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1859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品评中国文化中的“月亮”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评中 国文 化中的“月亮”,明达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华前前,海 上 生 明 月, 天 涯 共 此 时。 唐张九龄 但 愿 人 长 久, 千 里 共 婵 娟。 宋苏轼,“月到中秋分外明”。 在中国人的心目 中,中秋的月亮无疑 是最圆、最亮、最美 、最牵动人心的月亮。,本节课我们谈的月亮,不是天文学意义上的月亮,而是人文意义上、文化意义上的月亮;通过月亮这一面“镜子”(高悬在天上的明镜,“飞镜又重磨”),来反观我们民族的文化。,一、月亮神的失落 (一)历史上的月亮痴迷者” 李白、苏轼,1.李白旅(山;水)、酒、月 全唐诗50836首诗中,“月”字出现11055次,占1/5; 其中李白1166首诗

2、中,“月”字出现523次;占1/2。 酒“李白斗酒诗百篇,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诗 仙 李 白,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静夜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月与酒:“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且就洞庭奢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游洞庭五首之二 由此,诗人自称“月奴”,完全可以理解。,李白:“诗人之死” 诗人打动我们的是他的诗,更让人动情的是他的“死” 富有诗意的死的方式。诗人一生最为钟情的是两样东西 酒与月亮,将诗人送上人生最后归途的,还是酒与月亮。 李白之死安徽,泛舟湖

3、上,醉眼朦胧,湖水中飘飘 忽忽有一轮月亮,离我怎么这样近呀!简直就伸手可得,我 为什么不把它捞上来呢?于是,在这浪漫的醉意中,诗人伸 一伸手,侧了侧身,便随着水中的月亮永远地去了。,2.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惊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举舞弄轻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国神游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前赤壁赋超越人生悲情: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牛斗之间”;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所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3.北宋东京的中秋夜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簧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 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 晓。”,(二)月亮神的失落 人们对月亮的感觉越来越淡漠,月亮的存在好象是 可有可无,常常是“视而不见”,中秋节吃不吃月饼是无 所谓的,玩月赏月似乎只是昨天的故事。,1.为什么人们不再钟情于月

5、亮?是现代的人感情麻木吗? 肯定不是,不再钟情于月亮,一定是“移情别恋” “文化娱乐”、“居住环境”等等。,2.自然科学代替了自然崇拜 月亮不再是一尊神,而是一块离我们38万公里的巨石, 引力为地球的1/6; 月宫里既没有温柔的嫦娥,也没有不死的桂树,300多 度(昼127度,夜-183度)的昼夜温差不允许任何生命的存 在,因此也不会有捣药的玉兔、伐桂的吴刚,“吴刚捧出桂 花酒”也只能是诗人浪漫的想象。,漂亮? 嫦娥? 婵娟? 桂树? 吴刚? 玉兔?,我们怎么会爱上这样一块石头?,3.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 不同时代的文化精神也不同: 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是进取、 竞争、开放、征服(自然、 其他

6、民族),工作和生活的 快节奏; 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则是追 求和谐,天人合一,相对封 闭和停滞,节奏很慢(“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二、月亮文化的今日遗存 精神文化现象有历史继承性。月亮文化今天仍有很强的生命力,月亮文化的今 日遗存,表明中国人心中有割舍不断的“月亮情结”。,(一)音乐 1.古曲 “彩云追月”、“二泉映月”、“平湖秋月”、 “汉宫秋月”、“月儿高”、“春江花月夜”;,2.民歌 “在那银色的月光下” “半个月亮爬上来” “小河淌水” “敖包相会” 等等。,3.现代歌曲 “十五的月亮” 刘欢“弯弯的月亮” 田震“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田震“月牙泉” 苏红“月亮走,我也走” 王菲“明

7、月几时有” 孟庭苇“你看你看月亮的脸” 梅艳芳“床前明月光” 徐小凤“明月千里寄相思” 张信哲“白月光” 邓丽君、周华建、齐秦“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等。,二建筑 “月亮(洞)门”与“哥特式”蕴涵的不同精神: 一个是平和的,向内的,圆满的,和谐的; 一个是激烈的,向外的,超越世俗世界,直指天国。 林语堂:“在中国人看来,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这是中西方两种不同的幸福观在建筑上的体现。,(三)成语 “月光如水”、“月落乌啼”、“月满花香”、 “闭月羞花”、“月貌花容” 美女美貌 “月缺花残”“月坠花折”美女衰老、死亡 “花前月下”、“风花雪月”恋爱 “月下老人”牵线搭桥 “月满则亏”谦虚,“谦受益,

8、满招损” “月中折桂”金榜题名 “披星戴月”日理万机 “众星拱月”中国共产党为月亮,人民为星星 “烘云托月”写文章常用的手法之一。,(五)其他 月山、月牙泉、“月坛” “月饼” 阴历记时、元宵节、中秋节; 香山半山腰慈禧太后“赏月亭”; 张家界“玉兔望月” 嵩山“嵩门待月不忍归”60年一遇,三、月亮崇拜与中秋习俗 1.自然崇拜是人类早期的宗教形式 “万物有灵” 天、地、日、月、风、雷、水等等;,2.中秋祭月的由来 礼记祭仪记载上古社会的祭月习俗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 春分祭日,此为阴衰阳盛的转折点; 秋分祭月,此为阴盛阳衰的转折点。,3.祭月的方式月神像放在月出方位,供案上摆放月饼, 焚烧月光

9、纸,月亮升起后对月跪拜,由女子主祭; 西厢记张生和崔莺莺二人“拜月老”,对着月亮 发表爱情誓言。,4.玉兔 玉兔捣药,降福人间,消病长寿; 月中玉兔为雄性,地上兔子为雌性,雌兔望月即可怀孕; 兔子生殖能力很强,一月一窝,雌兔一年产幼兔180只。,玉 兔 捣 药 图,5.月饼 胡饼; 吃月饼的意义: 愿男子早步蟾宫,高攀仙桂; 愿女子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愿天各一方的人们早日团圆。,7.嫦娥中国的探月计划叫“嫦娥计划” 原为“恒娥”,永恒的女性;后避讳西汉皇帝刘恒,改称“嫦娥”。 屈原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死后又奇异地再生。 追求永恒,像月亮一样不朽,但不可能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江岸何

10、人初见月, 江月何时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四、中国月亮文化的哲学意义 1.自然崇拜; 2.生命永恒; 3.阴柔之“道” 4.禅意绵绵,太 极 图,以刘欢弯弯的月亮为例,全篇都是阴性意象: “遥远的夜空,夜 有一个弯弯的月亮,月(“阴”从“月”) 弯弯的月亮下面, 是那弯弯的小桥,桥(形似弯月) 弯弯的小河,河(水为阴性) 弯弯的小船,船(形似弯月) 啊!弯弯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五、月亮的美 月亮是夜的灵魂,是夜空中的点睛之笔; 中国文化中的月亮不可能是冰冷的石头、凄凉的荒地, 而是我们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息地,带给我们一种“温柔的喜悦”。,1.色彩 白色纯洁、清冷的感觉; 白色、银色、玉“皓月”、“霜月”、“冷月”; 圆月、满月“玉盘”、“银轮”、“玉轮”; 缺月“玉钩”、“银钩”; 少有表达金色、黄色,弯月、残月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 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荷 塘 月 色,寻找月亮 请你松开 指间的鼠标 请你合上 沉重的书卷 让我们走出 钢筋与水泥的丛林 一起去寻找 那弯挂在柳梢上的 月亮,谢谢大家!敬请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