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141525152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招生物理、化学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 密 启 用 前 试 卷 类 型 :A2013 年枣庄市实验中学自主招生考试理化试题2013.5注意事项:1. 本试卷为物理、化学合卷,各分卷和 II 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第 II 卷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交回。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写在试卷密封线内。写在密封线外试卷作废。3. 必须用黑色签字笔或蓝黑色钢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相应的位置,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物理部分(共 60 分) 第卷 选择题(共 12 分)一、选择题(共 6 题,满分 12 分)【每题只有一个

2、正确答案,请填入答题纸中的答题栏中】1. 今年“五一”假期中,徐晃同学一家坐高铁去旅游,在车厢中他突然发现弟弟的玩具小球在桌面上沿图 1 中虚线从 A 运动到 B。则由此可判断列车在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1 题图2. 冬天,寒风吹到野外的电线上,发出呜呜的声音,但夏天却听不到,其原因是冬天气温低,电线受冷收缩而绷紧,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高;夏天电线松,风吹时电线振动频率低 冬天风大,电线振幅大,响度大;夏天风小,电线振幅小,响度小 冬天风吹电线引起振动发声;夏天电线不振动,不发声 冬天风吹电线振动发声;夏天是由于人们的错觉,如果仔细听也

3、能听到 13. 一个鸡蛋的质量、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一块橡皮从桌上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大约分别为 A. 60g 0.8mm 0.5s B. 10g 80m 5s C. 60g 80m 0.5s D.10g 0.8mm 5s 4. 甲、乙两地相距 11km,它们之间用两根电线连接,一次暴风雨过后,两地之间某处一棵树倒在两根电线上,引起故障。为查出故障地点,我们在甲处加 12v 电压,在乙处测得电压为 10v,如果在乙处加 12v 电压,则在甲处测得电压为4v,则故障处距乙地的距离为【已知导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A11km B10km C7.9km D 1km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

4、器的滑片从向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量的值分别为 、,则它们的大小相比较应该是 A B C 5 题图 D因为无具体数据,故无法比较 6. 一天中午时分,天气很好,太阳光几乎是直射大地。此时在高速公路上有许多汽车在行驶中。如图所示,初二学生秦浩坐在爸爸驾驶的汽车内,发现前面汽车的后窗玻璃反射的太阳光,总是能够射入他的眼中,很刺眼。爸爸改变车道行驶,情况就好多了,请你根据所学的光学知识判断当时前面的汽车可能是下列哪种车型? ( ) 第卷 非选择题(共 46 分)二、实际应用题(共 11 题,满分 31 分,9 题 3 分,其余每空 1 分)7. 用金属制成的线材(如钢丝、钢筋)受到拉力会伸

5、长。十七世纪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发现:金属丝或金属杆在弹性限度内它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胡克定律。这一发现为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现在一根用新材料制成的金属杆,长为 4m,横截面积为 0.8cm2,设计要求它受到拉力后的伸长不超过原长的1/1000,问最大拉力多大?由于这一拉力很大,杆又较长,直接测试有困难,选用同种材料制成样品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取得数据如表: 2(1) 测试结果表明线材受拉力作用后其伸长与材料的长度成 比,与材料的截 面 积 成 比 。 (2) 上述金属细杆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8. 家新同学买了一条 100的电热毯,他想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热毯的电阻值,

6、 于是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6, Rx 为电热毯的电阻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0。但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不论怎样调整滑动变阻器触头 P 的位置,电压表的示数几乎不发生变化,但查得电路各处均连接无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前提下,应怎样连接电路,才能在触头 P 滑动过程中,有效地改变电热毯两端的电压值。【提示:可在原图中改动】9. 一种自行车打气筒的截面示意图如图所示。(1)图中有一处的结构没画全,请根据打气的原理和过程,在图上补全结构。(2)这种带有小筒 B 的打气筒与没有小筒B,只有大筒 A 的打气筒相比,其优越

7、性是。 9 题图10. 如图,前后两人抬一个大而均匀的重木箱上楼 (1)假如以木箱重心为支点,试比较两人用力的关系 F 前 F 后(填“”“” “=”)。 3(2)要使两人用力相等,应怎样抬? 。 11小么哥利用假期参加了农村电网改造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电工所挖的埋水泥电线杆的坑引起了小么哥的兴趣。坑的形状如图 1 所示,从地面上看,坑基本上是一个长方形,其宽度仅比电线杆的粗端直径稍大一点,坑中沿长方形的长边方向有一从地面直达坑底的斜坡。请你向小么哥解释:为什么要挖成图 1 所示的深坑,而不挖成图 2 甲所示的仅比电线杆略粗一点的圆筒状深坑,或者如图 2 乙、丙所示的那种大口径的方形或圆形的深

8、坑? 即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说两条): (1) 。 (2) 。 12. 在支援雅安抗震救灾活动中,一辆满载物资的总重为G 的运输车,将物资沿ABCD 路线运至D处,AB段海拔高度为h1米,CD段海拔高度为h2米,如图甲所示。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v运动,汽车t=0时经过A处,tl 时经过B处,t2 时经过C处, 在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功率P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简化为图乙所示(P1、P2、tl和t2 也为已知量)。 (1)请分析说明汽车在AB段和BC段运动时牵引力的大小关系; 。 (2)请用已知量求汽车沿斜坡BC段运动时所受总阻力的表达式(总阻力包括摩擦力和空气阻力) 。 13 题图1

9、3. 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一重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414. 小明和小霞利用物理实验箱中的一些器材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如图甲所示:14题图甲(1)实验前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乙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 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 LB一定大于 LC可能等于 LD可能小于 L,也可能大于 L(2)如果小明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25cm,而他的探究是在长为1m 的光具座上

10、进行的,如图甲。请思考,小明 (“能”或“不能”)完成探究,原因是 。15. 已知,Ll 灯泡 为 “3 V 05 w”, L2 灯 泡 为 “5 V 1 W”,用 12V 蓄电池供电, 为使两灯都能同时正常发光, 现用 0 10015 题图甲15 题图乙15 题图丙的滑动变阻器两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设计了三种电路。 (1)请用你所学过的电学知识计算出每个电路中的电路损耗(即两只变阻器在对应电路中损耗的总电功率)图甲 W;图乙 W;图丙 W。 (2)结合上述计算结果,请挑选出最佳设计方案是 。 16. 如图甲所示,PQ、MN 分别是电阻可以不计的金属导轨,导体 AB 电阻也不计且 AB 和

11、PQ、MN接A导体的长度 L(m)0102导体的运动速度 v(m/s)124124电压表的示数 U(V)124248触良好,将它们放入均匀磁场中,当改变导轨间 AB 的长度l 和导体AB 的运动速度v 时,记录了电压表的示数如下:B516 题图甲(1)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导体 AB 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电压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长度和导体运动速度有关,其关系式可以写成 。若R=5W,电流表的示数为 24A 时,电压摩擦小轮表的示数是 。 小发电机(2)上述现象即电磁感应现象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制造发电机。下面是一种向自行车车灯供电的小发电机(如图乙),上端有一半径 r0=1cm 的摩

12、擦小轮,小轮与自行车车轮的边缘接触。当车轮转动时,因大齿轮链条16 题图乙车轮小齿轮摩擦而带动小轮转动,从而为发电机提供动力。自行车车轮的半径 R1=35cm,小齿轮的半径 R2=4cm,大齿轮的半径 R3=10cm。求大齿轮的转速 n1 和摩擦小轮的转速 n2 之比是 。(假定摩擦小轮与自行车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盐化冰雪“保”安全 北美、北欧、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比较早的采用了“撒盐”融化冰雪的方法, 以应对城市交通和公路交通由于下雪造成的困难。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盐是氯化 钠(食盐)。它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化冰雪效果好。美国自 1930 年开始使用,1950 年以后

13、的用量大增,一段时期美国每年的“撒盐”数量可达数千万吨,占盐业公司总销量的 1/3,而加拿大每年用到 300-500 万吨。“撒盐”不仅在保证交通畅通方面发挥了优异功能,而且在保证安全、降低交通事故方面更显示出突出效果。美国有研究统计表明,“撒盐”可减少事故发生率达 88.3%,加上经济、资源因素的综合考虑,与其他化冰雪方法相比,“撒盐”被认为是最经济、有效、快捷的方法。因此, 在很长时期内,对于城市市政、公路管理部门等,“撒盐”成为主要的、不可缺少的应对冬季下雪的措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撒盐”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而且越来越显严重。人们对“撒盐”的认识也发生变化和产生疑虑。一些国

14、家,由于长期“撒盐” 的结果,已经造成了巨大的“盐害”。“盐害”主要体现在 问题: (1) 、上文中提到“撒盐”能够融化冰雪,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现象的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说出你猜想的理由。 猜想: ; 理由: 。 6(2)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溶化后的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的冷冻室,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的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min 开始凝固。 盐水的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了(选填“高”或“低”)。 (3) 、去年,我省大部分地区都降了十多年不遇的大雪,“撒盐”在有效应对积雪带来的安全隐患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上文中提到的“撒盐”的负面影响“ 盐 害 ”, 请 根 据 你 的 了 解 , 写 出 “ 盐 害 ” 的 一 种 表 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