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33138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地理湘教版必修3:第1章+第3节区域发展差异(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和划分依据,掌握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重点 )2.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3.理解西部大开 发的战略意义 。(重点)4.能对某一区域发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方向。(难 点) 1四大地区的差异 (1)四大地区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 具体划分 东部: 11 个省 直辖市 东北: 3 个省 中部: 6 个省 西部: 12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产业 结构 差异 制造业、高科技产业 和第三产业相对发 达,工业结

2、构以轻型 或综合型产业为主 以重化工业为主 导,工业结构以 重型工业为主 农业经济占较 大比重,工业结 构表现出一定 的过渡性特征 农业经济占 较大比重,工 业结构以重 型工业为主 工业工业化进程快, 工业工业化进程快,工业化进程相对滞后, 工业产值 - 2 - 化差 异 产值高,高新技术产 业蓬勃发展 工业产值相对较 低,以传统工业 为主 低,以传统工业为主 城市 化差 异 城市化水平高, 城市 的综合经济实力较 高,城市分布密度大 城市化水平相对 较高,城市的综 合经济实力低, 城市分布密度小 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的综 合经济实力低, 城市分布密度小 对外 开放 的区 域差 异 对外

3、开放程度高, 吸 纳外资的能力强 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 轻巧识记 我国四大地区的工业结构,可简记为“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2南方与北方 (1)图中地理区域 C 为北方, D 为南方。二者的界线是A 秦岭B 淮河一线。 (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北方南方 温度带跨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跨亚热带及少部分热带地 区 自然条件有利条件 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 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 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 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 - 3 - 资源丰富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严重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 丘陵区地形破碎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地位:我国主要的重 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

4、当 前任务:调整产业结构、扩 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 成就:南方沿海地区积极 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建设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 紧张 特别提醒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中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1 800 mm年等降水量线。 2 1 月均温 0等温线。 3 地形比较完整与比较破碎的分界线。 4 落叶阔叶林与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5 农田以旱地为主和以水田为主的分界线。 6 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 7 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3西部大开发 (1)范围:新、甘、 A 内蒙古、陕、

5、宁、青、藏、云、贵、B 桂、渝、川。 - 4 - (2)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优势: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优势突 出。 (4)限制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5)意义 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各 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西部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变为现实优势。 (1)我国东部地区的范围就是沿海各省级行政单位。() (2)划分四大地区的主要依据是人口密度。() (3)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

6、区域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资源不足和水 土流失。() (4)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 () (5)制约西部开发的主要劣势,除人才、技术、资金匮乏外,还包括 () A基础设施落后 B能源资源短缺 C土地资源潜力小 D加快发展的愿望不够强烈 提示:(1)我国东部地区中北京不临海,其他都临海。 (2)划分四大地区的依据是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 度,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 (3)北方地区相对于南方降水少,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 重。 (4)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交通不便,淡水资源缺乏,技术落后。 (5)A制约西部开发的因素有基础设施落后

7、、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等。 - 5 - 四大地区的差异 材料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 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 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 问题 1(区域认知 )东部与中、西部的产业结构有何差异? 提示: 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的农业经济占有较大 的比重。 问题 2(区域认知 )四大地区目前处于区域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 东部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部分发达地区已经开始产业结构调整,向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过渡;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阶段;中西部地区发展极不平 衡,大部分地区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地区随着资源开发处于

8、工业化的起步 时期。 归纳总结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 目前,我国四大地区不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其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归纳如下: 地区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 东部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 区,交通尤其是海运 便利,城市化、工业 化、国际化水平高 能源、原材料不 足,环境污染严 重,江河下游洪 涝多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发展 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 发 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 “高精尖”方向发展 中部能源、矿产丰富 山西煤炭外运, 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水患、风 沙危害 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 源、原材料基地, 东西交 通建设 西部 有 70%国境线,利于 沿

9、边贸易,能源、矿 产、旅游资源前景广 工业基础薄弱, 科技文化欠发 达,交通落后,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稳定 粮田面积, 提高单产,大 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 - 6 - 阔西北地区荒漠 化严重 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 东北 土地、矿产资源丰富; 地广人稀,粮食商品 率高;海运便利,铁 路发达;我国重要的 农林基地、重工业基 地 科技投入不足, 工业单一,污染 严重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推进 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业结 构轻型化,开发新技术、 新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协调 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 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四大地区互补发展 四字法记忆四

10、大地区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 (1)东部地区:位置临海,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 肥沃,矿产贫乏,能源短缺。 (2)中西部地区:距海遥远,位置闭塞;气候干燥,日照充分;海拔较高,水 源较少;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地形平坦,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 肥沃,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1进入 21 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 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据此回答 (1) (2)题。 (1)下列叙述中,四个地区共同具有的特征是() A都临海,都有大河入海口 B都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 C都有经济特

11、区、对外开放城市 D都有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 7 - B无论冬夏气温均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1)D(2)C第(1)题,中、西部地区不临海;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政策优 势、海外侨胞的血缘优势、地缘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中国现有6 个经 济特区,包括东部沿海的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岛和西部地区的喀什; 商品粮基地的形成条件是农业基础好、开发潜力大、粮食的商品率高,四个地区 都有商品粮基地。第 (2)题,受夏季风的影响

12、,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 递减。 南方与北方 材料有人把我国南方与北方区域差异归纳了以下十个方面:南涝北旱,南 尖北平 (房顶坡度 ),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甜北咸(饮食习惯 ),南矮北高 (人口身 高),南繁北齐 (方言类型 ),南经北政 (经济政治 ),南轻北重 (工业结构 ),南拳北腿。 这些差别反映了南方与北方气候、地形、农业、工业、交通、人口等方面的不同。 问题 1(综合思维 )南涝北旱,南尖北平 (房顶坡度 ),南船北马反映了南方与 北方气候差异,我国南方与北方气候类型有何不同?相应的植被类型有何不同? 提示 :北方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北方

13、地区的自然植被主要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方地区的自然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问题 2(区域认知 )南繁北齐,南方方言类型多,北方方言类型少,主要是由 南方与北方地形差异造成的,南方与北方地形有何不同? 提示 :北方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南方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 布。 问题 3(区域认知 )南涝北旱、南米北面,南方与北方的农业生产有何不同? 提示:北方以旱作农业为主,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东北是重要商品粮基地; 南方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 地。 归纳总结我国南、北方的区域差异比较 1自然条件差异 - 8 - 2.社会经济条件差

14、异 - 9 - 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方法 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 的发展,分析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不同影响时可按下面思路进行: - 10 - 2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C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D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 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 (1)C(2)B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南

15、方地区的人口比重较大,即人口重心 在南方地区。南方的耕地只占35.9%,说明北方的耕地比重远大于南方。北方的 水资源所占比重极小,这说明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不足。用南方和北方 地区的耕地比重除以人口比重,得到两个比值,再将这两个比值进行比较,可知 南方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第(2)题,由于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东南季风 带来的,南方地区距东南季风的源地近,受其影响较大,降水量丰富。即南方和 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的差异是年降水总量差异导致的。 - 11 - 西部大开发 材料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 5 月,中央正式批准 喀什设立经济特区。 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

16、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 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产品需求量多达8.5 亿件, 准备在喀什投 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问题 1(区域认知 )与深圳相比,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提示: 喀什纬度位置较高;深居内陆,位于我国西北边疆;周边接壤的国家 较多。 问题 2(综合思维 )在喀什兴办棉纺厂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提示: 地价便宜;接近原料产地;廉价劳动力丰富;政策优惠;靠近中亚, 国际市场广阔。 归纳总结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区位分析及措施 3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20 世纪末,国家宣布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据此完成 (1)(2)题。 (1)适于中部地区发展方向的是() A大力开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工业 - 12 - B重点开发长江上游地区能源和矿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建设成为我国能源、 原材料生产基地和商品粮、 农牧渔副产品生产、 流通、 加工基地 D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业 (2)限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稀缺性资源是() A水资源B石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