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鲁科选修3-5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1088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鲁科选修3-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鲁科选修3-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鲁科选修3-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鲁科选修3-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1 / 6 物理:本册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动量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 C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不一定相同 D两物体动能相等,动量一定相等 2 把一支枪水平固定在小车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当枪发射子弹时,关于枪、 子弹、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枪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 枪和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 枪、子弹、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D. 若不计子弹和枪筒之间的摩擦,枪、车、子弹组成的系统动量近似守恒 3M置于光滑平面上,上表面粗糙且足够长,木块m以初速度v滑

2、上车表面,则() Am的最终速度为 mM mv B因车表面粗糙,故系统动量不守恒 C车面越粗糙,小车M获得动量越大 D车面越粗糙,系统产生的内能越多 4A、B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其质量kgmA 1,kgmB2, 速度分别为smv A /6 0 ,smvB/2 0 ,A追上B发生碰撞后, 两球的速度可能是( ) AsmvA/2 , smvB/4 B smvA/5 , smvB/5.2 C smv A /4,smvB/4DsmvA/7,smvB/5.1 5 木块 a 和 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 紧靠在墙壁上,在b 上施加 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如图所

3、示,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和 b 系统的动量守恒 Ba 尚未离开墙壁前,a 与 b 系统的动量不守恒 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2 / 6 Ca 离开墙后, a、 b 系统动量守恒 Da 离开墙后, a、 b 系统动量不守恒 6 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块A和 B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B与轻质弹 簧相连。设B静止, A以某一初速度向B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弹簧 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AA的初动能 BA的初动能的 1 2 CA的初动能的 1 3 DA的初动能的 1 4 7 静止的实验火箭,总质量

4、为M ,当它以对地速度vo 喷出质量为m的高温气体后,火 箭的速度为() A 0 () mv Mm B 0 () mv Mm C 0 mv M D 0 mv M 8 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根据:用 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中, 发现粒子 ( )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的偏转 B全部发生很大的偏转 C绝大多数穿过, 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 甚至极少数被弹回 D绝大多数发生偏转, 甚至被弹回 9 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的穿透能力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推知() A来自于原子核外的电子 B的电离作用最强,是一种电磁波 C的电离作用较强,是一种电磁波 D的电离作用最弱,属于原子核内释放的光子 10

5、 氢原子从n=4 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 的能态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5 的激 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3 / 6 发直接跃迁n=2 的能态时,可能发出的是() 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r射线 11 下列关于光谱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连续光谱就是由连续发光的物体产生的 B通过对连续谱的光谱分析,可鉴定物质成分 C线状光源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 D通过对连续谱的光谱分析,可鉴定物质成分 12 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之间跃迁时,可发生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 个波长分别为1和2,且1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A12 B12C 12 12 D 12 12 1

6、3 关于半衰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放射性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半衰期比单质中长 B.升高温度可以使半衰期缩短 C.氡的半衰期是3.8 天,若有4 个氡原子核,经过7.6 天就只剩下1 个 D.氡的半衰期是3.8 天, 4g 氡原子核,经过7.6 天就只剩下1g 二、计算题 14 如图所示,在光滑桌面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木板A和B,它们靠拢但并不相连,长度 皆为 L=1.0m,在木板 A的左上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小金属块,它的质量和木板的质量相等, 金属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10 ,最初它们是静止的。现让小金属块以V0 =2.0m/s 的 初速度开始向右滑动,取 g= l0m/s 2

7、,求: (1)小金属块刚滑过木板A时的速度; (2)小金属块最终的速度。 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4 / 6 15两个动能均为0.35MeV 的氘核对心正碰, 聚变后生成氦 3 2 3()He,同时放出一个中子. 已 知氘核的质量为3.3426 10 27kg,氦 3 的质量为 5.0049 10 27kg,中子的质量为 1.6745 10 27kg. 假设碰前的动能和聚变中释放出的核能都转变成了氦 3 和中子的动能。求: (1)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 (2)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 (3)核反应中产生的氦3 的动能。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3 A 4 A 5

8、BC 6 B 解析 :解决这样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能够将两个物体作用的过程细化。具体分析如 图,开始 A物体向 B运动,如图;接着,A与弹簧接触,稍有作用,弹簧即有形变,分别对 A、B物体产生如右中图的作用力,对A的作用力的效果就是产生一个使A减速的加速度, 对 B的作用力的效果则是产生一个使B加速的加速度。 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5 / 6 如此, A在减速, B在加速,一起向右运动,但是在开始的时候,A的速度依然比B的 大,所以相同时间内,A走的位移依然比B大,故两者之间的距离依然在减小,弹簧不断压 缩,弹簧产生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对A的加速作用和对B的加速作用

9、而逐渐变大,于是,A 的速度不断减小,B的速度不断增大,直到某个瞬间两个物体的速度一样,如图。 过了这个瞬间, 由于弹簧的压缩状态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所以对两个物体的作用力以及 力的效果也没有变,所以A要继续减速, B要继续加速,这就会使得B的速度变的比A大, 于是 A、 B物体之间的距离开始变大。因此,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小的时候,也就是弹簧 压缩量最大的时候,也就是弹性势能最大的时候,也就是系统机械能损失最大的时候,就是 两个物体速度相同的时候。 根据动量守恒有2mvmv,根据能量守恒有 P Emvmv 22 2 2 1 2 1 ,以上两式联列 求解的 2 2 1 mvEP,可见弹簧具有的最

10、大弹性势能等于滑块A原来动能的一半,B正确。 错解分析: 错解:根据能量守恒,当小滑块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时候, 弹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因此选A。 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学生没有进行认真的过程分析,没有弄清楚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简 单地根据感觉下结论。 7 B 8 C 9 D 10 C 11 D 12 CD 13 D 二、计算题 14 解析 : (1)设小金属块和木板的质量为m ,用 v1和v2表示小金属块刚滑过木板A时小金属块和木板A 2012 高中物理本册测试题2 鲁科版选修3-5 6 / 6 的速度。由动量守恒和功能关系可得 mv0mvl+2mv2 222 012 111 2 22

11、2 mvmvmvmgl? 解得: vl0 m/s v 21 m/s (不合理,舍去) v1 4/3 m/s v21/3 m/s (2)设小金属块在木板B上距离其左端为x处一起共同运动的速度为v3,对全过程,由动量 守恒和功能关系可得 mV0m v2+2mv3 222 023 111 2() 222 mvmvmvmg lx? 解得: v3 =5/6 m/s x=0.25 m x=0.25 ,说明金属块既没有停在木板A上,也没有滑出木块B,是合理的。 15 解析 : (1) 核反方程为:nHeHH 1 0 3 2 2 1 2 1 (2) 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 227272782 (2 3.3426

12、 105.0049 101.6745 10)(3.0 10 )3.26EmcJMeV (3)核反应前后动量守恒,反应前两个动能相同的氘核的动量等大反向,总动量为0, 设反应后He 3 2 和n 1 0 的质量和速度分别为 1 m、 2 m和 1 v、 2 v,则有: 0 2211 vmvm 题设已假设碰前的动能和聚变中释放出的核能都转变成了氦3 和中子的动能, 因此反应 后的总动能满足:Evmvmvm 2 00 2 22 2 11 2 1 2 2 1 2 1 氦 3 和中子的质量比: 3 1 1 2 m m 利用以上三式和(2)的结果可求得氦3 的动能为: )(99.0 2 12 11 MeVm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