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51035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 1 / 2 高次方程的解法 有很多中学生一谈起高次方程,就好比见天书一样。其实高次方程没什么难的,学数 学应该学会举一反三。我们知道初中学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些学生只把二次方程的求根公 式记住了, 但这个求根公式怎么推导的呢,他没有理解。其实学数学应该学会理解,注重理 解,而不在于死记公式。比如说我们学了一元二次方程,重要的不是这个求根公式,而是 一元二次方程有几种解法。 一元二次方程有以下几种解法: 1、配方法(二次方程是配平方法):这一方法虽然是很好理解的,但我通过在网上了解 有很多学生对一方法根本就不懂。因为我问到他们时, 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只会这

2、个求根公式, 一问起是怎么推导的,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 其实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就是用配方法导出来的, 配方法是解方程的里面的,尤其是解高次方程里面的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如果能够彻底理解 这一方法,不仅是二次方程这块好掌握,对以后解高次方程也有很大帮助。 比如说对于二次方程ax 2+bx+c=0,我们知道可用配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法配成缺少一 次项系数的二次方程,即配成关于x 的一次代数式的完全平方的行式,这样就可以通过直接 开平方法解出此方程。那么二次方程我们能用配方法求解,我们是不是就考虑举一反三,三 次方程ax 3+bx2 +cx+d=0 是不是也可以采取配方来解,当然对于三次方程就应该是

3、配立方法 了。通过研究对于某些特殊的三次方程是可以通过配立方法来求解的,为什么说是要特殊 的三次方程呢,因为三次方程和二次方程不一样,它有三个带未知数x 的项,这样用配立 方法化把二次项系数去掉的同时,不一定一次项系数也同时去掉。所以对于某特殊的三次方 程也适用于配方法的。比如说x 3+6x2+12x+9=0,通过配立方法,可以化成完全立方的形式 (x+2) 3+1=0,这样就可以解得该方程有一实根 X=-3,所以我们学了二次方程的配方法后, 可以把这种方法推广到三次方程,甚至更高次数的方程上(例如某些四次方程可以通过配 四次方法来解) 。所以如果能够举一反三,学了二次方程以后。对于某些特殊的

4、高次方 程也应该会解。 2、因式分解法:这种方法适合一些根为整数的方程。可以解一些特殊的二次方程。比 如说方程x 2 +x-2=0 ,可以分解因式为(x+2)(x-1)=0 ,那可以解得X1=-2,X2=1。同样我们 应该考虑二次以上次数的方程也有可能适用此法。比如说一元三次方程x 3+18x2+72x+64=0, 仔细观察这个方程,发现该方程的三次项和常数项可以组合,用立方和公式公解,18x 2 +72x 这一部分可以提取公因式x,那么这两个代数式分解之后有公因式(x+4) ,那么又可以提取 公因式( x+4) ,从而求出该一元三次方程的根。 综上所述, 二次方程的某些方法,是可以推广到某些

5、特殊的高次方程上面的。学了二次 方程,如果会举一反三,对某些高次方程应该轻而易举就会解出来的。 其实不论二次方程的配平方法或者是因式分解法,其主旨思想都是降次,把二次降为一 次就解出来了。 实际上解高次方程的主旨思想也是降次,如果是三次的就想办法降为一次的 或两次的。 关键是怎么降次,降次的方法, 下面通过举例说一下某些特殊高次方程的几种解 法。 1、换元法: 例如四次方程(x+1)(x+2)(x+3)(x+4)+1=0,可以分成 (x+2)(x+3)和 (x+1) (x+4)两个因式, 然后这两个因式分别乘出,得到 (x 2+5x+6) (x2+5x+4)+1=0 , 设 x 2+5x=y,

6、代入方程,得: (y+6)(y+4)+1=0 , 最后整理得,y 2 +10y+25=0,解得 y1=y2=-5, 2013 年高中数学教学论文高次方程的解法 2 / 2 然后代入x 2+5x=y,得 x2+5x=-5 , 再解这个二次方程,即可求出原方程的四个实数根。 2、配方法: 例如四次方程x 4+6x3+13x2+12x+4=0,这个方程如果不仔细看, 好像是看着很乱,找不 到求解的头绪, 其实如果试用配方法解,应该是很容易的。先通过配平方法将三次项式系数 化掉, 即( x 2+3x)2+4x2+12x+4=0, 然后观察 正好后面的系数比和括号里的一样, 即( x 2+3x)2+4(

7、x2+3x)+4=0, 这样就可以用换元法,把四次方程化成二次方程,最后求出原方程的根。通过这个例 子我们可以看出, 对于某些最高次数为合数的N次方程,不仅可以考虑使用配N次方的方法, 也可以考虑使用配N的因数次方的方法。例如四次方程可以考虑配平方的方法,六次方程可 以考虑配二次方或者是三次方的方法,九次方程可以考虑配三次方的方法等等。 3、因式分解法: 例如解三次方程x 3+x2+3x+27=0,可以分解因式为 ( x+3)(x 2-3x+9)+x(x+3)=0 , 提取公式 因式 (x+3) ,得( x+3)(x 2-2x+9)=0 , 然后就通过解x 2-2x+9=0 、x+3=0 这两个方程, 解原方程只有一个实根x=-3 。 以上这些解高次方程的方法仔细想一下,都来自于解二次方程的方法。所以学数学应该 学会举一反三。 下面出几道题供学生练习参考 解下列方程: 1、(x+1) (x+2)(x+3)(x+4)(x+5)(x+6)+9=0 2、 x 3+8x2-4x-32=0 3、x 4+2x3-x2+2x+1=0 4、 x 3+6x2+11x+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