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9528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3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第四章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区域发展规划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RDP),2,主要内容,第一讲 区域发展规划概述 第二讲 区域发展规划的理论和方法 第三讲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四讲 区域发展战略 第五讲 区域产业结构 第六讲 区域产业空间布局,3,第四讲 区域发展战略与规划,一、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 二、区域发展目标体系 三、区域资源、条件评价 四、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 五、政策建议,4,一、指导思想和区域定位,1、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 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 战略指

2、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 战略指导思想的差别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差距。 2、区域定位 区域定位也属于战略指导思想的范畴。 定位:规定本区域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5,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

3、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6,链接:八八战略,2003年7月,中共浙江省委举行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在总结浙江经济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浙江省发展的八个优势,提出了面向未来发展的八项举措“八八战略”,即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7,“八八战略”具体为: 一、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三、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

4、,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五、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六、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 七、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环境优势,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 八、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人文优势,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8,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5、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以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为主线,以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为前提,坚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要求,着力推动集聚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发展格局;着力培育绿色生态产业,不断优化发展结构;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发展活力;着力强化生态屏障建设,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确保山区与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打下良好的基础。,9,浙江省山区经济发展规划(20122017年),战略定

6、位。 转型发展实验区。以衢州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山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集聚集约发展、陆海联动发展、经济生态发展,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体制创新试验区。以丽水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新突破,增强山区发展活力,为山区经济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新经验。 省际开放合作区。以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重点,充分发挥边际区位优势,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主动接受辐射,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省际区域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生态文明示范区。以生态屏障建设与环境保护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

7、生态文化,努力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方式,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10,二、区域发展目标体系,1、总体发展目标 是区域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是区域进行规划、制定五年和年度计划的依据。 特点: (1)具有较强的概括性,能够较完整地涵盖区域今后一段时期的奋斗方向。 (2)具有统揽全局的特点,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 浙江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科学发展走在前列,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左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市化率、研发经费支出比重升幅和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重高于“十一五”实绩,综合实

8、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 ,11,2、具体发展目标,(1)经济目标 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 (2)社会目标 人口总量指标。 人口构成指标。 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 (3)建设目标 空间结构指标。 空间规模指标。 建设环境质量指标。 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12,三、区域发展条件评价,总量性的评价:一般在目标制定前进行,以便为制定目标提供依据; 分类的评价:可在目标制定后进行,为制定详细的规划服务。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 1、绝对量评价(实物

9、或价值数量,基础年份数据的选取,各种资源条件的质量评价) 2、平均量评价 资源密度,人均资源拥有量 3、需求量评价 对丰富的资源,可以作为区际交流的资本; 对缺乏的资源,可以通过区外的输入来获取。,13,四、区域产业结构的确定和重点发展产业的选择,1、产业结构的确定,14,2、重点产业的选择,确定区域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条件: 很高的区位熵Q=(j1/j2)(b1/b2); 地区总产值中比重大; 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选择依据: 地区的自然资源情况; 地区的市场情况; 通过产业扩张进行选择。如:包装印刷业包装行业(包装材料生产、包装服务业等),15,链接:区位熵,区位熵又

10、称专门化率。所谓熵,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 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熵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16,链接: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指某地区某工业部门在全国该工业部门的比重与该区整个工业占全国工业比重之比。公式为: 式中Q为区位熵,a为某地区某工业部门的产量、产值或就业人数等指标,A为全国该工业部门的相应指标,b 为该地区全部工业产值、就业人口等指标,B为全国工业产值、就业人口等指标。通过计算某一地区的区位熵,可找出该地区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专门化部门,并可根据Q值大小衡量其专门化率。区位熵也可用于农业的专业化种植区域分析。,17,五、政策建议,政策建议不是包罗万象的具体措施,而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措施。 特征: 有限性。局限于某个区域的某些问题,不能够应用到其他地区。 系统性。各项政策建议之间应互相衔接、互相配合,而不是互相对立。 阶段性。一劳永逸的政策是不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