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1503025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人教111分子动理论内能(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考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考 点,第十一章热学,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1节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基础自测】 1(微观量的估算)(多选)关于分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分子看成球形是对分子的简化模型,实际上分子的形状并不真的都是球形 B所有分子的直径都相同 C不同分子的直径一般不同,但数量级基本一致 D测定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多种,油膜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把分子看做球形是将实际问题的理想化,A正确;不同分子直径大小不同,但数量级除有机物的大分子外,一般都是1010 m

2、,B错误、C正确;测分子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利用油膜法只是常见的一种方法,D正确,解析,答案,基础自测,ACD,2(对布朗运动的理解)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D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悬浮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小颗粒由许多分子组成,所以布朗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不是指悬浮颗粒内固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B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由液体分子与悬浮颗粒间相互作用引起的,但其重要意义是反

3、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反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错误;观察布朗运动会看到固体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D正确,基础自测,解析,答案,D,3(分子热运动和物体内能的理解) (2014高考北京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降低,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B物体温度升高,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 C物体温度降低,其内能一定增大 D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度,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A错误,B正确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均有关,C、D错误,基础自测,解析,答案,B,4(分子间作用

4、力特点的理解)分子间的 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共同产生,并随 着分子间距的变化而变化,则() A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B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 D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得快些,据此可知A错误,B正确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分子间引力与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特点是非单调的,有最小值,故C、D错误,基础自测,解析,答案,B,【教材梳理】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模型:主要有两种模型,固体与液体分子通常用球体模型,气体分子通常用立方体模

5、型 (2)分子的大小 分子直径:数量级是_ m; 分子质量:数量级是_ kg; 测量方法: _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 mol1.,教材梳理,1010,1026,油膜法,2分子热运动 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1)扩散现象 相互接触的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温度_,扩散越快,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进行 (2)布朗运动 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微粒_ ,温度 _ ,布朗运动越显著 3分子力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_ ,但总是斥力变化得较快,教材梳理,越高,越小,越高,

6、减小,增大,二、内能 1分子平均动能 (1)所有分子动能的_ (2) _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 由分子间_决定的能,在宏观上分子势能与物体_有 关,在微观上与分子间的_有关 3物体的内能 (1)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_与_的总和 (2)决定因素:_、 _和物质的总量,教材梳理,平均值,体积,相对位置,温度,距离,热运动动能,分子势能,温度,体积,三、温度 1意义: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标志物体中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2两种温标 (1)摄氏温标t:单位,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_作为0 ,沸点作为100 ,在0 100 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表示1 . (2)热力学温标T:

7、单位K,把_作为0 K. (3)就每一度表示的冷热差别来说,两种温度是相同的,即Tt.只是零值的起点不同,所以二者关系式为Tt273.15. (4)绝对零度(0 K),是低温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所以热力学温度无负值,教材梳理,273.15,冰点,1微观量: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V、摩尔体积Vm、物体的质量m、摩尔质量M、物体的密度. 3关系:,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考点阐释,4分子的两种模型:,考点阐释,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1(多选)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kg/mol), 铜的密度为(kg/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mo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8、 ),题组设计,解析,答案,ACD,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2空调在制冷过程中,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蒸发器(铜管)液化成水,经排水管排走,空气中水分越来越少,人会感觉干燥某空调工作一段时间后,排出液化水的体积V1.0103 cm3.已知水的密度1.0103 kg/m3、摩尔质量M1.8102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1023 mol1.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题组设计,解析,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1)该液化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2)一个水分子的直径d. (1)31025个(2)41010m,题组设计,解析,答案,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微观量的求解方法 (1)分子的大小

9、、分子体积、分子质量属微观量,直接测量它们的数值非常困难,可以借助较易测量的宏观量结合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等来估算这些微观量,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的桥梁和纽带 (2)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通常把固体、液体分子模拟为球形或小立方体气体分子所占据的空间则建立立方体模型,规律总结,考点一微观量的估算,考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考点阐释,1关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 B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小颗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扫地时,在阳光照射

10、下,看到尘埃飞舞,这是尘埃在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而不是固体分子的运动,但它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B项错误、C项正确;扩散现象是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的过程,不是布朗运动,A项错误;能做布朗运动的颗粒非常小,用肉眼看不到,空中飞舞的尘埃颗粒要大得多,所以不是布朗运动,D项错误,题组设计,解析,答案,C,考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2(多选)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

11、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布朗运动是悬浮颗粒的无规则运动,A错误温度越高、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B正确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撞击的不平衡引起的,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错误、D正确,题组设计,解析,答案,BD,考点二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变化的规律如下:,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考点阐释,考点阐释,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1. (多选)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 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 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12、由Epr图可知: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故A正确;在rr0阶段,当r减小时F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故B错误;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动能最大,故C正确,D错误,题组设计,解析,答案,图片显/隐,AC,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r0阶段,F做负功,分子动能减小,势能也减小 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题组设计,解析,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2. (多选)如图所示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 说

13、法正确的是() 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0r2.当r小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错误,B、C正确;在分子间距离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题组设计,解析,答案,图片显/隐,BC,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判断分子势能变化的两种方法 (1)根据分子力做功判断:分子力做正功,分子 势能减小;分

14、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2)利用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判断, 如右图所示,规律总结,考点三分子力、分子力做功和分子势能,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考点阐释,2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或细石膏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3实验步骤: (1)取1 mL(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中,制成200 mL的油酸酒精溶液 (2)往边长为3040 cm的浅盘中倒入约2 cm深的水,然后将痱子粉(或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考点阐释,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4)用滴管(或注射器)向水面上滴入一滴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油酸就

15、在水面上慢慢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 (5)待油酸薄膜形状稳定后,将一块较大的玻璃板盖在浅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薄膜的形状画在玻璃板上 (6)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算出油酸薄膜的面积,考点阐释,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4实验时应注意的事项: (2)痱子粉的用量不要太大,并从盘中央加入,使粉自动扩散至均匀 (3)测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滴入量筒中的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应为整毫升数,应多滴几毫升,数出对应的滴数,这样求平均值误差较小 (4)浅盘里水离盘口面的距离应较小,并要水平放置,以便准确地画出薄膜的形状,画线时视线应与板面垂直 (5)要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再画轮廓 (6)

16、利用坐标纸求油膜面积时,以边长为1 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不足半个的舍去大于半个的算一个,考点阐释,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5可能引起误差的几种原因: (1)纯油酸体积的计算引起误差 (2)油膜面积的测量引起的误差主要有两个方面: 油膜形状的画线误差; 数格子法本身是一种估算的方法,自然会带来误差,考点阐释,考点四实验: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1. (2015北京东城区模拟)某同学在实验室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大小”实验中,已知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4 mL溶液中有纯油酸6 mL.用注射器抽得上述溶液2 mL,现缓慢地滴出1 mL溶液,共有液滴数为50滴把1滴该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上,在刻有小正方形坐标的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如图),坐标中小正方形方格的边长为20 mm.试问:,(1)这种估测方法是将每个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