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1470391 上传时间:2020-08-0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分享(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财富的分配),一、知识结构,3,5,(一)要求综合运用部分,1、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哪些作用? 财政就是国家的 和 ,它通过国家 来实现。 国家财政是促进 、改善 的物质保障;国家财政具有促进 的作用;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 的作用。,二、知识填空,(二)要求简单运用部分,1、我国的多种分配方式有哪些?我国的分配方式是 。 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有 、 、 、 、 。 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重要意义是 。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 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 。效率与公平又具有不一致性。 3、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

2、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既要提高 又要促进 ;既要反对 ,又要反对收入 ;既要落实 ,又要提倡 ;在鼓励人们 的同时,提倡 和 。,(三)要求理解部分,1、收入分配公平是什么?收入分配 ,不 ,要求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2、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有何重要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 关系,实现 、 。 3、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 一是坚持和完善 为主体、 并存的分配制度(制度保证);二是保证 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三是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

3、 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4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税收是国家 的基本形式,是实现 的物质基础;我国税收取之于 ,用之于 ,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 利益;依法纳税是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自觉纳税是公民具有 和国家 地位的体现。 违反税法的行为有 税、 税、 税、 税;,(四)要求记忆部分,1财政收入有哪些? 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 、其他收入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有哪些? 建设(最重要的支出)、 、 、国防、债务、 支出。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什么? 和 政策。 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怎样? 有三种情形

4、:财政收支 、财政 、财政 。 5税收是什么?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 ,凭借 ,依法取得 的基本形式。 6、税收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税收具有 性、 性、 性。 税是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 征税。它可避免重复征税和偷税,利于促进生产专业化体现公平竞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税是对 征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1我国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提示:(1)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的总体状况,是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这也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如下图:,(2)这是发展社会主义

5、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使各种资源所有者获得应有的收入,才能充分调动所有者主体的积极性。,三、重点、难点知识讲解,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 按劳动要素分配,一般是指在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收入。 按资本要素分配包括:私营企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是指凭借土地、房屋出租取得的收入 按知识、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是指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是指企业的管理人才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2、我国的分

6、配方式,(2)其它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等,(1)按劳分配分配方式(存在于公有制经济范围内),2010年是张强一家的收益年。张强一家四口人,张强本人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之后,每年收入20000元;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5000元;大学毕业的儿子是水利局职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合计3000元外,还炒股,赚了10,0000元;女儿研究生毕业,是工程师,除了工资每月5000元外,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获得每月3000元钱的丰厚报酬。 说一说:他们的收入分别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实例探究,张强承包责任田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张强妻子的收入属于按个体

7、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张强女儿的工资在公有制经济中属按劳分配,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双休日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张强儿子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属按劳分配,炒股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老总:豪宅靓车全有啦,副总吃吃喝喝洗桑拿,科长精打细算全家花,职工这俩钱儿咋拿回家?,观察与思考,收入分配不公,公平问题突出,3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决定的。 (2)效率与公平是统一的,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3)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

8、会。,(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必要性,(2)怎样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1)根本上: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增加人们收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关于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如果说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

9、,怎样使我们把蛋糕做大的问题,是效率问题,而怎样把蛋糕分得合理,则是公平的问题。,做蛋糕与分蛋糕: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4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2)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P62 (2)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P63,(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效率的 。效率与公平有不一致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

10、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更要注重公平。,A.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B.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C.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提倡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具体措施,2010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是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0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0 5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 500亿元,继续代发地方债2 000亿元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二是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扩大内需和经济结构调整。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

11、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四是切实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增强内外部约束力,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同时,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严厉打击偷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中2010年我国实施什么样的财政政策? (2)材料是怎样体现财政作用的?,5、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

12、加对民生、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财政促进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的作用。继续向“三农”、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倾斜,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欠发达地区的建设,体现了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1)2010我国实施积极的是财政政策(或扩张性财政政策)。,社会热点一,2010年1月10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指出,2010年财政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财税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减排以及欠发达

13、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地区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依法理财、统筹兼顾、增收节支的方针,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0年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五大问题:更加注重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注重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进一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增强经济发展、财政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与此同时,也要更加注

14、重进一步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绩效,进一步防范潜在的财政风险。,1从经济生活角度,财政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 (1)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2)财政有相当部分是经济建设支出,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的投资,为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财政通过数量、方向的控制,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及结构的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文化、教育、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 (4)财政有利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刺激消费水平,促进经济发展。,2、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调整财政政策

15、? 分析:(1)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2)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3、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的作用? 分析:(1)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财政收入,通过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在实现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 (2)充分发挥财政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加强对财政预算体系的监督管理。

16、,4、国家财政政策的制定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 分析:(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保证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国家高度重视现阶段存在的民生问题,通过民生财政等措施,对民生问题着力加以解决,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通过财政政策的实施,加大财政支出,做到统筹兼顾,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财政政策的调整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分析:(1)物质决定意识,要从实际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