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机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1482215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病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医病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医病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医病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医病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病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病机PPT课件(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 机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剑平,病机,正邪相争 阴阳失调 气机失常 精血津液代谢失常,正邪相争,一、正邪相争与发病 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2、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可能起主导作用 3、正邪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正邪相争,二、正邪相争与病邪出入 1、表邪入里 外邪 从肌表 深入脏腑 2、里邪出表 病邪 由里 透达于外,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指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邪气 人体 邪正斗争 邪正盛衰 虚、实变化,正邪相争

2、,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实的病机 邪气盛则实 含义:实,主要指邪气盛,是以邪气亢盛为矛盾主 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邪盛正未衰,正邪斗争激烈。 证候特点:亢奋、有余、 不通为特点的实证。 形成原因: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中期,或痰、 食、血、水滞留体内的内伤病。 临床表现:体质壮实、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 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虚的病机精气夺则虚 含义:虚,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 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病机特点:正虚邪不盛,邪正相争无力。 证候特点:虚弱、衰退和不固为特点的虚证。 形成原因: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

3、;多种慢性病损 耗等所致精、气、血、津、液不足。 临床表现: 神疲体倦、气短、面色无华、自汗、盗 汗、二便失禁、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 含义:指疾病过程中,邪盛与正虚同时并存的病理 状态。 病机特点: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虚实转化 由实转虚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病理转化过程 因虚致实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的病理转化过程(实性病变较为突出,但正虚依然存

4、在),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至虚有盛候 含义:病机的本质为“虚”,表现为“实”的临床 假象。 形成:正气虚弱,脏腑气血不足,推动、激发功能 减退所致。 表现:如脾虚腹胀,出现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淡 嫩。又兼腹满(时减)、腹痛(喜按) 等假象。,正邪相争,三、正邪相争与虚实变化 虚实真假 真实假虚大实有赢状 含义:病机的本质为“实”,表现为“虚”的临床 假象。 形成:邪气亢盛、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 畅达于外。 表现:如热结胃肠,便秘腹痛拒按,潮热谵语。又 兼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的假 象。,正邪相争,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胜邪退 形成

5、:患病机体正气较盛,抗邪能力较强; 或治疗正确及时;或两者皆有。 转归:为疾病向好转或痊愈发展的最常见的 转归。,正邪相争,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邪去正虚 形成:邪气被祛,正气亦虚,有待恢复. 转归:多见于重病恢复期,将息调养,方能恢复.,正邪相争,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邪胜正衰,含义:邪气亢盛,正气虚弱而抗邪无力,疾势迅速恶化的一种病理变化。 形成:邪气盛,正气虚或治疗失当,助长邪气,反伤正气. 转归:病势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而重)恶化,甚至死亡。,正邪相争,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邪正相持 含义:疾病过程中,正气不甚虚弱,邪气亦 不亢盛,二者相持不下,病势迁延。 形成:多见于病

6、之中期,或慢性病迁延期。 转归:正气不能完全驱邪外出,病邪稽留于 一定部位(邪留、邪结),或为慢性病证。,正邪相争,四、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虚邪恋 含义:正气已虚,余邪未尽,因正气难复,致病处缠绵难愈的 病理过程。为邪正相持的特殊病机。 形成:多见于疾病后期,急性转为慢性;或慢病久不愈,正虚 驱邪无力而致。 转归: 1、积极治疗和调理,正气增强,余邪散尽,病趋好转或痊愈。 2、调养失当,正气难复,无力驱邪,或病邪粘滞缠绵、难以 速除,使正气久而不复则转为迁延性或慢性病证,或留下后遗 症。,正邪相争,邪气盛则实 虚实病机 精气夺则虚 决定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虚实并见 虚实真假 至虚有盛候 邪正

7、斗争邪正盛衰 大实有羸状 正胜邪退-好转、痊愈 邪去正虚-期待修复 决定疾病转归 邪胜正衰-恶化、死亡 邪正相持-邪留、邪结 正虚邪恋-慢性病后遗症,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失调,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亡失,阴阳失调,阴 阳 偏 胜 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 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阳偏盛 阴偏盛,阴阳失调,阳偏胜,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

8、机能亢奋, 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转归:实热兼阴亏病证(阳胜则阴病)。 虚热病证(久之由实转虚)。,阴阳失调,阳偏胜病机示意图,阴阳失调,阴偏胜,含义: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阴寒偏盛而阳气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转归:实寒兼阳虚(阴胜则阳病);虚寒证(久之由实转虚)。,阴阳失调,阴偏胜病机示意图,阴阳失调,阴 阳 偏 衰 是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 状态,属“精气夺则虚”的虚证。,阳偏衰 阴偏衰,阴阳失调

9、,阳偏衰阳虚则寒以虚为主 含义: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体 衰退或衰弱,代谢缓慢,产热不足的病 理状态。 特点:一般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 阴,阴气相对偏亢的虚寒证。 阴胜则寒与阳虚则寒的区别,阴阳失调,阳偏衰病机示意图,阴阳失调,阴偏衰 含义: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 气相对偏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一般多表现为阴气不足、阳气相对亢 盛的虚热证。 阳胜则热与阴虚则热的区别,阴阳失调,阴偏衰病机示意图,阴阳失调,阴阳互损 含义: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 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形成:由于阴阳互为根本,故阴或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由 于肾

10、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本,均以肾中精气为基础,故无论阴 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时,才 易发生阴阳互损。 表现: 1、阴损及阳阴虚到相当程度,阴不生阳;或阳失依附,继而致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2、阳损及阴阳虚较重,阳不化阴;或阳不摄阴,形成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阴阳失调,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阴阳失调,阴阳格拒,概念:即阴盛格阳,阳盛格阴。为在阴阳偏胜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 双方盛衰悬殊,盛者壅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间不相维系,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之病理。,阴阳失调,阴盛格阳 含义: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迫

11、 阳浮越于外,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盛是疾病本质。因格阳于外,现真寒 假热证。 表现: “阴寒内盛”表现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倦卧,脉微细欲绝。 “假热”征象面色泛红如妆,烦热欲盖衣被,口渴但喜热饮少量。,阴阳失调,阳盛格阴 含义:又称格阴。指邪热极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 于内,不得外达四肢而格阴于外的病理状态。 特点:邪热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阳气壅遏深伏于内,格 阴于外,故现真热假寒证。 表现 “邪热内盛”表现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有力。 “假寒”征象四肢厥冷但胸腹灼热.即所谓“热深厥亦深”。,阴阳失调,亡阳 含义:指机体阳气突然大量脱失,

12、致全身机 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全身属阳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温煦、 推动、兴奋功能衰竭尤为突出。 表现:大汗淋漓(冷),肌肤手足逆冷,面色 苍白,精神萎靡,畏寒蜷卧,脉微欲绝。,阴阳失调,亡阴 含义:机体阴气突然大量亡失,致全身机能 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全身属阴的功能都会衰竭,而以宁静、 滋润与内守功能衰竭最明显。 表现:烦躁不安、口渴欲饮、气喘、手足虽 温但大汗欲脱(如油)、脉数疾等。,阴阳失调,由于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亡阴可以迅速导致亡阳,亡阳也可迅速导致亡阴,最终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阳不摄阴而阴液流失 亡阳 亡阴 阳气失于依附而散越,阴阳失调,阳胜则热

13、阳盛格阴 实热 (真热假寒) 阴阳偏盛 阴阳格拒 邪气盛则实 阴胜则寒 阴盛格阳 实寒 (真寒假热) 亡阳 阴阳失调 阴阳亡失 阳虚则寒 阳损及阴 亡阴 虚寒 阴阳偏衰 阴阳互损 精气夺则虚 阴虚则热 阴损及阳 虚热,气机失调,概念: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病理变化。 表现: 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气机升降失常病变中,脾胃和肝肺升降失常较重要,尤以脾胃升降失常最为重要。),气机失调,气滞 含义:即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情志抑郁不舒 形成 痰、湿、食积、瘀血阻滞 邪实为患 脏腑功能失调 气虚运行无力 表现: 肺气壅滞胸闷、咳喘 闷 肝

14、气郁滞胸胁胀满,少腹胀痛 胀 脾胃气滞腹胀而痛,时作时止, 痛 嗳气则舒,气机失调,气逆,含义:气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情志内伤 饮食冷热不适 形成 外邪侵犯 实邪阻滞 痰浊壅滞 因虚而气上 (肺、胃、肝虚) 表现:(常见肺、胃、肝气逆) 肺气上逆咳逆上气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呃逆、嗳气 肝气上逆头胀痛、面红、目赤、易怒,气机失调,气陷 含义:气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是在气虚基础上发生的以气升举无力而下陷为主要特征的病理状态。与脾气虚关系最密切。 素体虚弱 清气不升 形成 脾气虚损 病久耗伤 中气下陷 表现: 上气不足则头目失养致头晕、眼花、耳鸣。 中气下陷胃、肾、子

15、宫、肛门位置相对下移,少腹胀 坠,便意频频兼疲乏无力、气短声低、面色不 华等。,气机失调,气闭 含义:即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昏厥的一种病理状态。 情志抑郁 形成 多为实邪郁闭所致 外邪、痰浊阻滞 阻滞气机,出入不利,闭塞清窍表现为突然 昏倒,不省人事。 (可见闭厥、气厥、痛厥、痰厥),气机失调,气脱 含义:指气不内守,大量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正不敌邪、正气骤伤 形成 慢性长期消耗, 汗吐下太过,大出血,致气随津血脱泄, 气不内守,大量外脱。气虚之甚致功能全 面突然衰竭 表现: 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10/29,.,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