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506979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军事史 中国古代兵器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兵器,山东财经大学 龙腾,原始人类的兵器,原始人类之所以能进行狩猎。并战胜凶猛的野兽,除了合群互助之外,很重要的是人能制作和使用工具。先是用石块和木棒同飞禽猛兽搏斗,以后又屈竹为弓,伐竹木以为矢,创造了最早的弓箭。,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文物来看, 在距今约10万年的丁村人文化遗址、有少量石球出土; 而在距今约4万年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则发现大量石球。原始人将一些石球用藤索系起,制成飞石索,在狩猎中顺手抛出,利用旋转力量缠、击猛兽。,它是武术器械中 流星锤的雏型。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中,曾出土了母系氏族社会的文物-一种捕鱼用的飞叉,尾端带有结节,系上绳索,将叉抛出捕鱼,然后抓住绳索将叉收回。这

2、是软器械的鼻祖。此外,还发掘出更大的叉,是没有绳索的狩猎工具。,原始社会的兵器发展,正如周纬中国兵器史稿中所载:新石器时代之石兵,业已大形进化,非但人工磨制精良,兵器平泽锐利,可与现代之石器相比而无逊色, 抑且各种兵器均有,如石刀、石刃、石匕首、石斧、石圭、 石镰刀、石锛、石铲等器,几乎全套武装均有。此地方还出土了这个时期的骨矛、石臂筒、七孔石刀和带箭头的股骨等文物。,原始人狩猎工具石球,古代冷兵器,从传说中的史前神农伐斧燧之战、黄帝大败蚩尤的涿鹿之战,到宋代以前的所有作战,人们使用的都是冷兵器。所谓冷兵器,就是用人力或简单机械力作为动力,杀伤敌方有生力量和摧毁敌方守备设施的战斗工具。,古代兵

3、器之戈,戈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带柄长兵器,可用于勾、啄、割等。它有横刃前锋,垂直装柄。 其内刃用于勾割,外刃可以推杵,而前锋则用来啄击对方。,在古代戈与干合称“干戈”,是各种兵器的统称,“动干戈”则成为了一切军事行动的代名词,可见戈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常用兵器。 金戈铁马 .,古代兵器之戈,古代兵器之戈,青铜戈最早见于夏代晚期,一直沿用到汉代。此戈由“援”和“内”两部分组成,“援”上下两刃,前有尖锋,“内”上有用以穿绳的孔用来装柲(柄)。为了防止勾啄时戈和长柄脱落,又常在援、内之间设“阑”,援下近阑处下延成“胡”,胡上亦有“穿”。该戈胡为三穿长胡,内上一穿,援之上下皆有锋刃,前部尖若剑。内末斜刃成刀状

4、,亦锋利。戈身有脊隆起,向两侧作斜坡状延伸。,下图中的铜戈作于战国时代,形制有一些像剑,然而它的使用方式却与剑非常不同。戈属于长兵器的一种,使用时还须与柄相连,其进攻方式主要是勾取敌人颈部。此图的援、内等处有族徽符号。,下2图为战国时代虎纹铜戈,这一铜戈相当小巧,没有太大的体量感。虽为虎纹,却几乎看不出从前在青铜器上出现的那过于狰狞的面孔,铸造的线条精细优美,这也代表了战国青铜艺术的普遍风格。,古代兵器矛,矛在中国的“冷兵器”时代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一种有强杀伤力的兵器。矛的造型锋利、尖锐,有刃,有些矛形制细长,宛如一把剑;有的矛则很短很宽,刃的曲度也很大。,相对于其它青铜兵器而言,由于矛的造型

5、简单,因此它在装饰上也不是那么复杂,它可供装饰的区域只在矛头下方与木柄相接的部分,这一部位往往还在矛的两侧或一侧有突出来的附件,例如倒勾等,这使得矛的进攻性与杀伤性更为加强。,古代兵器矛,这些作品展示出来的制作工艺令人叹为观止。矛身纤薄锋利,虽经几千年的埋藏依然保持坚硬的本色。当时的冶铜技艺已达到很高水平,铜质均匀细腻,矛头表面虽有锈蚀,依然可辨出当年平整光滑、锋利无比的痕迹。这时的铜已不再是青铜之类易损材料,人们已能制造出坚硬韧利的铜材,适于兵器之用。,现代人观看这件铜矛,恐怕谁都不会对它的实用价值作过多注意,而是更注意矛的两侧悬吊小人。人物造型写实生动,但并不对每个细节都刻划得细致入微,靠

6、的是生动的动态、传神的造型传达作品内在的精神气韵。,作品构图对称,两个被反缚住手腕的俘虏吊在矛身两侧,人物头发散落,俯首缩颈,裸体的形象也加重了耻辱感。人物的面部虽刻划不多,但十分传神,令人回味无穷。矛上拴人的绳索亦是以铜铸就,刻划十分到位。可见当时艺术风格虽极力强调夸张风格,但写实能力并不低下。,古代兵器之戟,中国古代一种将戈的勾、啄和矛的直刺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格斗兵器。由戟头和戟柄组成。戟头在商周时期用青铜铸制,战国末年出现钢铁制品。戟柄为竹木质,其长度按不同使用情况有所差别:车兵用戟柄最长,骑兵用戟柄稍短,步兵用戟柄更短,称为“短戟”。汉朝还出现一种单手握持的短柄戟,称为“手戟”,一人可持

7、两戟并用,故又称为“双戟”。,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兵器之戟,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古籍所载棘即戟。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预注:棘,戟也。戟又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可知戟为当时常见的兵器。,古代兵器之戟,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古代兵器之戟,

8、晋代,长兵重矛枪,戟已降为仪仗之器,军士均执枪,而不执戟了。晋书王浚传:浚起宅门前路,令广数十步,曰:吾欲容长戟帜旗。可知戟已不在战场上应用了。,古代兵器之戟,古代兵器之戚,戚,俗称小斧子,属于体形比较窄小的钺;其体窄长,钺刃略成弧形,后有方形的内,比钺体略窄,在钺体与钺内之间有微凸的阑(横挡),因其刃较长而常用于做斩首的刑具,有时做仪仗用,但它在格斗中的效果不如戈、矛(实战中的钺通常称做斧)。,戚还用作乐舞时的道具,礼记文王世子中说:“大乐正舞干戚”,又祭统:“朱干玉戚以舞”(干指盾)。,古代兵器之戚,早期用品有比较明显的实用功能,但很快便演化为一种礼器,作为陈设、礼仪用品功能压倒作为武器的

9、一面。因此它的造型、纹饰也相应有较大的变化,用于实用的戚多强调素面、简洁等特质,即使有装饰也十分单纯,绝不强调纹样造型而忽略戚作为一种武器的功用。,古代兵器之戚,而作为礼器的戚则恰好相反,将装饰纹样的威严华美、不怒自威等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力强调礼器所必须具备的特征,实用则已退至次要地位了。,在数千年中,它们从简单的石兵器经过青铜兵器,又发展到钢铁兵器,有数千种之多,人们通常将它们分类称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钯槊棍、鞭锤挝、拐子流星等十八般兵器,具有劈刺砍杀、斩击射砸等毁杀作用。,到了宋代,钢铁兵器虽然已经相当精良,但是却很难再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毁杀威力。于是军事家与兵器研制家便利用炼丹家发

10、明的具有燃爆作用的火药,制成火器,用于战争。,由于火器是利用火药燃烧后产生的化学能作为动力的战斗工具,其毁杀威力远大于冷兵器,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受到兵家的高度重视。于是火器自宋初开始便登上战争舞台,并日新月异地迅速发展起来。,古代兵器之热兵器的出现,古代兵器之火铳,铜火铳 中国元代及明代前期金属管状射击火器。由前膛、药室和尾(上巩下金)组成。使用时点燃由药室引出的药线,引燃药室内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预装入前膛内的石弹或铁弹射出,杀伤敌人。,火铳是中国元古代第一代金属管状射击火器,以铜和铁铸造,至迟出现于元代(约公元14世纪初),后普遍用于海战和陆战。战时使用的火铳有:单管手铳

11、、多管三眼铳、五排铳、七星铳、十眼铳和大口径碗口铳(口径为100-120毫米)等。,古代兵器之火铳,明代永乐年间制铜手铳,元代至顺三年,古代兵器之火箭,火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秦汉的炼丹术士们把五金、八石、硝石、三黄等混合共炼,发明了火药。,古代兵器之火箭,南宋时期,人们利用火药燃烧进行喷气推进的方式制作的爆竹和烟火,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而唐末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还只是作为燃烧物,其结构多是在火药筒上捆一根细竹杆,这叫“起火”,如在“起火”前端加一个箭头,尾端装上箭羽,就是“火箭”了。,经过配方和工艺的改进,明代成为中国古代火箭技术运用的全盛时期。火箭的种类繁多,如震天雷、火龙出水、神

12、火飞鸦等,最神奇的当属“火龙出水”,它已经在原理上接近现代的二级火箭。火药在这种火箭中有明确分工,首先是喷气飞行的推进剂,然后是摧毁敌人战斗部的爆炸物。,古代兵器之火箭,古代兵器之佛朗机,中国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古代兵器之佛朗机,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佛朗机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

13、朗机”。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古代兵器之佛朗机,明朝佛朗机(上为子铳,下为母铳),古代武器之鸟铳,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由枪管、火药池、枪机、准星、枪柄等组成。使用时通过预燃的火绳扣动枪机,带动火绳点燃火药池内压实的火药,借助火药燃气的爆发力将枪管内铅弹射出,杀伤敌人。鸟铳为欧洲发明,明嘉靖年间由鲁密(今译鲁姆,生于今土耳其)传入中国,明廷遂仿制。,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为近代步枪雏形。口径约为9-13毫米,枪管

14、长1-1.5米,全枪长1.3-2米,重2-4千克。弹重3-11克,射程150-300米,曾为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装备之一。,古代武器之铁炮,清康熙年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奉命为清廷铸造火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便是其中最优秀的炮式之一。此炮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铸造完成,是一尊铜炮,重3公吨、炮长310 公分、口径12.5 公分、用药5 觔(斤)、生铁炮子10 觔;炮身全部铜绿,凸纹镌楔精美,花文、蕉叶文、回文、乳钉文、莲花文俱全,底左右也有满汉铭文。,光绪26年(1900年),八国联军进占北京,联军统帅瓦德西(Von Waldersee)把许多战利品从中国带回柏林,其中包括了数尊武成永固大将军炮;这些炮后来变成德国威廉梭收藏馆的重要展品。,古代武器之铁炮,1930年,德军扩张军备,熔毁部分火炮,逃过此劫的炮被转运到英国成为私人收藏,1994年奇美购得两尊武成永固大将军炮,并展示于博物馆外草坪上,是研究古代火炮的最佳素材。,古代武器之铁炮,明代崇祯十六年制红夷铁炮,【武成永固大将军炮】168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