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1481028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大一轮总复习课件江苏专3.1牛顿运动定律(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解读,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高考模拟,练出高分,1.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惯性,会分析实际问题.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会区分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理想斜面实验演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演示,1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_状态或_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_这种状态 2意义 (1)指出力不是_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_的原因 (2)指出了一切物体都有_,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 (3)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只是一种理想状态,而实际中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外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跟不受外力作用时相同,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匀速直线运动,静止,改变,加速度,惯性,惯性定律,维持,3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_状态或_状态的性质 (2)量度:_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_的物体惯性大,_的物体惯性小 (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_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_,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质量大,质量小,固有,无关,例1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

3、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抵抗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或匀速直线运动,方向变化,变式题组,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 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 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2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B物体运动状

4、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或合力为零,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3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A处有一相对桌面静止的小球由于列车运动状态的改变,车厢中的旅客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说明列车是减速且在向南拐弯的图是(),东西方向:相对车向前运动,列车减速,南北方向:相对车向北运动,向南拐弯,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

5、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_、方向_、作用在_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_相同;_相同;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_不同;_物体不同;产生的效果不同 (3)“三无关”:与物体的种类无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上,大小,性质,方向,受力,3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作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一定是同性质的力,性质不一定相同,大小

6、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例2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拉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F,G,FN,Ff,平衡力:同一物体,相互作用力:两个物体,变式题组,4一物体静止于斜面上,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

7、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地球施加的,它的反作用力应作用在地球上,对重力分解,其分力也是作用在物体上的,不可能分解为对斜面的压力,5如图所示,有两个穿着溜冰鞋的人站在冰面上,当其中一个人A从背后轻轻推另一个人B时,两个人都会向相反方向运动,这是因为A推B时() A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BA对B的作用在先,B对A的作用在后 CB对A的作用力小于A对B的作用力 DA对B的作用力和B对A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A推B时A与B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大小相等,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1)定律中的“总是”说明对

8、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虽然等大反向,但因所作用的物体不同,所产生的效果(运动效果或形变效果)往往不同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只能是一对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牵扯第三个物体,应用牛顿第三定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规律总结,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例3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总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

9、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多少?,mg,Ff,Mg,FN,对环,对箱子,解析,FNFfMgFfMg.,Ff与F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f=Ff,箱子静止,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FNFNFfMg,亲:这一句占一分,不要忘奥,递进题组,6用手托着一块砖,开始静止不动,当手突然向上加速运动时,砖对手的压力() A一定小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B一定等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C一定大于手对砖的支持力 D一定大于砖的重力,砖对手的压力,手对砖的支持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者等大反向,对砖,FNmgma,FN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砖对手的压力一定大于砖的重力,m

10、g,FN,a,7如图所示为杂技“顶竿”表演,一人站在地上,肩上扛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竿对“底人”的压力大小为() A(Mm)g B(Mm)gma C(Mm)gma D(Mm)g,mg,Mg,Ff,a,对m,mgFfma,对M,MgFfFN,FfFf,FN(Mm)gma,竿对“底人”的压力和“底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8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质量为70 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 kg的建筑材料以0.5 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

11、2)() A510 N B490 N C890 N D910 N,Mg,mg,FN,FT,a,对建筑材料,FTmgma,FTFNMg,解得FNMgmgma490 N,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90 N,对人,1(2014北京19)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 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

12、与O点等高的位置 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 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2(2013山东14)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伽利略利用理想斜面实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利用实验和归谬法,牛顿第三定律,AC,3(2013海南7)科学家关于物体运动的研究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

13、事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改变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一旦物体具有一定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它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BC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

14、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人竖直向上高高跳起,由于惯性,人在水平方向上仍然具有和车厢一样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人在水平方向上与车厢同步运动,静止或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人仍然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由于车厢加速前进, 所以,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由于车厢减速前进, 所以,人将落在起跳点的前方,答案C,5双人滑冰比赛表演刚开始时两人静止不动,随着优美的音乐响起再相互猛推一下之后他们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假定两人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甲在冰上滑行的距离比乙远,这是由

15、于() A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力小于乙推甲的力 B在推的过程中,甲推乙的时间小于乙推甲的时间 C在刚分开时,甲的初速度大于乙的初速度 D在刚分开时,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地面上的木板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P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木板P与物块Q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3mg B4mg C5mg D6mg,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惯性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后,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惯性也

16、随之改变 B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即使质量很大也能被拉动,说明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C让物体的速度发生改变,无论多快,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D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滑动,速度较大时停下来所用的时间较长,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3,4,5,6,7,8,9,10,12,2,11,1,13,2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拉力F和水平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D物体受到四对平衡力的作用,3,4,5,6,7,8,9,10,12,2,11,1,13,3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