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49028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解剖神经系统文档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神经系统的组成,(植物性神经),一、脊髓 (一) 脊髓的位置与形态1.位置:脊髓位于椎管内,自枕骨大孔后 缘向后伸延至荐部。 2.形态:脊髓呈背、腹向稍扁的圆柱状,向后端逐渐缩细形成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最后形成一根来自软膜的细丝称为终丝,终丝外面包以硬膜附着于尾椎椎体的背侧,有固定脊髓的作用。脊髓粗细不均,在外形上形成两个膨大部。颈膨大发出神经至前肢;腰膨大在脊髓圆锥的前方发出神经至后肢。,第一节 中枢神经,脊髓的背侧正中有纵向的浅沟称为背正中沟,脊髓的腹侧正中有纵向的深裂称为腹正中裂。在背正中沟的两侧分别有一背外侧沟,脊神经背侧 根的根丝经此沟进入脊髓。在腹正中裂的两侧,分别有一 腹外

2、侧沟,是脊神经腹侧根的根丝发出的部位。,脊髓的横断面,(二) 脊髓的内部结构,脊髓内部中央有纵走的脊髓中央管,前通第4脑室,内含脑脊髓液。在脊髓内部中央管周围的是灰质,灰质外面是白质。 1、灰质 从横断面上看,每侧灰质有两个显著的突出:背角和腹角,胸腰段脊髓灰质还有两个不明显的侧角。从整体上看,每侧灰质形成背侧柱、腹侧柱和外侧柱。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胞体构成,背角由联络神经元构成,接受脊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冲动,传导至运动神经元。腹角由运动神经元构成,支配骨骼肌的活动。侧角由植物神经元构成。,脊神经的构成模式图,2.白质: 位于灰质的周围,主要由纵走的神经纤 维构成,为脊髓上、下传导冲动的传导

3、径路。白质可划分为3对索: 背侧索:为背正中沟至背外侧沟之间的白质。 索内的神经束是由各段脊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所构成,有传导本体感觉的作用。 外侧索:背外侧沟与腹外侧沟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 腹侧索:腹外侧沟至腹正中裂之间的白质。既 能传导感觉,也可传导运动。,3 脊 膜,脊髓外面被盖有三层结缔组织膜,总称为脊膜。 由内向外依次为脊软膜、脊蛛网和脊硬膜。 1.脊软膜:薄,内含血管、紧贴在脊髓的表面。 2.脊蛛网膜:很薄、细而透明,与软膜之间形成相当大的腔 隙,称为蛛网膜下腔。该腔向前与脑蛛网 膜下腔相通,内含脑脊髓液以营养脊髓。 3.脊硬膜: 白色的致密结缔组织膜,

4、与脊蛛网膜之间形成狭窄 的硬膜下腔,内含淋巴液,向前方与脑硬膜下腔 相通。在脊硬膜与椎管之间有一较宽的腔隙,称为硬膜外腔,内含静脉和大量脂肪,有脊神经通过。在临床 上做硬膜外麻醉时,即将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的传导 作用。,二. 脑,脑位于颅腔内,后端在枕骨大孔处延接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脑可分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在前,脑干位于大脑和脊髓之间,小脑位于脑干的背侧。大脑和小脑之间有一大脑横裂分开。,脑 干,脑干由后向前依次分为延髓、脑桥、中脑和间脑,是脊髓向前 的直接延续。脑干从前向后依次发出第312对脑神经,大脑皮 质、小脑、脊髓之间要通过脑干进行联系。此外,脑干中还有许

5、多 重要的神经中枢。 脑干的结构与脊髓基本相似,也由灰质和白质构成,但灰质不像 脊髓灰质那样形成连续的灰质柱,而是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集合 成团块状的神经核,分散存在于白质中。,脑干内的神经核可分为两 类:一类是与脑神经直接相连的神经核,其中接受感觉纤维的, 称脑神经感觉核,位于脑干外侧部;发出运动纤维的,称脑神经运动核,位于感觉核内侧,靠近中线处。另一类为传导径上的神经核,是传导径上的联络站,如薄束核、楔束核、红核等。此外,脑干内还有网状结构,它是由纵横交错的纤维网和散在其中的神经细胞所构成,在一定程度上也集合成团,形成神经核。网状结构既是上行和下行传导径的联络站,又是某些反射中枢。脑干的白

6、质为上、下行传导径。,(一)延髓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第4脑室,两侧由前 向后依次有面神经根、前庭耳蜗神经根、舌咽神经 根、迷走神经根和副神经根;锥体前端的两侧有外 展神经根,后部两侧有舌下神经根。 延髓在机能上是生命中枢所在地,呼吸、心 跳等均直接由延髓控制,它还有唾液分泌、吞咽、 呕吐等中枢。,(二)脑桥,脑桥位于延髓的前端,在中脑的后方、小脑的腹侧。背侧面凹,为第4脑室底壁的前部;腹侧有横行隆起,又分为背侧的被盖和腹侧及两侧的基底 部。基底部呈横行隆起,由纵行和横行纤维构成。 脑桥的两侧有粗大的三叉神经根。第4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前方通中脑导水管,后方通脊髓中央管,内充满脑 脊髓

7、液。第4脑室内有第4脑室脉络丛,脉络丛,可 产生脑脊髓液。第4脑室底呈菱形,也称菱形窝 。,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其脑室为中脑(导)水管,前通第3脑 室,后连第4脑室。中脑水管将中脑分为背 侧的四迭体和腹侧的大脑脚。(1) 四迭体:又称顶盖,由前后2对圆丘组成。前丘较大,是光反射的联络站,为灰质和白质相间的分层结构。后丘是声反射的联络站,其表面为白质、深部为灰质的后丘核,主要接受耳蜗神经核的纤维,完成听觉反射活动。(2)大脑脚:分背侧的被盖和腹侧的大脑脚底。大脑脚底为白质,主要由大脑皮质至脑桥、延髓和脊髓的运动束组成。被盖在中脑水管与脚底之间,相当于脑桥被盖的延续,内有脑神经核(如动眼神经核和滑

8、车神经核)、中继核(如红核、黑质)、网状结构和一些上、下行纤维。,(三)中脑,大脑的后上部(水平),(四)间脑,位于中脑的前方,前外侧被大脑半球所遮盖,内有第3脑室。间脑主要可分为丘脑和下丘脑。(1)丘脑:占间脑的最大部分,为一对卵圆形的灰质团块,由白质髓板分隔为许多不同机能的核群组成。左、右两丘脑的内侧部相连,断面呈圆形,称丘脑中间块,其周围的环状裂隙为第3脑室。丘脑是皮质下的主要感觉中枢。在丘脑后部的背外侧,有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位于前方较外侧,接受视束来的纤维,是视觉冲动传向大脑皮质的联络站。内侧膝状体位于外侧膝状体的后下方,接受由耳蜗神经核的听觉纤维,是听觉冲动传向大脑的

9、联络站。丘脑还有一些与运动、记忆和其他功能有关的核群。在左、右丘脑的背侧、中脑四迭体的前方,有松果体。,(2)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第3脑室的底部,是植物性神经的重要中枢。从脑底面看,自前向后可将下丘脑分为视前部,视上部、灰结节部和乳头体部等四部分。其正中腹侧有垂体柄与垂体连接;乳头体呈小球状,位于灰结节后的脚间窝中。,在视束的背侧有一对扁平的核,称视上核;另一对在脑室的外侧壁,位于穹窿与乳丘束之间,称为室旁核。视上核与室旁核均有细的神经纤维伸向垂体的神经部,是下丘脑向垂体内进行神经内分泌的重要途径。,第3脑室 呈环形,围绕着丘脑间粘合部。第3脑室后通中脑水 管,前方以一对室间孔通2个大脑

10、半球的侧脑室;腹侧形 成一漏斗形凹陷;顶壁为第3脑室脉络丛,向前经室间孔 与侧脑室脉络丛相接。,(五) 小 脑,小脑略呈球形,位于大脑后方,延髓和脑桥的背侧。小脑的表面有许多平行的横沟,将小脑分成许多小叶。两条近平行的纵沟,将小脑分为3部分:两侧的小脑半球和中央部分的蚓部。蚓部是小脑最古老的部分,与延髓的前庭核相联系。蚓部的其他部分属旧小脑,主要与脊髓相联系。蚓部和绒球小结叶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小脑半球是随大脑半球发展起来的,属新小脑,与大脑半球密切相联系,参与调节随意运动。 小脑的表面为灰质,称小脑皮质;深部为白质,称小脑髓质/髓树/活树 。,脑 的 背 侧 观,(六) 大 脑,大脑亦称端

11、脑,位于脑干前方,后端以大脑横裂与小脑分 开,背侧以大脑纵裂分为左、右大脑半球, 纵裂的底是连接两半球的横行宽纤维板,即胼胝体 。每个大脑半球包括大脑皮质、白质、嗅脑和基底核。每个半球内均有一个侧脑室。 1. 大脑半球的外形: 大脑表层被覆一层灰质,称大脑皮质, 其表面 凹凸不平,凹陷处为沟,凸起处为回,以增加大脑皮质的 面积。 (1)背外侧面:可分为四叶,前部为额叶(运动区);后部为枕叶 (视觉区);外侧部为颞叶(听觉区);背侧部为顶叶(感觉区)。 (2)内侧面:位于大脑纵裂内,与对侧半球的内侧面相对应。内侧 有位于胼胝体背侧并环绕胼胝体的扣带回。,(3)腹侧面:又称底面,为构成嗅脑的各组成

12、部分,包括嗅球、嗅束、嗅三角、梨状叶、海马和齿状回等部 分。梨 状叶向背侧折转,为海马回(海马旁回)。海马回 转至侧脑室成为海马 。 大脑半球内侧面的扣带回、海马回、齿状回和海马 等,因其位置在大脑和间脑交界处的边缘,所以称为边缘 叶。边缘叶以及有关的皮质下结构(包括基底核、杏仁核、隔区、下丘脑、丘脑前核和中脑的被盖 等),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联系,合成一功能系统,称边 缘系统,其活动与情绪变化、记忆和内脏活动有关。,2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两侧大脑半球的表面覆盖着大脑皮质,皮质深面为白质。在大脑基底部有一些灰质团块,称基底核。半球内各有一个内腔称侧脑室。(1)基底核:是皮质下运动中枢,主要由尾状

13、核和豆状核构成。尾状核、豆状核和位于其间的内囊,外观上呈灰、白质相间的条纹状,故合称纹状体。纹状体接受丘脑和大脑皮质的纤维,发出纤维至红核和黑质,是锥体外系的主要联络站,有维持肌紧张和协调肌肉运动的作用。,白 质 大脑半球内的白质由以下3种纤维构成。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主要为胼胝体。联络纤维:连接同侧半球各回、各叶之间的纤维。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与其它各部分及脊髓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如内囊。,(3)侧脑室:,每侧大脑半球中的不规则腔体,经室间孔与 第3脑室相通,侧脑室的内壁是透明隔,位于胼胝 体与穹窿之间;顶壁为胼胝体;底壁的前部为尾状 核,后部是海马。侧脑室内有脉络丛,在室

14、间孔处 与第3脑室脉络丛相连,可产生脑脊液。侧脑室很 不规则,前部通嗅球腔,后部向腹侧到达梨状叶 内。,3 脑膜和脑脊髓液,脑的外面包有3层膜:脑硬膜、脑蛛网膜和脑 软膜。 (1)脑软膜 较薄,富含血管,紧贴于脑的表面并深入脑沟,进入侧脑室、第3脑室和第4脑室形成脉络丛,能产生脑脊髓液。 (2)脑蛛网膜 很薄,包于软膜的外面,并以纤维与软膜相连。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髓液。通过第4脑室脉络丛上的孔使脑室与蛛网膜下腔相通。,3. 脑硬膜 较厚,包围于蛛网膜之外。位于硬膜与蛛 网膜之间的腔隙称硬膜下腔,内含淋巴。脑硬膜紧 贴于颅腔壁,无硬膜外腔。在大脑镰和小脑幕的根 部内

15、含有脑硬膜静脉窦,接受来自脑的静脉血。 4. 脑脊髓液 无色透明的液体,由侧脑室、第3脑室和第4 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充满于各脑室和脊髓中央管,通过第4脑室脉络丛上的孔进入蛛网膜下腔。蛛网 膜下腔内的脑脊髓液通过硬膜窦而归入静脉。脑脊 髓液与位于硬膜下腔的淋巴,共同起保护和营养 脑、脊髓的作用。,外周神经简称神经,白 色,呈带状或索状,由联系于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 神经纤维和神经节所组成,神经纤维包括运动神经元的轴 突和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 在光镜下观察,有的神经纤维有髓鞘,称为有髓纤维; 另一些是无髓纤维,但在电镜下观察,无髓纤维也有较薄 的髓鞘。 外周神经借神经根与中枢神经相联系。神经根

16、有两 类,一类为感觉根,由感觉神经元的中枢突组成,其神经 元的胞体集中于感觉根上,形成结节状,称为神经节。另一类为运动根,由脊髓的腹侧柱内或脑运 动核的神经元发出的轴突组成。,第二节 外 周 神 经,根据神经的功能性质,可分为3类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将感觉冲动由器官传向中枢的神 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将神经冲动由中枢传向效应器而 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的神经。 混合神经:既有感觉神经纤维,又有运动神经纤维构成神经。根据分布的不同,可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躯体神经分布于体表和骨骼肌,自脊髓发出的为脊神经,自脑发出的为脑神经。内脏神经分布于内脏、腺体和心血管,又称植物性神经,根据其功能不同,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神经的分类,一. 脑 神 经,脑神经 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 经,共有12对,其中有的是感觉神经,有的为运动 神经,有的是含有感觉纤维和运动纤维的混合神 经。12对脑神经名称为: . 嗅神经 ,.视神经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 外展神经, .面神经 ,.前庭耳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