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47770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中考最新物理考试大纲.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 理)一、考试性质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5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三、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

2、考查。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

3、、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四、目标内容1.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孤立地对科学探究要素进行考查,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2. 科学方法不应机械地考查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解科学方法、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 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A、

4、B、C标出,其含义如下: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力学知识内容层次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A2长度和时间的估测B3速度,匀速直线运动B质量与密度4质量,质量的估测B5密度C运动和力6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B7弹力A8重力 B9滑动摩擦力,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B10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11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5、,二力平衡条件B压强12压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C13液体的压强,连通器原理B14大气压B15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B浮力16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B机械与机械能17. 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B18滑轮,滑轮组A19机械功,功率B20机械效率B21动能,势能,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A续表声学和光学知识内容层次声现象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A23声音的特性A24噪声的危害与防治,超声与次声A光现象25光的直线传播,光速A26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可逆B2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28光的折射现象,光折射的特点B29光的色散,白光的组成,色光的混合,物体的颜色A30凸透镜,凹透

6、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透镜的应用B续表热学知识内容层次物态变化31温度,液体温度计,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A32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熔点和凝固点,晶体与非晶体,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B33物质的汽化和液化,物质汽化的两种方式B34物质的升华和凝华B分子动理论与内能35. 常见物质的组成,原子的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A36分子的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A37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A38热量,比热容,热值B39热机的工作原理,热机效率A续表电磁学知识内容层次电路与生活用电40摩擦起电,电荷的种类,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材料的导电性A41电路的组成,电源和用电器使用时

7、的能量转化A4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B43电流,电流表,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B44电压,电压表,串、并联电路电压的特点B45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B46欧姆定律C47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安全用电,测电笔的使用B48高压送电,高压触电及其防护A电功与电功率49电功,电能表C50电功率,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C51电流的热效应,焦耳定律B电与磁52磁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A53电流的磁场,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安培定则,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B54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影响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的因素A55电磁感应,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8、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A信息、能源与材料56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长、波速和频率A57能量存在的不同形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效率B58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A59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A60新材料的特点A续表学生必做实验类别内容说明基本操作类实验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1. 基本操作类实验,要求:根据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使用仪器;知道天平、弹簧测力计、常见温度计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求估读。2. 测量性实验,要求根据测量原理,正确使用仪器,组装、连接实验装置,测量物理量。3. 探究性实验应达到物理课程标准中关

9、于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4. 关于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简单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选择减少误差的方法,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测量性实验8.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9.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10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1.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性实验12.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3.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4.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5.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6.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17.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8. 探究电

10、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9.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20.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五、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和实验操作考查。六、试题难度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考试合格率达80%。七、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题型分值比例:选择题约占35%,非选择题约占65%。2题量:3035道小题。3内容结构分值比例:力学约占38%,声学和光学约占12%,热学约占14%,电磁学约占36%。八、试题示

11、例(一)选择题【例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答案 B说明 试题以拟人的手法,考查光速和速度的知识。要求学生会识别让万物生长的阳光的运动速度即光速,比较三种人造运输工具和阳光的运动快慢,知道光速比目前人造的一切运输工具的速度都大。试题表述简洁生动,考查光速的识别和速度大小的判断,属于容易题。 【例2】市区有许多智能节水环保公厕。公厕门的插销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S1,当有人进去并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手靠近水龙头时,感应开关S2闭合,电磁阀门线圈通电使水龙头出水。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

12、使用。图1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是 ABCD图1电磁阀门线圈无人有人S1S2电磁阀门线圈无人人有人S1S2电磁阀门线圈有人无人S1S2电磁阀门线圈有人无人S1S2答案 C说明 试题以智能节水环保公厕的指示灯与水龙头电路为素材,考查串、并联电路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判断S1与“有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根据“有人指示灯亮起时闭合S2 ,水龙头能出水”,判断电磁阀门线圈与“有人”灯是并联方式连接,且S2是接在电磁阀门线圈支路上的;根据“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判断S1与“无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试

13、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渗透节约用水意识的教育,属于中等题。(二)填空题【例3】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钟声是由钟 产生的,钟声通过 传到同学们的耳朵。答案 振动;空气说明 试题以考场钟声为情境,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试题提供的具体情境中再认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试题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再现,属于容易题。【例4】雪橇是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若狗拉着雪橇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雪地上沿直线匀速滑行,雪橇受到的阻力是200 N,则狗在5 min内做了_J的功,功率为_W。答案 6105, 2103说明 试题以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雪橇为载体,考

14、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要求学生根据“雪橇沿直线匀速滑行”判断出雪橇受到的拉力和阻力平衡,即拉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大小,根据机械功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min内做的功,根据功率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 min内做功的功率。试题考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属于中等题。【例5】小龙同学重500 N,游泳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 N。身体的密度约为_ kg/m3。答案 500 1103说明 试题联系游泳的情境和感受,考查二力平衡、浮力、重力和密度等知识。第1空要求学生对游泳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龙同学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推断出此时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接近二力平衡,因此他受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