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绪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文学绪论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唐代文学绪论,第一节 唐代的思想文化环境、士人生活与文学发展,一、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经济强盛,国力强大,文化开放融合。 1.南北文化的交融加速发展。李唐王朝的鲜卑血统,来自北朝关陇胡汉杂居地区,深受胡汉融合影响。 2.中西文化的交融。大量外族移民进入,各族、各国的文化、生活趣味到生活习俗广泛影响着唐人 。,3.文化交融带来多种艺术的繁荣,各种艺术又促进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的表现技巧、风格的多样化 (题材的拓展,如诗画交融、燕乐对于词的影响等)。 二、唐代三教并举的思想及对文学的影响 武德八年(625),李渊宣布道先、儒次、释后的三教排名,有唐一代儒、道、释并存,是一
2、个思想十分自由开放的社会,这也带来文学空前的发达繁荣。(不过,也要注意各时期佛道地位各有不同),1唐代儒家思想与文学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唐执行“文治”策略、儒学是朝廷施政的理论依据和实行统治的思想基础 。 儒书被钦定为国子监和州县学的主要教材,儒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受儒学熏陶,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这些都深刻影响到唐代文学。,首先,作为官方的、主流的文学观是传统的儒家诗教观。唐初官方八部史书的文学传序或文苑传序,反映出文学观念是儒家的。 如魏征的隋书文学传序:“文之为用,其大矣哉!上之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
3、。或离馋放逐之臣,途穷后门之士,道坎坷而未遇,志郁抑而不申,愤激委约之中,飞文魏阙之下”(对文学的三种分类)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文学作品要讲究个人情志,但也须服从为政治服务的原则。,儒家诗教观在唐诗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诗歌创作观念上反对文饰、华艳的诗风,要求恢复内容充实刚建、文以载道、裨补教化的传统观念。这种观念的代表人物包括陈子昂、元结、白居易、元稹等。初唐流行“彩丽竞繁”的带有齐梁特色的诗风,陈子昂提出诗歌应恢复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的优良传统;元结提出“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通过诗歌创作,来达到“救时患”的目的;白居易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君、为臣
4、、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第二、儒家的人文精神在文学中有深刻的反映。 以唐诗为例,唐诗出现大批表现追求理想、致君尧舜、积极进取和关心现实、以天下为己任、揭露现实弊端的诗人诗作。在入世的、积极的儒家思想观念熏陶下,几乎每个诗人都关注社会现实,唐诗中迄今留有大量的政治诗、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可以说,从整体上看,唐诗表现出恢宏的气度、强烈的进取精神,是国力强盛的反映,同时也是作为立国之本的儒家思想的反映。,2唐代道思想文化与文学 道教(包括道家)在唐代思想文化里占有重要的位置,作用于文学的写作。 道家思想对于唐代诗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自然的亲和力。唐代创作出大量的山水诗。,道教神
5、仙理论对于唐人的人生信仰影响很大,很多诗人都有神仙信仰,反映在创作中神仙世界的描写、道教色彩的内容。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夸张、想象;唐诗中很多带有浪漫主义创作特点的作品,往往与道教神仙世界的影响有关。,3唐代佛教与唐诗 佛教中国化已到相当成熟的阶段,禅宗尤其如此,深深契入中国文化之中。佛教对于唐诗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诗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反映到作品中来。 禅宗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行:佛教语。变动不居之心。心以流行于事相为作用,故称。可理解为思虑。心行处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一切事物的真相不是思虑、思想与语言所能凑泊的、所能达到的),藉着具体的物象,来表
6、现难以言传的一点禅机,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新的审美境界。,参考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论盛唐诗的名言:“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相,言有尽而意无穷。”后者以禅论唐诗。指出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这也是指出唐诗受到佛禅的影响。 同时,这也是手法。 佛教对唐诗的更为直接的影响,是这个时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三、唐代科举制度对唐文学影响(了解) 唐代科举制深刻影响入仕,其中进士科因与诗赋相关,对文学尤其唐诗的创作产生作用。 通常所说的唐代科举,主要指进士、明经和制举,尤其是进士科,更为人所重
7、视,录取名额甚少。唐初相当长的时间内,进士科与诗赋无关,高宗调露二年,进士科加试杂文,约在唐立国一百余年以后的天宝时期,进士科的杂文考试以诗赋作为固定格局。开元、天宝间进士科得人之盛与文学的发达也被当时的人不断联系起来谈。,第一、进士试的诗赋考试之影响 进士试诗作,都是五言律诗,限定十二句。 首先,产生消极影响:省试诗本身,由于内容的限制和形式格律的拘牵,易束缚作者的思想,也难于施展诗人的独特的艺术手法。 积极的:科试诗赋得讲究声韵对偶,也刺激了文人对声律的研究,从诗歌创作的形式上来说,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中唐以后,近体格律诗较以前发达成熟应当与此有关。,不论如何,进士选拔注重诗赋文才,使得士
8、人须在文学诗赋方面有相当的训练,特别是在诗歌方面下更大的功夫。 第二、进士行卷之风对唐诗的影响。 四、唐代士人的生活与文学(参见教材,自学) 唐代士人的生活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主要有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以及入仕后的贬谪生活。,1.漫游之风 山水游赏,亲近自然,陶冶情趣,提高了山水审美能力 山水诗繁荣。而更多的是山水以亲切的面貌出现在非山水诗的作品中,与作者的心灵情感交融,造成了唐诗风情摇曳、韵味醇厚的境界,山水写作成为唐诗的一大成就。,漫游通都大邑,干谒投赠,结交友朋。这也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的题材和艺术。 2.入幕之风 入仕途径在科举之外,入幕是一重要途径。不少诗人,都有过幕府生活的经历。中
9、唐以后,士人幕府供职成为普遍现象。如李益、杜牧、李商隐 等。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词的产生,小说的发展影响不言而喻。,3、读书山林之风 唐人有读书山林的风气。一些人入仕前或隐居山林,或寄宿寺庙、道观以读书,山林的清幽环境,对于士人的情趣陶冶,审美趣味的走向,都会有影响。,4、贬谪生活 唐代特别是中唐以后文人的贬谪生活,也丰富了唐诗,使唐诗从生活面到情调意境,都呈现出更为丰富多彩的面貌。贬谪的悲愤不平,孤独寂寞,凄楚忧伤,和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理想的追求,构成了贬谪文学丰富多样的内涵。,第二节唐代文学的繁荣 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自学) 客观原因:经济发达,社会思
10、想文化的开放兼容,带来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文化环境;盛世士人的进取精神,带来文学昂扬的风貌;丰富多彩的生活、多种艺术的相互交融促进,三百多年间包括大繁荣与大破坏的时代,都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参见课件第一节及教材) 文学自身的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发展的结果(参见教材),二、唐文学繁荣的表现: 1、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诗歌达到最高成就,散文展开文体文风改革,小说走向成熟,出现新的文体词,并焕发光彩。 2、作者众多,名家名篇众多。,三、唐诗发展的分期 南宋严羽沦浪诗话依时代先后分唐诗为五个阶段,后人论唐诗分期,皆追溯于严羽。“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大历以前
11、分明是一副言语,晚唐分明别是一副言语。”这种看似以时间来划分的分期,实际上已显示出是风格的划分。,明代高棅唐诗品汇将唐诗明确划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并对分期时限、发展状况和代表作家作了概括说明,用意在于勾勒出唐诗发展的大体趋势,其盛衰起伏、正变主次等各种交互错杂的变化。后人研究唐诗分期,大致都赞同和采用高棅的四分法。,对唐诗进行分期是研究的必要。唐诗几百年间的发展,文学风尚、艺术审美标准、创作技巧、诗人群体特征等等各方面都不同,对唐诗风貌和历史演进过程的宏观、准确的把握离不开分期。四分法大略反映出唐诗从奠立,到繁荣、发展、消歇的过程,反映了各阶段唐诗发展艺术流变的历史轨迹。,现今基本的分
12、期: 初唐:618712 (开国至玄宗开元元年约90年) 盛唐:713765 (开元元年至代宗永泰元年约50年) 中唐:766824 (代宗大历元年至穆宗长庆四年约60年:期间大历、建中、兴元、贞元、永贞、元和、长庆) 晚唐:825907 (敬宗宝历元年至亡约80年),1.最初90年左右,是唐诗繁荣到来的准备阶段。一是转变诗风,就表现领域和情思格调来说的;二是改进诗体形式,在永明体的基础上,一是把四声二元化,一是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创造了近体诗。初唐四杰及稍后的陈子昂,在这种历史转变中起了突出作用。王绩、杜审言、沈、宋二人等也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沈宋在诗体上有贡献。,2.开元十五年前后,情思格调、意境兴象,声律形式等,都已经为唐诗繁荣的到来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殷璠河岳英灵集叙 “ 声律风骨始备矣”),可以说初步步入繁荣阶段;继之而来的便是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3.中唐诗,时代心理变迁下诗歌风貌开始出现转变。起先气骨萧条,“大历十才子” ;元和年间(806-820)诗歌又现繁荣,出现二种流派:一以白居易为首的浅俗派,一以韩愈为首的险怪派。二派的渊源都是杜甫。 4. 到晚唐,中兴幻灭,题材狭窄,多苦吟;小李杜突起。,讨论: 选一种唐代士人生活,谈谈其与唐代文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