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97800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输液技巧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儿输液的技巧,怀化市一医门诊注射室赵惠,.,2,一、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与否与护士的心理素质、静脉的选择、持针手法及穿刺后固定及与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等因素有关。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应从提高护士心理素质、沟通及加强技术训练入手,同时要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宜.,.,3,二、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1、 提高自身修养,具备健康的心理,乐观、开朗、稳定的情绪,宽容豁达的胸怀。同时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能力。理解家属心情患儿哭闹时,患儿家长心情紧张,心疼孩子,遇事易冲动,激动的情绪会干扰护士的操作,因此,作为护士,要理解家长的心情,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理解和宽容患儿家长的过分语

2、言及行为,用温和的语言化解家长的不安情绪。,.,4,2、儿科静脉穿刺与成人相比有相当的难度,而且在输液过程中极易发生外渗,因此要求护士克服急躁情绪,提高应变能力,在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平稳的心理状态,集中精力,沉着镇静,从容不迫,排除干扰,工作忙而不乱,同时善于应变,灵活敏捷。尽力做到1次穿刺成功。,.,5,3、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建立高度的责任感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求取知识,总结经验,丰富和完善自己。并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技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6,三、操作前的准备,用物准备:备齐用物,如配好的药液、合适的针头、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贴、扯好长胶布(长

3、5565cm)、备皮刀夹板等置于桌旁,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光线准备:进行穿刺地方要宽敞明亮,自然光最好;若是阴暗的环境,使用的灯光既要明亮又要柔和,灯管高度要适宜,既不伤眼睛又不堵影,便于操作。,.,7,小儿输液比成人难度大,血管细不说,操作时还哭闹、烦躁,不予合作,加之家长又过分溺爱,都希望操作者穿刺一次成功,所以这给操作者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因此,选择穿刺点应尽可能在便于固定和护理、不容易被挣擦掉的部位。2岁以内的患儿,应多选头部静脉进行穿刺,常选部位一般是额部正中静脉和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穿刺后易被擦脱,不好固定,常在最后选择;穿刺前将患儿头部稳放于软枕上,剃去血管

4、及周围毛发。2岁以上的患儿,头皮血管已不太清晰,多选择手、足背静脉,便于固定:大隐静脉、踝静脉也可选择,但容易跑针,谨特别加以固定,并保持关节在放松位置。,四、穿刺成功技巧,.,8,1、小儿头皮静脉特点,小儿头皮静脉丰富浅显易见,血管呈网状分布,血液可通过侧支回流故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回流。额正中静脉粗、直、不滑动、易固定,一般为首选;额浅静脉及颞浅静脉浅、直,暴露明显、不滑动,因血管较细,穿刺技术难度大;耳后静脉稍粗,但皮下脂肪厚,不易掌握进针深浅度,且不好护理;颅骨缝间静脉较粗、直,但易滑动。,.,9,2、选择合适的针头,针头大小的选择,原则上,要根据患儿的年龄及静脉血管粗细和深度而定。

5、以4.5号头皮针为宜,因4.5号头皮针的针尖斜面较小,穿刺成功后根据血管的走向、曲直针头可随意选择送入血管的深浅,不会造成送针过浅而有一半针尖斜面在血管外引起液体外渗,如头皮血管较粗或特殊治疗需要,亦可用5.5号头皮针或静脉留置针。,.,10,3、 血管的选择:,区别头皮静脉和动脉(手指触摸有搏动感),选择合适的静脉,辨别粗细、深浅、活动度及走向。一般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额正中静脉为首选,其次为额浅静脉和颞浅静脉,亦可选择耳后静脉、眶上静脉、颅骨缝间静脉等。,.,11,4、选择静脉穿刺点的方法 :,(1)、 看:给急诊及危重患儿穿刺前应仔细看清可穿刺的部位,选择最有利的静脉进行穿刺,不易渗漏,

6、易于家属管理的血管,及时打开静脉通道。,.,12,(2)、找:在皮肤表面一时看不到血管时,要耐心沉着,在四肢、头部仔细找,然后选择一条较好固定,便于保留的静脉: 1)、指压手推法: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成功时,可采取此法。四肢静脉可先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然后用大拇指反复轻快地在静脉的远心端进行压迫,向近心端推行35cm,以达到静脉充盈的目的,当皮肤见到血管显露时,便可迅速进针,刺入血管内。,.,13,2)、轻压横摸法:如选用额静脉时,用食指在额部轻压横摸,可摸到一条凹陷,该血管位于凹陷内,上下移动触摸,可摸到富有弹性、有空感的1条血管。 3)、静脉按摩法:用双手的掌根部在四肢静脉从血管的近心

7、端沿静脉走行环形按压指(趾)端,用力均匀反复按摩35次,再用止血带结扎血管的近心端,松紧要适度,然后由远心端向近心端按摩,血管充盈显露,此时静脉穿刺较易成功。,.,14,4)、拍打振动法:经以上几种方法仍无法选到合适的血管时,可采取拍打振动法,即在患儿的手及足背浅静脉丰富的部位,用手掌由轻渐重的拍打35次,通过振动,血管多数可显露,此法对末梢循环不良的患儿特别适用。,.,15,(3)摸:有些患儿的血管难以通过“看”、“找”的办法解决静脉穿刺问题时,可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的走向、深浅度、粗细、滑动度。,.,16,(4)、非握拳穿刺:左手将患儿的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握杯状,便可充分显露手背

8、各部位血管。 (5)、热敷法:能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静脉充盈、暴露。 (6)、低瓶高调法:低瓶高调法可明显降低输液管内液体的压力与阻力,静脉血管内压力差增大,穿刺进针后回血速度明显加快,从而提高静脉穿刺输液成功率。 (7)、负压进针法:对细小血管、休克患儿的血管,宜采取负压进针法,将输液器常规排气后,关好调节器。分为两种操作方法.一种是:进针前左手将头皮针软管稍弯曲堆着,右手持针与皮肤壁5-15角进针,进皮后左手松开头皮针软管,右手平行进针,见回血后,即常规固定针头;另一种方法是:右手持针,进皮后平行进针,助手用注射器回抽针栓,见回血后,即做常规固定。这两种方法可快速

9、见到回血,不会穿破血管,能显著提高穿刺成功率。,.,17,五、皮肤准备:,毛发影响胶布的粘贴,导致固定失败,应递除进针部位周围约3 cm处皮肤的毛发,避开受损、感染、囟门和骨隆突处皮肤。,.,18,六、 执针手法:,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上、下面,进皮肤后改为执针柄的前、后面刺入血管。此手法的缺点:手掌心朝上,手的灵活性欠佳,不好掌握进针的力度和速度,造成速度过快或过慢现象,过快穿破血管,过慢不能顺利的进入皮下,且进入皮下后变换执针手法容易视线分散以及针柄摆动,造成针尖失准,导致穿刺失败。现我们采用的手法: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的前、后面,指尖顶到针柄的根部(手不可触及针梗)稳妥执针。

10、此执针手法的优点:手背朝上,手比较灵活,且进入皮下后不用变换手法一气呵成。还有一种方法持针能持得更稳:右手拇指和中指执针柄的前后面,食指按在针柄上,此种方法不易晃动。,.,19,传统的手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法,.,20,右手拇指和食指执针柄的前、后,.,21,拇指与中指执针柄前后,食指在针柄上固定,.,22,七、一般静脉穿刺法 :,1、新生儿:由于新生儿的血管特点,所以穿刺时应绷紧皮肤,靠远心端510进针,见回血后沿静脉走行再刺入一段后固定,进针时应快,但切忌过深,因新生儿皮下脂肪少,开皮后就是血管。如有头皮血肿应避开血肿,不在此做静脉穿刺。,.,23,2、婴幼儿:1)额正中静脉:比较粗,易

11、于固定,绷紧皮肤后2030进针,针头斜面刺破皮肤后,针头行于皮下时角度变小,刺入血管时角度改为1015,使针身与血管平行向前推进。但额正中静脉易外渗,逆行进针可克服此缺点; 2)颞静脉:较粗,能看清静脉者由浅入深进行穿刺,开皮时较浅,回血后向前略平行推进,后固定。看不清静脉者可用示指触摸,能摸到静脉沟,根据血管走行在手指引导下进针,刺入血管后可有通畅感,即为成功 ;,.,24,3)耳后静脉及枕静脉:血管多表浅,管壁薄而脆,应小角度,浅进针; 4)大隐静脉:扎止血带不要太远,约在穿刺点上45cm。较胖的孩子除外,止血带应往远端扎,如手感弹性不清,可按其血管斜内上方走行的解剖特点,由浅入深进针,进

12、针角度3045,较胖的患儿进针应稍深些; 。5)手背、足背静脉:如高热、休克等患儿末梢循环不良时多不采用,足背血管多表浅,应以1015角进针;,.,25,6)毛细血管:如眶上静脉。表浅、有弯曲,穿刺时应选择一段无弯曲的血管,510角进针,缓刺缓行,以防刺破血管; 7)颅骨骨缝穿刺法:用手摸准患儿颅骨骨缝后,剃去局部头发,行常规消毒,将左手拇指、示指分开,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头皮针取15,在骨缝中间穿刺见回血即可。,.,26,遇到长期腹泻、严重脱水及肥胖患儿,血管管腔较细,头皮静脉不清晰,进针深浅不易掌握,进针后回血较慢,可采用负压穿刺法。,八、几种特殊患儿的穿刺技巧:,.,27,九、 针头

13、固定: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静脉输液的一半,头皮针固定才是静脉输液的关键,1、 稳妥贴好第一根胶布是关键,穿刺成功后用左手示指固定针柄于小儿头皮上,左手拇指置(垫)于接近针柄的塑料管的下方,可随意调整针体与皮肤成一适宜的角度,保持针体与血管平行,防止针尖翘起。右手打开输液器开关,观察输液通畅后,用第一块胶布将针柄粘贴牢固,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一个干棉签头部,用第二根带有棉纱的输液贴宽胶布贴在针体并遮针眼。用第三根胶布从靠近针柄的头皮针塑料管下面穿过并向上、向前交叉固定。把头皮针的塑料管向上自然弯曲成一小圆形后用第四根胶布固定。第五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的末端固定于左或右耳廓上或者固定于没有头发

14、的头皮上,或绕头一圈固定。,.,28,2、手足静脉网固定多以夹板固定为主。手背固定:将夹板自手心处插入袖中,固定针头后将除拇指外另外4指固定于夹板上,在手臂端用绷带固定。脚背固定:将夹板置内踝处固定。大隐静脉固定:将夹板固定于足跟处。应注意夹板固定的松紧度,固定时切不可向前推针,以免穿破血管。,.,29,切割胶胶布夹板固定,.,30,透气胶布固定,.,31,.,32,.,33,十、 穿刺失败原因分析,1 、小儿头部、手、足固定不佳:家长宠爱孩子,固定头部、手、足不得力,小儿不配合,头部摇摆不定,手足往后缩或使劲甩动难以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导致穿刺失败;,.,34,2、 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

15、技巧,护士缺乏与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家长心疼孩子,对护士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缺乏了解、言语不当等影响护士操作情绪,护士因紧张导致穿刺失败。,.,35,3、 手法错误,执针时执针柄的上、下面,或穿刺时采用斜刺法,影响针尖进血管时的准确度。,.,36,4、 特殊小儿,如肥胖、脱水、血管暴露不明显的小儿的头皮,穿刺技术难度大,易穿刺失败。,.,37,十一、小儿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1、 操作时严格无菌,避免草率进针,破坏血管,切忌误入动脉。2、 注意合理使用和保护血管。穿刺时应从静脉一端开始。3、 固定针头要牢固,针头不可漂浮在皮肤上。 4 、拔针时,应逐层分离胶布、将消毒棉放在穿刺部位、快速拔出针头,

16、纵向按压35分钟,切忌揉搓。5 、做好家长的宣传工作。穿刺前,不要喂奶、喂水,小儿口内不可有食物,以免在穿刺时造成咳呛、窒息,发生意外。家属协、助穿刺,不可按压患儿胸部,不可捂患儿口鼻。穿刺成功固定好后,让家属采用喂奶的姿势环抱患儿,头不可过分晃动,并适当约束患儿双手,以免患儿晃掉和抓掉针头;如果只有一位家长陪同输液的患儿,最好使用背带背在胸前,患儿双手置于背带下方,家长可手举输液叉。穿刺过程中注意患儿面色,有无紫绀、窒息和虚脱,防止患儿在穿刺中发生异常病情变化。6 、在小儿输液过程中,要加强巡回观察,看患儿面色、神志有无变化,有无输液反应,局部有无肿胀,针头有无移位,瓶内液体有无走空,连接处有无渗漏等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8,总结: 可见,护士熟练的穿刺技巧,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与患儿及家属的良好沟通,加上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和积极配合,是提高小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的三大因素。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去总结经验,练就过硬的本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39,/10/29,.,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