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148633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7.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知识讲解(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s),第九章 消费者、生产者 和市场效率,一、关于效率 二、消费者剩余 三、生产者剩余 四、市场效率,内容 提要,第七章,一、关于效率,经济学中效率是指没有浪费,更具体地讲: 当没有办法重新安排商品生产与配置以改善一个人的处境而不致于恶化其它任何人的景况时,就达到了经济效率。 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不一定是一个公平的经济。 社会的两大目标:效率和公平。,(一)效率的含义,帕累托改进的方式: 交易:最常见的帕累托改进的方式,交易使双方都能从中获益。人们有足够的动力去寻找对方进行交易。 单方支付:帕累托改进也有可能在一方给另一方特殊支付时发生。(小

2、区里的饮食店),(三)效率的构成要素,经济效率可以分解成两部分: 生产效率:如何安排生产,使可用资源获得最大产出。 配置效率:经济应该生产哪些货物与服务。,1、生产效率,如若不减少其他产品的生产就不可能生产出更多的某种产品时,一个经济就是生产上有效率的。 要达到生产上的效率,一个经济必须在PPF曲线上运行。,生产可能性边界,这一边界表示可供选择的清单。边界之外的点是达不到的,边界之内的点表明经济未达到有效率的生产。,图1-2 一条平滑的曲线把代表生产可能性数值的各点连接起来,生产效率的三个要求:,这个经济必须使用其所有的现有资源(充分就业)。 每个厂商必须利用其现有资源达到最大可能产量。 投入

3、品在各厂商之间的配置必须导致最大可能的产出量。,完全竞争与生产效率,完全竞争何以会达到生产效率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市场中有大量的买方和卖方,每个买者或卖者都购买或出售市场总量的极小部分。 产品无差异 卖方可以自由地进入和退出市场。,利润最大化与资源的充分利用:厂商能自由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会倾向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 利润最大化与既定投入下的最大产量:厂商能自由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完全竞争市场,厂商会倾向于在既定投入下达到最大产量。 完全竞争与资源在各厂商之间的最佳配置:要素在生产同种产品厂商之间实现有效配置时,每个厂商的要素边际产出是一样的。 综上:完全竞争市场会趋向于生产效率的实现。生产

4、效率是经济效率的必要条件。,2、配置效率,经济效率仅有生产效率是不够的:有可能一个经济正在生产没人要的产品或没有将产品分配到认为它们最有价值的居民手中。 因而我们还需要另一种效率:配置效率。 当任何消费者对任何产品的消费不存在通过消费数量的改变可以产生帕累托改进时,经济在配置上是有效率的。,需求曲线的另一个视角: 任何量的市场需求曲线高度都向我们表明了消费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收益(边际效用)。 供给曲线的另一个视角: 任何量的市场供给曲线高度都给出了厂商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 完全竞争市场产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时,无法通过产量的调整进行帕累托改进了,是有效率的产量。,P,Q,Pc,Qc,

5、0,S,Ec,A,B,消费者剩余,竞争性市场具有效率的重要表现是: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达到最大。,生产者剩余,d,1、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买者愿意为某物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代表买者对该物品的评价。 2、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买者的支付意愿减买者的实际支付量。消费者剩余用于衡量买者参与市场的利益。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3、用需求曲线衡量消费者剩余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价格再提高一点就首先离开的买者)的支付意愿。,二、消费者剩余,第七章,需求曲线的高度(在任何一种 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 示边际买

6、者的支付意愿。需求曲线 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 消费者剩余。,第七章,三、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1.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卖者的成本(cost)。成本是卖者为了生产一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的价值。,2.用供给曲线衡量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有关,在任何 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 卖者的成本。边际卖者是价格再低一点就首 先离开市场的卖者。价格以下,供给曲线以 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第七章,3.市场价格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 生产者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价格越高, 生产者剩余越多。这种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来 源于两部分

7、: (1)在较低价格,已经出售某物品的卖者由 于他们出售的物品现在卖到了更高的价格而 增加的生产者剩余; (2)一些新进入者现在愿意按更高的价格生 产物品,由这些新进入者带来的生产者剩余。,第七章,四、市场效率,1、社会福利的衡量指标:社会总剩余最大 社会总剩余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卖者得到量 卖者的成本 =买者的评价卖者的成本,第七章,2.资源配置目标的选择:效率和公平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 余最大。即物品由对该物品评价最高 的买者消费,由最低成本的卖者生产。 公平:如何在全社会的买者和卖者之间分配 福利。,第七章,市场均衡时的总剩余,(1)

8、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 (2)把物品的需求分配给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自由市场生产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在均衡产量处达到最大。,这个结论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学家通 常提倡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最好方法。,第七章,完全竞争的市场倾向于经济上的效率是经济学的最重要的思想之一。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明了 “看不见的手”一词来描述那种持续并自动引导竞争性经济朝着经济效率方向发展的力量。,完全竞争市场简评:优缺点,完全竞争市场最理想,价格可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的作用,调节整个经济的运行。 第一,社会的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生产不会有不足或过剩

9、,需求也得到了满足。 第二,在长期均衡时达到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使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了最有效的发挥。 第三,平均成本最低决定了产品的价格最低,对消费者是有利的。,完全竞争市场也有缺点: 第一,各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一定是社会成本最低。 第二,产品无差别,消费者的多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第三,生产者的规模都很小,就没有能力去实现重大的科学技术突破,不利于技术发展。 第四,在实际中完全竞争的情况是很少的,而且,竞争一般必然引起垄断。,3.案例分析:倒卖门票,票贩子的观点:提供公共服务 政府官员的观点:票贩子获取暴利,穷 人利益受损。 经济学家的观点:公众方便 排队成本,第七章,再见!,作业,P157-159问题与应用:2、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