辉阁商品房。岂料两年后开发商 改变建

12、筑方案 ,楼房的间距仅为30.4 m。为此,该小区的 38 户业主们将开发商告 上法庭。 问题 1(综合思维 )小区业主为什么这么重视楼间距问题? 提示 :楼间距与太阳光照相关,在太阳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楼间距的大小会影 响到采光条件的好坏。 问题 2(地理实践力 )在北京购买商品住宅时,如果想验证开发商关于“全年 都可见到阳光”的销售宣传语的真实性,我们应选择在什么时间去看房? 提示:选择在冬季冬至前后去看房。 - 7 - 问题 3(综合思维 )每年的夏至日至冬至日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如何变化? 提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 归纳总结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近大远小 太阳

13、直射在某纬线上 ,该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距该纬线越远 ,正午太 阳高度越小。 (2)季节变化规律 来增去减 当太阳直射点向某纬线移来,该纬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反之减小。 (3)年变化规律 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 2326增大 至 4652),赤道上为 2326,回归线上为 4652。 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 化幅度相同 (均为 4652)。 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纬度越高 ,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 4652 减小至 2326),极圈上为 4652,极点上为 2326。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14、)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此时日影最短 , 当地的地方时是12 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高度越大 ,影子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影子越长。一天中日影的变 化规律是:日出最长 逐渐变短 正午最短 逐渐变长 日落最长 ,且日影方向与太 阳方向相反。 (4)计算楼距 - 8 - 一般来说 ,纬度较低的地区 ,楼距较近;纬度较高的地区,楼距较远。解题 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影长。以我国为例(见下图 ),南楼 高度为

15、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 L 为:Lhcot H。 (5)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 应使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为 h90(如下图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正午太阳高度H90 纬度差 , “纬度差 ”是指该地所在纬线与该日直射点 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距离。例如:求北京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从上图中得出北 京所在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的差值是1634,因此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 1634,即 7326。 2我国物权法指出 ,住宅间距必须保证北面楼房底层窗台面日照时间不 少于 1 小时(如下图 )。据此回答 (1)(2)题。 (1)“日照时间

16、不少于1 小时”的日期指的是 () A春分日B夏至日 C秋分日D冬至日 (2)按照采光要求,下列四个城市相邻同高楼房的间距最宽的应该是() - 9 - A北京 (40 N)B哈尔滨 (45 N) C广州 (23 N)D台州 (29 N) (1)D(2)B第(1)题,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冬至日北面楼房底层最易被南面的 楼房遮住太阳光。第 (2)题,冬至日 ,选项中四个城市越靠北,楼房的影子越长 , 楼间距就越宽。 四季和五带 春至细雨如丝 ,看杨花飞舞; 夏则傍流水亭轩 ,赏芙蓉花开; 秋来隔窗听雨 ,着小扇扑萤; 冬可踏绵柔雪地 ,聆暗香遁地。 问题 1(综合思维 )文中描述季节更替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哪个表现的最明 显? 提示:在北方最明显。 问题 2(地理实践力 )寒冬腊月,许多东北老人愿意到海南三亚越冬,主要原 因是什么? 提示:海南三亚纬度较低 ,属于热带 ,冬季时气温较高。 归纳总结 1四季和五带的形成 2五带的划分 - 10 - 3读五带分布图,完成 (1)(2)题。 (1)下列地区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热带B北温带 C北寒带D低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