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1497774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主编 屈殿银 尹维贵,模块6润滑系统的构造与维修,【学习目标】1.了解和熟悉捷达型轿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作用、结构与性能。2.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与性能。3.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检查维修。4.熟悉润滑系统机油消耗过多等故障诊断与排除。,【本节目标】1.了解润滑系统的功用、润滑方式。2.熟悉润滑系统的油路。,6.1概述,【基本理论知识】 发动机转速较高,工作时相对运动的各运动零件间均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力。相对运动使零件表面产生摩擦,加速磨损。因此,为了减小摩擦,减轻磨损,延长使用寿命,发动机工作时,要连续不断地将足够数量、温度适宜、清洁的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

2、表面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因此,发动机上都必须有润滑系统,图61所示是润滑系统油路的基本结构。,图6-1润滑系统油路的基本结构,6.1概述,1.润滑系统的作用(1)润滑作用 (2)清洗作用(3)冷却作用 (4)密封作用(5)防锈蚀作用2.润滑方式 由于发动机各运动零件的工作条件不同,对润滑强度的要求也就不同,因而要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润滑方式。(1)压力润滑(2)飞溅润滑(3)定期润滑,6.1概述,3.润滑系统组成 为保证发动机得到正常的润滑,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布置方案大致相似,只是由于润滑系统的工作条件和具体结构的不同而稍有差别。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如图62所示。 (1)润滑油储

3、存与输送装置(2)润滑油滤清装置(3)润滑油冷却装置(4)安全和限压装置 (5)润滑系统工作检查装置,图6-2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6.1概述,图6-3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4.润滑系统的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油路的布置方案及润滑油的流动路线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润滑系统的工作条件和一些具体结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图6-3所示为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油路。,6.1概述,【本节目标】1.熟悉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功用、结构。2.熟悉润滑系统检视设备的使用。,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基本理论知识】 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有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各种阀、机油散热器以及检视设备。1.机油泵 机油泵的作用是提高机油

4、压力,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不断循环,目前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和内啮合转子式机油泵两种。 (1)齿轮式机油泵如图6-4所示为齿轮式机油泵。,图6-4齿轮式机油泵,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图6-5转子式机油泵,(2)转子式机油泵如图6-5所示为转子式机油泵。,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2.机油滤清器 发动机工作时,金属磨屑和大气中的尘埃以及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炭粒会渗入机油中,机油本身也因受热氧化而产生胶状沉淀物,使机油中含有杂质。因此必须在润滑系统中设有机油滤清器,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前得到净化处理,保证摩擦表面的良好润滑,延长其使用寿命。机油滤

5、清器的结构如图66所示。,图6-6机油滤清器,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图6-7浮式集滤器,(1)集滤器集滤器是具有金属网的滤清器,安装于机油泵进油管上,其作用是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其结构如图6-7 所示。,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图6-8离心式细滤器,(2)粗滤器1)纸质滤芯式机油粗滤器。微孔滤纸经过酚醛树脂处理,具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抗腐蚀能力和抗水湿性能,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如图6-6 所示。 2)锯末滤芯式机油粗滤器。(3)细滤器细滤器有过滤式和离心式两种,过滤式机油细滤器存在着滤清能力与

6、通过能力的矛盾。为此多数发动机采用离心式细滤器,其结构如图6-8所示。,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3.机油散热器、冷却器 发动机运转时,由于机油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稀,降低了润滑能力。因此,有些发动机装用了机油散热器或机油冷却器。其作用是降低机油温度,保持润滑油一定的粘度。 (1)机油散热器机油散热器一般安装在冷却液散热器的前面,与主油道并联。机油泵工作时,一方面将机油供给主油道,另一方面经限压阀、机油散热器开关、进油管进入机油散热器内,冷却后从出油管流回机油盘,如此循环流动,其结构如图6-9所示。,图6-9机油散热器,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2)机油冷却器将机油冷却器置于冷却液水路中

7、,利用冷却液的温度来控制润滑油的温度。当润滑油温度高时,靠冷却液降温,发动机起动时,则从冷却液吸收热量使润滑油迅速提高温度,其结构如图6-10所示。,图6-10机油冷却器,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4.阀门 在润滑系统中都设有几个限压阀和旁通阀,以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1)限压阀(2)旁通阀5.油尺、机油压力表 油尺是用来检查油底壳内油量和油面高低的。它是一片金属杆,下端制成扁平,并有刻线。机油油面必须处于油尺上下刻线之间。,6.2润滑系统的主要零部件,【本节目标】了解曲轴箱通风的目的及两种通风方式。,6.3曲轴箱通风装置,【基本理论知识】 发动机工作时,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泄

8、漏到曲轴箱内。为此,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以便及时将进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和废气抽出,使新鲜气体进入曲轴箱,形成不断地对流。曲轴箱通风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自然通风,另一种是强制通风,如图611所示。,图6-11曲轴箱通风方式a)强制通风b)自然通风,6.3曲轴箱通风装置,1.自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的气体直接导入大气中的通风方式称为自然通风。柴油机多采用这种曲轴箱自然通风方式。在与曲轴箱连通的气门室盖或润滑油加注口接出一根下垂的出气管,管口处切成斜口,切口的方向与汽车行驶的方向相反。利用汽车行驶和冷却风扇的气流,在出气口处形成一定真空度,将气体从曲轴箱抽出。2.强制通风 从曲轴箱抽出

9、的气体导入发动机的进气管,吸入气缸再燃烧。这种通风方式称为强制通风,汽油机一般都采用这种曲轴箱强制通风方式,这样,可以将窜入曲轴箱内的混合气回收使用,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6.3曲轴箱通风装置,【本节目标】1.熟悉润滑系统技术状况标志及常见故障。2.掌握润滑系统主要零件的检修。,6.4润滑系统的检修,【基本理论知识】 汽车发动机一般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复合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不仅对各运动副摩擦表面有润滑作用,而且还起到散热、清洁、密封和防锈的作用,从而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性。因此,润滑系统技术状况的好坏是评价整个发动机性能的重要条件之一

10、。,6.4润滑系统的检修,1.润滑系统使用与维护 润滑系统技术状况的标志是机油压力值及机油油质。 2.润滑系统主要零件的检修(1)机油泵检修润滑系统维护良好的情况下,机油泵的耗损速率远小于其他总成。因此在其解体之前,常运用经验法检查机油泵主动轴与轴承孔的配合间隙以及轴向间隙,简易试验机油泵的泵油能力。表6-1列出了目前常见的齿轮式、内啮式和转子式机油泵零件的一般配合间隙值。 (2)润滑系统其他零部件检修,表6-1常见机油泵零件的一般配合间隙值(单位:mm),6.4润滑系统的检修,【本节目标】 1.熟悉润滑系统故障现象与产生原因。2.掌握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11、,【基本理论知识】1.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 (1)故障现象1)每天检查机油,均发现明显减少。2)排气管冒蓝烟,机油加注口脉动冒烟。3)储气筒放气时油沫增多 。4)燃烧室积炭增多。(2)诊断与排除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2。,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2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2机油消耗异常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2.机油变质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1)取样检查,机油的颜色变黑,用手指捻搓,失去粘性并有杂质。2)机油呈乳浊状且有泡沫。(2)诊断与排除机油变质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3。

12、,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3机油变质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机油压力过高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1)接通点火开关,机油表即产生压力指示。2)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压力突然升高,或机油滤清器漏油。(2)诊断与排除机油压力过高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4。,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4机油压力过高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4.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1)故障现象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下降。2)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始终过低。(2)诊断与排除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方法见表6-5。,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5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表6-5机油压力过低的诊断与排除方法,6.5润滑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