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52299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化学 习题课3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习题课,任务一,任务二,复习回顾本章所学内容,完善下列知识网,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结构。,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一,任务二,1.解决对某溶液加热蒸干时,是否得到原溶质的问题,常常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 2.盐类水解有哪些应用? 3.溶液中存在哪些守恒关系?如何建立这些守恒关系?利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能解决哪些问题?,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典型例题】 下列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灼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AlCl3B.Na2SO3C.KMnO4D.MgSO4 解析:AlCl3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灼烧得到Al2O3;Na2SO3的

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灼烧得到Na2SO4;KMnO4加热分解。 答案:D,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规律方法点拨 解决溶液蒸干是否得到原溶质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加热挥发性酸的弱碱盐的水合晶体或溶液时,得到水解产物(也可能再分解)。 例如,Al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lCl3+ 3H2O Al(OH)3+3HCl,加热时因HCl挥发,使平衡右移,水解程度逐渐增大,生成Al(OH)3沉淀。若蒸干后再灼烧,Al(OH)3会分解2Al(OH)3 Al2O3+3H2O,最终得到Al2O3固体。加热AlCl36H2O晶体的过程与此相似。

3、若在加热蒸干过程中不断通入干燥的HCl气流,则可抑制AlCl3水解,同时带走水蒸气,最后得到无水AlCl3。如化工生产中制无水氯化镁:MgCl26H2O MgCl2+6H2O。 常见的挥发性酸的弱碱盐有MgCl2、AlCl3、FeCl3、Al(NO3)3、Fe(NO3)3等。,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2.加热挥发性酸的强碱盐溶液或不挥发性酸的弱碱盐溶液等,得到的固体一般为原溶质。 例如,Al2(SO4)3溶液中有水解平衡:Al2(SO4)3+6H2O 2Al(OH)3+3H2SO4。加热时,因水解吸热,平衡右移;又水分蒸发,H2SO4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最终以

4、左移为主,得到Al2(SO4)3固体。类似地,蒸干Na2CO3、NaAlO2、CH3COONa等溶液都得到原溶质。 3.某些盐溶液在加热过程中或蒸干后可能发生分解、氧化还原等反应,最终得到分解产物。 例如,加热Ca(HCO3)2溶液,得到CaCO3。蒸干NaHCO3溶液,得到Na2CO3。蒸干NaClO溶液,得到NaCl。蒸干Na2SO3溶液,得到Na2SO4等。,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4.加热阴、阳离子均易水解,且水解产物易挥发的盐的水溶液,蒸干时得不到任何物质,如(NH4)2S、(NH4)2CO3等。 5.加热蒸干易被氧化的盐溶液,蒸干后得到其氧化产物。

5、 例如,FeSO4溶液蒸干后得到Fe2(SO4)3。Na2SO3溶液蒸干后得到Na2SO4。,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学以致用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固体物质的是() A.MgCl2B.Al2(SO4)3 C.Ca(HCO3)2D.(NH4)2CO3 解析:MgCl2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MgCl2+2H2O Mg(OH)2+2HCl,加热时因HCl挥发,使平衡右移,水解程度逐渐增大,生成Mg(OH)2沉淀,经灼烧后得到MgO,A不符合题意;Ca(HCO3)2受热分解,最终得到CaCO3,C不符合题意;(NH4)2CO3受热促进双水解,

6、最后以NH3和CO2的形式挥发掉,D不符合题意。 答案:B,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答案:D,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规律方法点拨,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答案:C,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

7、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填写下列空白: (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则该溶质是,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2)若上述关系中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若上述关系中是正确的,则溶液中的溶质为。 (3)若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HCl)c(NH3H2O)(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H+)和碱中c(OH-)的关系为c(H+)c(OH-)。,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答案:(1)NH4Cl (2)NH4Cl和NH3H2ONH4Cl

8、和HCl (3)小于大于,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3.质子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水解等过程的发生,往往存在质子(H+)的转移,但转移过程中质子数量保持不变,称为质子守恒。如在NaHS溶液中,存在NaHS的电离和水解、H2O的电离,其质子转移情况可作如下分析: 根据质子守恒有c(H2S)+c(H3O+)=c(S2-)+c(OH-),即c(H2S)+c(H+)=c(S2-)+c(OH-)。 如在K2S溶液中,H2O电离出的OH-即存在如下关系:c(OH-)=c(H+)+c(HS-)+2c(H2S

9、)。,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答案:D,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典型例题】 泡沫灭火器内含有NaHCO3浓溶液(置于铁桶内)和浓Al2(SO4)3溶液(置于玻璃瓶内)。使用时把灭火器倒置即有泡沫喷出灭火。 (1)写出倒置灭火器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灭火器内NaHCO3溶液体积和Al2(SO4)3溶液体积之比约为51,请估计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溶液稍过量更好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

10、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学以致用已知NaHSO3溶液和Na2CO3溶液混合加热煮沸能产生CO2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HSO3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 B.两溶液混合后产生CO2的原因是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C.向NaHSO3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 D.0.1 molL-1 NaHSO3溶液中:c( )+2c( )+c(OH-)-c(H+)=0.1 molL-1,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解析:由生成CO2知亚硫酸氢钠溶液呈酸性,A错误;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11、是在带相反电荷的微粒之间进行的,B错误;亚硫酸氢钠与三氯化铁溶液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和 ,无气体和沉淀生成,C错误;由 +c(OH-)=c(Na+)+c(H+)及c(Na+)=0.1 molL-1知D正确。 答案:D,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1. (2016全国乙,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

12、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 c( )=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解析:氨水与盐酸中和生成氯化铵,氯化铵属于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应选择在酸性范围变色的指示剂,指示剂可以为甲基橙,A选项错误;盐酸若为20 mL,二者恰好中和,此时溶液为酸性,若溶液pH=7,则盐酸体积必然小于20 mL,B选项错误;M点处溶液呈中性,c( )=c(Cl-),c(H+)=c(OH-),但c(Cl-)要远大于c(H+),C选项错误;由于N点为0.1 molL-1的氨水,根据电离度为1.32%,c(OH-)=0.1 molL-11.32%=0.00 132 molL-1,故pH12,D选项正确。 答案:D,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探究活动一,探究活动二,探究活动三,探究活动四,随堂训练,答案: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