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

上传人:双*** 文档编号:141524821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牛和鹅》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牛和鹅的教学设计一、对教材的认识:牛和鹅是“角度”这一单元的第一课,这篇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是一篇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又蕴涵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的文章。我在初读文章时,领会到的作者的表达意图是多方面的,有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得到不同的结果;有当我们在遇到弱小时不能欺负,遇到强暴不要害怕,这样你的自信就能战胜邪恶势力;还有我们要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等。我想一篇文章传达出来的意义、思想是多面的,这正是这篇文章的价值所在,也是作者高明之所在。但这篇文章放在“角度”这一主题单元,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更强调了让学生懂得我们看待周围的

2、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篇文章的编排价值,不光体现了它的人文性,知识性,更多的还是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载体。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有特色,尤其是描述“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中,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全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因此,本课的可读性非常强,课上,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中悟,感悟作者的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

3、写作方法。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能运用一些阅读的技能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自悟、勾画、批注、交流、评价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积淀,这节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阅读实践的更好历练机会。2、针对这篇文章来说,虽然故事的确是浅现生动的,但文章并没有具体阐释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的分析,也没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学生必须联系上下文,找到重点关键的、含义深刻语言文字中作对比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设计思路、理念本课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课文读得字字准确,句句通顺,让学

4、生在自读、练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顺序。接下来重点品读“我”被鹅追赶的经历,在语言文字中去体会和感悟“我”怕鹅,鹅不怕“我”,金奎叔不怕鹅,而鹅怕金奎叔的不同表现,再从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出发,在课文中找到产生这两种不同表现相关原因的语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在对比中分析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本课的教学设计的理念是:1、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对教材进行取舍和重组。2、根据本文故事情节性强,场面描写具体生动,道理蕴涵耐人寻味的特点。教学设计时主要体现了“读、悟、”结合的理念,层层推进学生与

5、文本的对话。教学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自读、练读、齐读,默读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默读勾画我怕鹅,鹅不怕我的语句,有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自己感受到画面,分角色读,读出我和金奎叔对鹅的不同态度等等。这样在读通、读懂的过程中自然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并不断地将新知识溶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四、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练读,能正确、流利地通读课文。2、通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层次。3、通过抓关键字词,感悟人们开始对牛和鹅的态度,入情入境地朗读。教学重点:理清脉络层次,学习第一部分。教学难点:整体感

6、知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一、引入1、齐读课题2、汇报交流。1、板书课题2、谈话:你能用几个词概括牛和鹅给你留下的不同印象吗?(重点关注学生能用恰当的词语对自己心目中的形象进行概括)3、小结:这是我们眼中的牛和鹅,到底作者笔下的牛和鹅又是怎样的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吧。激发学生走进课文,探究学习的愿望。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2、正确读出本课的拟声词。3、齐读课文。1、组织学生自由练读课文。(重点关注: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每一个字,不会认的字用学过的方法解决;能够读通、读顺每句话,不好读的句子反复练习。)出示本课

7、拟声词,请个别学生读。“吭吭、吁哩哩,啪嗒啪嗒,啪啪啪”(重点关注:观察判断词语的类别,讨论这些词语的正确发音:模拟人、动物、物品发出的声音。)2、组织齐读课文。(重点关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相机正音。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层次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示作出思考。2、根据提示在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生交流汇报。4、学生划分层次,进行交流。1、组织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出示课件)思考:课文讲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分别是怎样的?由于什么原因让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2、组织学生根据提示在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学生能够根据提示的内容

8、,运用恰当的关联词合理处理、清楚地表达。)3、组织学生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板书。(重点关注:在学生表达逻辑顺序、用词准确恰当上给予点拨指导。开始:欺负牛,怕鹅;通过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受到金奎叔的启发;后来,不欺负牛,不怕鹅)4、指导学生划分层次。(重点关注: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来划分层次。第一段:14自然段,开始对牛和鹅的态度;第二段:511自然段,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第三段:1213自然段,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四、学习课文第部分:开始人们对牛和鹅的态度。1、浏览14自然段,找出对应段落,汇报。2、学生练读。3、汇报读、评读。

9、1、组织学生浏览14自然段,找出人不怕牛,而怕鹅的段落。汇报。2、组织学生,练读人不怕牛,怕鹅的句子。(重点关注:抓关键字词,用着重符号标注出重复使用的字词“敢”“才敢”,读好包含三个“敢”和两个“才敢”的句子,边读边想像画面,感悟对人们牛的不怕,和对鹅的怕)3、组织学生汇报读、评读。(重点关注:读出感受,读出画面感)通过抓关键字词,感悟人们开始对牛和鹅的态度,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中感知,在评中促读、促悟。五、小结小结: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刚开始人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后来为什么又发生的变化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在语言文字中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板书设计:牛和鹅刚开始:欺负牛,怕鹅(14自然

10、段)通一次被鹅追赶的经历(511自然段)过受到金奎叔是启发后来:不欺负牛,不怕鹅(1213自然段)课后反思:1、本课笔触细腻,描写生动具体,是有感情朗读的好材料。所以,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紧扣一个“读“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引领学生体会作者要揭示的深刻道理,在读中表露自己阅读过程中想象到的画面,体验到的情绪,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所得。读悟的有机结合,贯穿了整个教学,整堂课做到以读代思,以读促思。如,初读课文时,知道学生读得正确、流利,通过边读边想,把文字符号转化为文字意义,尽快感知课文内容;讲读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读书,引导品词、析句,联系段、篇,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品读课文时,

11、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领悟语言表达之微妙。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读了有思,思了又读“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入情入境地读中,感悟文章中心,体会作者的情感。2、努力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落实,本节课而言虽然学生已积淀了许多的阅读方法,但在每一节课中还需要对这些方法进行历练,才能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这节课中包括了多种阅读方法的演练:如标注勾画,默读、浏览、略读、有感情地朗读指导等,为今后学生自能读书打下了基础。3、关注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发展,语言文字是很强的感性材料,同时字字句句也隐含着理性,本课恰好反映的就是理性的道理。如何挖掘语言文字蕴涵的道理是本课的难点,我对文本中关键语句,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充分挖掘,将之图表化、系统化,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作者要揭示的道理的内在逻辑性,很好地在语言文字内在与外在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感悟了作者揭示的道理。这是这节课的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