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50414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知识-泄泻PPT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泄 泻,(p49-54),.,2,【概 述】,一、定义: 泄泻是由于外感时邪,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脾失健运,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3,二、讨论范围:,相当于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过敏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症、慢性胰腺炎、吸收不良综合症、肠道肿瘤等以泄泻为主要表现时。,.,4,三、源 流,(1)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飨泄”、“注泄”等。难经亨有五泄之分。 (2)汉唐以后称下利(泻痢不分) 金匮要略指出:“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3)宋代开始将泄泻与痢疾分开 景岳全书指出:“凡泄泻之病,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

2、为上策 。”,.,5,(4)医宗必读提出治泻有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6,四、证候特征:,1、便次增多。 2、粪质改变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 。 3、起病有急缓;须辨暴泻与久泻 。,.,7,【病因病机】,病因: 外感时邪寒湿暑热 内伤饮食饮食过量,过食肥甘、生冷、不洁之物 情志不和忧思恼怒,精神紧张 脏腑虚弱劳倦内伤,久病缠绵 脾虚 久病、年老体衰,损伤肾阳 肾虚,.,8,病机:脾失健运 。 病位:肠、脾、胃 。 脾虚湿盛是导致本证发生的重要因素 。 外因与湿邪关系最大; 内因则与脾虚关系最为密切 。,.,9,外感时邪,饮食所伤,寒湿暑热,困阻脾胃,

3、 运化失常,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 不洁之物,损伤脾胃,升降失调,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 泻,.,10,情志不和,忧思恼怒,精神紧张,肝郁乘脾 脾失健运,脾胃虚弱,肾阳虚衰,房劳过度,久病年老体衰,饮食失调 劳倦内伤 久病体虚,中阳不振 运化无权,命门火衰 脾失温煦,升降失调 清浊不分 混杂而下,泄 泻,.,11,【类证鉴别】,1、泄泻与与痢疾鉴别: 共同点:病变部位都在肠间 ,以便次增多,粪质改变为特征。 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液者。其痛便后不减。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如水样者。泄泻亦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脘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12,2、泄泻与与霍乱鉴别

4、: 霍乱起病急,变化迅速,吐泻交作,泻下急迫,如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便,腹中绞痛,面色苍白,肢冷汗出的津竭阳危之象。 泄泻无米泔水样或洗肉水样便。,.,13,【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 1、辨暴泻与久泻: 暴泻起病急,病程短,泄泻次数频多。 久泻起病缓,病程长,泄泻间歇性发作。,.,14,2、辨虚实:,实证起病急,病程短,脘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 虚证起病缓,病程长,腹痛隐隐,喜温按,大便完谷不化,神疲乏力。,.,15,3、辨寒热:,寒证粪质清稀如水,完谷不化,腹痛喜温,肠鸣畏寒。 热证粪质黄褐而臭,泻下急迫,肛门灼热。渴喜冷饮。,.,16,4、辨脏腑:,脾虚久泻迁延,倦怠乏力,稍有饮食

5、不当或劳倦即有发作。 肝郁乘脾泄泻反复不愈,每因情志不遂而发作。 肾虚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痠肢冷。,.,17,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运脾化湿 急性泄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温化、清利、消食导滞); 慢性泄泻以健脾为主,佐以抑肝、补气、温肾、升提、固涩等法。,.,18,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免固闭邪气; 久泻不止,宜固涩,不可分利太过,以免重伤阴液。,.,19,三、证治分类:,(1)寒湿证(风寒) : 证候: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或并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痠痛, 舌脉:苔薄白或白腻, 脉濡缓。,.,20,证候分析: 病机:外感寒湿,侵袭肠胃,脾失运化,传导失司 。

6、治法: 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 方药:藿香正气散为主方加减 方歌: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驱。,.,21,方解:方中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是为主药;白术、茯苓健脾除湿;陈皮厚、大腹皮理气消满,疏利气机;紫苏、白芷解表散寒;半夏醒脾燥湿。本方既能疏风散寒,又能化湿除满,健脾宽中,调理脾胃,使湿浊内化,风寒外解脾胃功能得到恢复,而泄泻自止。 加减:若表邪较重,可加荆芥、防风以增疏散风寒之力 。,.,22,2湿热(暑湿)证:,证候: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 舌脉:舌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23,证候分析

7、: 病机:湿热之邪,伤及肠胃,传化失常。 治法:清热利湿 。 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味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24,方解:方中黄苓、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葛根解肌清热,升清止泻。 加减:若湿邪偏重,证见胸腹满闷,口不渴,或渴不欲饮,舌苔微黄厚腻,脉濡缓,可合平胃散燥湿宽中,挟食滞者宜加神曲、麦芽、山楂以消食化滞。夏季盛暑之时,发生泄泻,证见泄泻如水,自汗面垢,烦渴尿赤,可加藿香、香薷、扁豆衣、荷叶等药,以清暑化湿。,.,25,(3)食滞肠胃证:,证候: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舌脉:舌

8、苔垢浊或厚腻, 脉滑。,.,26,证候分析: 病机: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常 。 治法:消食导滞 。 方药:保和丸为主方 方歌:保和神曲与山楂,苓夏陈翘菔子加,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效堪夸。,.,27,方解:本方消食导滞为主。并能和胃除湿。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消导食滞,宽中除满为主药;佐以陈皮、半夏、茯苓和胃祛湿;连翘以消食滞之郁热。 加减:若食滞较重化热,脘腹胀满,泻而不爽者,可因势利导,采用“通因通用之法,,用枳实导滞丸以消导积滞,清利湿热。,.,28,(4)肝气乘脾证:,证候: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 舌脉:舌淡红,脉弦。 证候分析

9、: 病机:肝失条达,横逆侮脾,脾失健运 。,.,29,治法:抑肝扶脾 。 方药:痛泻要方为主方 。 方歌: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方解:方中白术健脾补虚;白芍养血柔肝;陈皮理气醒脾;防风升清止泻。,.,30,(5)脾胃虚弱证:,证候: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 病机:脾胃虚弱,运化无权,清浊不分。,.,31,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为主方。 方歌: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方解:本

10、方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32,加减:若脾阳虚衰,阴寒内盛,腹中冷痛,手足不温,宜附子理中丸加吴茱萸、肉桂以温中散寒。 若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而致脱虹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升清,健脾止泻。,.,33,(6)肾阳虚衰证:,证候: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候分析: 病机:肾阳虚衰,脾失温煦,运化失常 。,.,34,治法: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 方药: 四神丸加味。 方歌: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除油五味须, 大枣生姜同煮烂,五更肾泻火衰扶。,.,35,方解: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茱萸、

11、肉豆寇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 加减: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以固涩止泻。,.,36,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37,四、其他疗法:,验方: 针灸: 穴位注射/贴敷: 食疗:,.,38,【预防与养生】,起居有常,调畅情志,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饮食有节,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食物为主。 避免生冷,不洁饮食,禁食荤腥、油腻、辛辣食物。 对牛奶、面筋等不耐受者应禁食。 发病期间,宜淡盐

12、汤、米粥等流质饮食以养胃气。,.,39,【转诊原则】,诊断不明,须作肠镜、CT等进一步检查者; 常规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者。 泄泻频繁,来势迅猛,很快出现脱水等危重表现者。 应及时转诊。,.,40,【结 语】,上述各型泄泻,有单一出现者,有合并出现者,亦有互相传化者。所以各种治法,应随证灵活选用。 一般而论,外邪侵袭,或饮食所伤,多属实证,治以法邪为主。若风寒外束宜疏解,暑热宜清化,伤食宜消导,湿盛则应分利。,.,41,泄泻日久,或反复发作,耗伤正气,多属虚证,治以扶正为主。脾肾阳虚宜温补,中气下陷宜升提,七情不和宜疏理,久泄不止宜固涩。 泄泻初起,不可骤用补涩,免固闭邪气;久泻不止,不可分利太

13、过,以免重伤阴液。此外,在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避免生冷,禁食荤腥油腻等物。,.,42,病案分析:,李某,男,5岁,初诊。患儿2天前吃羊肉串后出现腹泻,前日行5至6次,色黄,水样,秽臭,伴恶心呕吐。刻下 时有腹痛,大便稀黄,小便黄少,口渴欲饮。查见:T:38.2C,P:125次/分,R:21次/分,BP:90/60mmHg。神清,眼眶稍凹陷,面色偏黄,舌红,苔黄腻。腹稍胀气,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余无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白细胞78/Hp,外周血: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43,主诉:腹泻2天。 现病史: 既往史: 其他史(喂养史、家族

14、史、预防接种史) 体检摘要:,.,44,辩病辩证依据:患儿饮食不洁,湿热之邪入侵,蕴结脾胃,下注大肠,故泻下如水样,气味秽臭。气机不利,则有腹痛。湿热内蕴,则身热,口渴欲饮,小便黄少。其舌红,苔黄腻皆为湿热之象。病机:为湿热之邪,伤及肠胃,传化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相关,病理性质:属实属热。,.,45,西医诊断依据: 、患儿,男,5岁,以腹泻2天为主诉。 、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 3、体征:T:38.2C,眼眶稍凹陷,面色偏黄,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4、实验室检查:粪常规:白细胞78只/Hp,外周血: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46,中医:泄泻(湿热泻)西医:急性感染性腹泻伴轻度脱水治则:清热利湿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g 黄连3g 黄芩10g山楂15g 六曲15g 车前子15g 包,.,47,谢谢!,/10/29,.,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