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496123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高中化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3.3.2 乙酸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二、乙酸,P75,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OOH或,羧基,1. 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酸官能团的名称:,乙酸官能团的结构简式:,羧基,2、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 (易挥发),熔点:,16.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乙酸又叫醋酸,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普通食用醋中含有3%5%的乙酸。,【例2】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C分子中可能含有硝基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

2、能为C3H6O3,C,1 、酸的通性:,2.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5.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1.能使指示剂变色,3.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4.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3、乙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一:乙酸具有酸性吗?,请利用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镁条、乙酸溶液、石蕊试液、碳酸钠粉末,溶液变红,镁条溶解,产生无色气体,产生无色气体,乙酸具有酸性,乙酸具有酸性,乙酸具有酸性, 比碳酸强,(1) 弱酸性,酸性强弱:HClCH3COOHH2CO3,思考:如何除水垢呢?,3、乙酸的化学性质,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结论:

3、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1) 、酯化反应:,3、乙酸的化学性质,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酸乙酯),酯化反应:,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可逆反应),HOC2H5,18,18,同位素示踪法:,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a.浓加硫酸的顺序和作用是? b.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可能混有什么杂质?(提示:考虑乙醇、乙酸的沸点) c.从乙酸乙酯所含杂质的角度思考,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思考与讨论:,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有乙醇,乙酸 等杂质,1.除杂,即吸收乙酸,乙醇; 2. 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乙酸乙酯分层,。,图中发生装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使用长导 管

4、?导管口为什么要在溶液的液面上方?,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导管的作用:导气、冷疑,不能伸到液面下(防倒吸),注意:,先加乙醇再加浓H2SO4最后加乙酸,催化剂、吸水剂,观察与讨论,得到的产物是否纯净? 主要杂质有哪些?,为什么要用饱和的碳酸 钠溶液来吸收产品?,含有乙醇、乙酸,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观察与讨论,酯化反应产物-酯,1.概念,官能团:,2.性质,(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具有水果香味,(2).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3.存在及用途,简写为 R1COOR2 R1R2为烃基,很多鲜

5、花和水果含有酯的混合物。可用作香料和溶剂。,4、乙酸的用途,2.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喷漆溶剂、 香料、燃料、医药和农药等。,1.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用途,可用于调味品、除水垢等,课堂小结,1、乙酸的物理性质,2、乙酸分子结构,3、乙酸的化学性质,弱酸性,酯化反应,酸性,酯化反应,【迁移应用】,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 乙醇 金属铝 甲烷 碳酸钙 氢氧化钠 氧化镁 A. B. C. D.全部,C,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 H16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 生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

6、不能确定,【迁移应用】,C,已知由CH4、CH3COOH蒸气组成的混合体中,经测定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1乙酸的酸性 乙酸为弱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Zn2CH3COOH=Zn(CH3COO)2H2 CuO2CH3COOH=Cu(CH3COO)2H2O NaOHCH3COOH=CH3COONaH2O CaCO32CH3COOH=Ca(CH3COO)2H2OCO2,科学探究:证明酸性:CH3COOHH2CO3。 实验步骤:向盛少量Na2CO3粉末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酸溶液。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试管里有无色、无味的气泡生成。 反应方程式: Na

7、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 根据“强酸制弱酸”的规律, 可知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2乙酸的酯化反应,定义: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实验探究: (1)实验装置 (2)实验步骤 在试管中加3mL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按上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min5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试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3)实验原理 CH3COOHC2H5OHCH3COOCH2CH3H2O(酸去羟基醇去氢) (4)实验现象 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液面上有透明的油状液体产生,可闻到香味。 (5)实验结论 在

8、有浓硫酸存在、加热的条件下,乙酸与乙醇发生反应,生成无色、透明、不溶于水、有香味的油状液体。,温馨提示:浓硫酸溶于乙酸或乙醇,像溶于水一样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将乙酸、乙醇、浓硫酸在试管内混合时,一定要先加醇,然后慢慢加入浓H2SO4,最后加乙酸,不然的话,就会导致液体迸溅,引发事故。 浓H2SO4作用是催化剂和吸水剂,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加入浓H2SO4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被加热的试管倾斜45,其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 导管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导管末端不能伸入到饱和Na2CO3溶液中,主要是防止倒吸。,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a.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b.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9、c.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 由于试管内既有易燃的乙醇,又有强腐蚀性的浓硫酸,所以该试管的炸裂是非常危险的。对试管进行加热时:(A)加热前要先确定管的外壁是干燥的;(B)务必先细心、慢慢地充分预热试管。,该实验需要加热较长的时间,乙酸和乙醇受热都易挥发,因此对试管正式加热时,用小火 ,眼瞅着管内液体,手控制着酒精灯,使液体的温度慢慢升高,勿使液体沸腾或剧烈跳动,持续约3min5min的时间。这样既可减少乙酸和乙醇的挥发,又能保证乙酸和乙醇有足够的温度和时间充分反应。,3乙酸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方式 (1)与金属反应断键 2CH3COOH2Na2CH3COONaH2 (2)与碱反应断键 CH3COOH

10、NaOHCH3COONaH2O (3)酯化反应断键。,4醇与酸中羟基的比较,5.乙酸的工业制法,典例精析 【例3】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 () C2H5OHCH3COOH(aq)NaOH(aq) AB C D,D,【解析】NaOH(aq)中含H2O,Na与H2O反应比与C2H5OH反应剧烈,故反应速率,可排除A、B。 事实上CH3COOH(aq)中不仅含有H2O,而且含有CH3COOH,Na与CH3COOH反应比与H2O反应剧烈得多,故可知反应速率排序为。 【答案】D,【点拨】氢原子活动性比较:,【例4】已知下列数据:,学生在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

11、步骤如下: 在30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1:4:4的比例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地加热装有混合溶液的大试管510min;,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2)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填字母):_。 A中和乙酸和乙醇 B中和乙酸并吸收部分乙醇 C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 D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 (3)步骤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操作,其主要理由是:

12、_。,(4)指出步骤所观察到的现象:_。,【解析】本题以教材内容为依托,从新的视角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以酯化反应的原理为核心,分析、评价并改进实验。 (1)乙酸和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2)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有3个:使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与Na2CO3反应而除去;使混入的乙醇溶解;使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减少,减少其损耗及有利于它的分层和提纯。故选BC。,(3)根据各物质的沸点数据可知,乙酸(117.9)、乙醇(78.0)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点(77.5)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

13、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乙酸乙酯)一起蒸出来,导致原料的大量损失;另一个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他副反应。 (4)在步骤中的主要现象是: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以闻到水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的红色变浅。,【答案】(1)CH3COOHHOCH2CH3 CH3COOC2H5H2O (2)BC (3)乙酸乙醇的沸点都比较低且与乙酸乙酯的沸点比较接近,若用大火加热,反应物容易随生成物一起蒸发出来,导致原料大量损失;另一方面,温度太高,可能发生其它副反应。 (4)试管B中的液体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油状液体无色,可闻到果香味。下层液体(浅)红色,振荡后下层液体红色

14、变浅。,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B乙酸分子里含有4个氢原子,所以乙酸不是一元酸 C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D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解析】本题是对乙酸性质和结构的考查。乙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机酸,熔点16.6,低于16.6可以凝固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又叫“冰醋酸”有一个羧基是一元酸。 【答案】B,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_。,(2)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_。 (3)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_; _。,(4)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_。 (5)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_。,【解析】该题的装置和操作均来源于教材中的实验,主要考查了乙酸乙酯制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需要同学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