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50986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2.3 化学平衡的移动课件 苏教版选修4(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阅读思考,自主检测,任务一、快速阅读课本第52页,思考“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平衡状态的保持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什么是平衡的移动? 提示:化学平衡状态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保持。可逆反应中,当平衡体系条件改变时,原有化学平衡状态被破坏,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叫做化学平衡的移动。 2.根据图2-19思考:合成氨反应达平衡状态时氨气的物质的量的分数与温度、压强有什么关系? 提示:合成氨反应达平衡状态时,氨气的物质的量的分数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升高。,阅读思考,自主检测,任务二、认真阅读教材第53页到第55页的内容,分别完成下列任务: 1.浓度、压强和温度

2、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有什么规律? 提示:(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的浓度或减小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会使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温度降低,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放热反应方向移动。,阅读思考,自主检测,2.通过阅读第55页内容,你得出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是什么?请完成“问题解决”中提出的问题。 提示:(1)勒夏特列原理内容: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

3、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增大氮气浓度,平衡向着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虽然不能使平衡移动,但是可以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 增大压强,平衡向着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低温有利于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由于低温反应速率小,催化剂活性也小,因此选择较高温度。,阅读思考,自主检测,1.在一定温度下将CO(g)和H2O(g)各1 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H2O CO2+H2,达平衡后测得CO2为0.6 mol,再通入4 mol H2O(g),达到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是() A.0.6 molB.1 m

4、ol C.在0.61 mol之间D.大于1 mol 答案:C 2.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黄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平衡:,欲使溶液由黄变成黄绿色或蓝色,应采取的方法是 () A.加CuCl2粉末B.加入NaCl溶液 C.加AgNO3溶液D.加盐酸 答案:C,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化学平衡是否一定发生移动? 提示:平衡发生移动的本质原因是条件改变使化学反应速率改变,使v(正)v(逆)。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平衡不一定移动,若速率改变后,v(正)=v(逆),平衡不移

5、动,若v(正)v(逆),则平衡发生移动。,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2.改变浓度,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有变化吗?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强改变平衡是否一定发生移动?改变温度呢? 提示:(1)改变浓度,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不变。 (2)对于有气体参与,而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不变的反应来说,压强改变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稀有气体,虽然气体总压强增大了,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改变,平衡也不发生移动。 (3)由于任何反应均产生热效应,故升高温度或降低温度均能改变正、逆反应速率,而且改变的倍数不相等,故平衡一定发生移动;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

6、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3.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的适应范围和适应对象分别是什么? 提示:(1)适应范围:只适用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的体系不能用此原理分析。 (2)适应对象:由于勒夏特列原理是浓度、压强和温度等对平衡影响的概括和总结,它也适用于其他平衡体系,如以后我们要学习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络合平衡等。,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1.化学平衡移动 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浓度、温度、压强)建立起来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原平衡状态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起新

7、的平衡。 此过程可表示为:,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1)化学平衡移动: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的过程。 (2)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反应条件的改变,v(正)v(逆),移动的结果是正、逆反应速率发生变化,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发生相应的变化。 (3)化学平衡移动的特征: 从反应速率来看:若有v(正)=v(逆)到v(正)v(逆),再到v(正)=v(逆)这样的过程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 从混合物组成来看:各组分的含量从保持一定到条件改变时含量发生变化,最后在新条件下保持新的一定,同样表明化学平衡发生了移动。,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2.外界条件

8、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3.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步骤和原则 (1)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步骤 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量的变化(如浓度变化、温度变化等)。 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作判断:根据图像中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

9、目要求的判断。,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2)化学平衡图像题的解答原则 以可逆反应aA(g)+bB(g) cC(g)为例说明。 “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意义三个量,确定横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和确定纵坐标所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则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A)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图B)。,探究问题,知识点拨,重点难点,重要考向,A.表示T2T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表示p1c。,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一

10、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例题1】 已知COCl2(g) 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升温;恒容通入惰性气体;增加CO浓度;减压;加催化剂;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A.B.C.D. 解析:因COCl2的分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增加的吸热反应,故升温、减压均可使平衡右移,提高了COCl2的转化率;增大CO的浓度导致平衡左移,降低了COCl2的转化率;加入催化剂、恒容加入“惰性气体”对平衡移动无影响,不改变COCl2的转化率;恒压下加入“惰性气体”,必将引起容器体积增大,平衡右移,提高COCl2的转化率。 答案:B,重点难点,重要考向

11、,考向一,考向二,成功体验1(2016南京模拟)据报道,在300 、70 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B.反应需在300 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解析: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从而提高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反应需要一定的温度并不能断定其为吸热反应,有时加热是为了引发反应;增加一种反应

12、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分离出生成物,降低其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反应物的利用率提高。因此,A、C、D项正确。 答案:B,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二化学平衡图像题的分析方法 【例题2】 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H=-1 025 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解析:此题结合化学平衡图像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根据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可确定选项A正确,C错

13、误;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方向)移动,可知B正确;根据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对化学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可知选项D正确。 答案:C,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成功体验2导学号22014034(2016浙江测试)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H0,下列研究目的和示意图相符的是(),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重点难点,重要考向,考向一,考向二,解析:A项,T2T1,则T2时反应速率快,T2时曲线应比T1时先拐平,错误;B项,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错误;C项,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N2)减小,达到平衡

14、时(N2)最小,再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N2)又增大,正确;D项,p2p1,所以p2条件下先达到平衡,增大压强,平衡向右移动,(NH3)增大,所以p2时平衡线应在p1条件下平衡线的上面,错误。 答案:C,1 2 3 4,1.可确认发生了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发生了改变 B.有气态物质参加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了压强 C.某一条件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再相等 D.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使用催化剂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A中速率发生了改变,但可能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地改变,使两者速率仍然相等;B中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

15、数目相等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相同;D中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化学平衡不移动。 答案:C,1 2 3 4,2.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1 2 3 4,解析:A项,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时间越短,化学平衡逆向移动,生成物C的浓度也越小,错误;B项,正反应为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时,平衡正向移动,正确;C项,催化剂不会影响平衡移动,错误;D项,压强恒定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错误。 答案:B,1 2 3 4,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CO2(g)+C(s) 2C

16、O(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则平衡及指定物质的浓度如何变化? (1)增加C,平衡,c(CO)。 (2)减小密闭容器容积,保持温度不变,则平衡,c(CO2)。 (3)保持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N2,则平衡,c(CO2)。 (4)保持密闭容器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c(CO)。 解析:(1)C为固体,增加C,平衡不发生移动;(2)减小容器容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目减小的方向移动;(3)通入的N2不参加反应,并且密闭容器容积和温度不变时,各物质的浓度并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4)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1 2 3 4,答案:(1)不移动不变 (2)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 (3)不移动不变 (4)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1 2 3 4,4.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填“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