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96222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解读“十二五”规划,张国强 (二一年十二月四日),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授课提纲,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概况和主要议程,(一)概况 (二)主要议程,(一)概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163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二)主要议程,1.总结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2009.9)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和“十

2、一五”时期的工作 (1)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 (2)全会高度评价“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2.讨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1)什么是“五年规划”? 五年规划也叫五年计划。从第10个五年计划其改叫“五年规划”。“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做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1952年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3、,(2)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意义 全会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确定了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 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

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3.增补习近平同志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4.递补焉荣竹为中央委员和撤销康日成(核工业总公司总经理)中央委员职务。,二、“十二五”规划的主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中心内容 (二)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三)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中心内容,1.主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在“加快”, 成败在“转变”, 主题是改革, 内容是创新。,2.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

5、段和模式,不仅包含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包括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就业、消费、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和追求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二)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9年这次国际金融危机,表面上是对我们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我们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通过这次危机,大家可以更加清醒地看到,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

6、外向发展难以持续的“风险之路”,是一条国际竞争力难以提升的“低端之路”,是一条资源环境难以支撑的“负重之路”,是一条人的福利难以增长的“物本之路”。正因为这样,这种发展方式,确实难以为继,非改不可。,(三)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加快“转方式”,就要继续转变观念。 2.加快“转方式”,就要着力调优结构。 3.加快“转方式”,就要大力推进创新。 4.加快“转方式”,就要努力深化改革。,三、“十二五”规划需要完成的六大战略任务,(一)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 (二)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四)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 (五)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 (六)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

7、放,(一)铸就内需主导的发展动力,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实际上重点是投资拉动、出口拉动,现在还要加大内需拉动。,1.实现内需主导发展动力的主要途径,(1)扩大消费是提高经济内需型增长的根本途径。 (2)扩大消费的关键,还是要大力提高群众的消费能力。 (3)扩大内需另一个巨大潜力在于统筹城乡,也即城镇化。 (4)要着力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提高全民的消费能力。,2.当前我国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现象,(1)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偏低。 (2)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 (3)垄断行业收入畸高。 (4)一些不合理收入没有得到有效规范。 (5)违反分配政策的现象大量存在。,3.现阶段分配不公问题原因何在?,

8、(1)有社会历史的原因。 (2)有体制改革不到位的原因。,4.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1)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一是要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收入。二是要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三是要全面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四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增收。五是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3)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二)扭转区域发展不平衡,1.发展不平衡问题为何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1)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2)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3)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但我国在各方面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是城乡

9、发展差距较大。 二是区域发展差距明显。 三是除经济差距外,城乡、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也较大。 四是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等发展相对滞后。,2.我国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何在?,(1)自然原因 (2)历史原因 (3)政策原因 (4)体制原因,3.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1)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整个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4.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1)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以加强“三农”为根本立足点。 二是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为重要着力点。 三是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战略着眼

10、点。 四是以城乡改革联动为关键切入点。,(2)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一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二是积极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 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四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四)加强资源环境支撑力,1.主要思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其一,推进能源资源的节约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其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 其三,发展低碳经济。,2. 低碳经济的含义及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按照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要求,着力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绿色经济。,(1)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 (2)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 (3)有利于破解资源瓶颈 (4)有利于优化生活环境 (5)有利于转变生活方式 (6)有利于更新生活观念,(五)社会建设共享发展成果,(六)启动重大利益调整的改革开放,“十二五”规划中,将高度重视三项改革: 1.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资源价格改革 3.财税体制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